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恢复国民经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1950年1月7—11日,东北人民政府商业部土产公司制定了1950年度及第一季度全东北土产收购计划,计划规定收购数量要比1949年扩大5倍,品种包括肉、棉、鬃、毛皮、土碱、花生、水果、扫帚、柳条、苇席等105种。此举意在(     
A.顺利地推行一化三改B.应对朝鲜半岛局势巨变
C.恢复和发展农村经济D.为农业的改造创造条件
2023-12-06更新 | 149次组卷 | 2卷引用:第25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分层作业)-【上好课】高一历史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纲要上)
2 . 新中国成立初期主要工农业产品发展情况。

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工业化建设取得突出成果B.借鉴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
C.计划经济体制确立和发展D.贯彻了科学合理的经济指导思想
2023-11-12更新 | 248次组卷 | 7卷引用:第25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分层作业)-【上好课】高一历史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纲要上)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建国初期,针对下图所反映的问题,陈云发布密令:“(甲)目前抢购风盛时,我应乘机将冷货呆货抛给投机商,但不要给其主要物资。(乙)等到收缩银根、物价平稳,商人吐出主要物资时,我应乘机买进。”密令表明中共(     

   

A.建立了计划经济体制B.终结了恶性通货膨胀
C.运用了市场价值规律D.统一了全国财政管理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1950年4月,毛泽东在工商组讨论会的发言记录讲到“今天斗争对象,主要是资产阶级”处写道:“今天的斗争对象主要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残余,而不是民族资产阶级。”在与会者发言谈到“对私营工商业的限制和排挤”处写道:“应限制和排挤的是那些不利于国计民生的工商业。”这表明毛泽东主张(     
A.对民族工商业全面扶助B.发展新民主主义经济
C.实行国家资本主义政策D.限制私营企业的发展
2022-12-22更新 | 464次组卷 | 4卷引用:第25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纲要上课时练习+单元测试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1951年4月17日,山西省委向中央和华北局提交《把老区的互助组织提高一步》的报告,指出要战胜农民自发的趋势,最根本的就是“对于私有基础,不应该是巩固的方针,而应当是逐步地动摇它、削弱它,直至否定它”。这说明“老区的互助组织提高一步”旨在(     
A.消灭地主阶级土地私有制B.建立农业合作化的组织
C.废除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D.推动农村生产力的解放
6 . 观察如表,从总体上看,其揭示了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     
时间调整主要内容
1950年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1953年农业社会主义改造通过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实现农业集体化
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实行政社合一,统一经营,集中劳动,统一分配
1978年以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把土地长期包给各家各户使用,分户经营、自负盈亏

A.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B.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C.要不断适应生产力状况D.大大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2022-11-20更新 | 804次组卷 | 12卷引用:第25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轻松练)-【轻松学历史】2022-2023学年高一纲要上同步课件与课时训练
7 . 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指出“保护富农所有自耕和雇人耕种的土地及其他财产,不得侵犯”。只是在特定条件下,征收其出租土地。中国共产党采取保存富农经济的政策,在当时(     
A.促进了农业合作社的推广B.彻底解除了土地改革的阻力
C.违背了新民主主义的政策D.有利于农村和城市经济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为解决失业人口问题,辽宁省于1952年共组织10509名失业、半失业人员参加治理市区南部臭水泡和改造运河工程,工程结束时收入达到800万(东北币)元左右;另外还组织14.4万失业人员自谋职业或到私营、公私合营和合作社就业。对辽宁省的举措理解最全面的是(     
A.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B.提高了劳动者就业素质
C.促进了社会主义改造D.增强了共产党执政基础
9 . 1950年3月,全国统一财经工作,稳定市场。6月爆发朝鲜战争,10月志愿军出国。前面要抗美援朝,后面要稳定市场,两头重担,哪一头发生问题都不行。为此,中共中央确定了(     
A.“一边倒”的新中国外交方针B.“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策
C.“边抗、边稳、边建”的方针D.“备荒、备战、为人民”的方针
2022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49~1978年,中国共产党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是如何解决农业快速发展并为工业化奠定基础和提供保障。中国共产党认为只有工业化才能最终解决贫穷落后,才能最终解决农民问题。为此,中国共产党逐步建立起农业支持工业、农村支持城市的体制。农业为工业和城市的发展提供农业剩余产品,降低了工业发展成本。1953~1957年国家预算收入中,由农业及副产品收购、加工、销售、运输等利润和税收间接构成的财政收入约占全国财政收入的40%。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我国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实行“农业支持工业、农村支持城市”政策的条件。
2022-08-31更新 | 200次组卷 | 2卷引用:第25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高中历史统编版纲要上同步测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