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恢复国民经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大兴纱厂是近代石家庄第一家大型民族纺织企业。1947年11月,石家庄战役胜利后,中国共产党接管该厂,建立起新型公营工厂管理制度。1948年5月,又计划将大兴纱厂发还资方,实行公私合营。1950年1月大兴纱厂正式发还资方时,转为私营。这反映了(     

A.社会主义改造的迫切性B.新民主主义路线得到贯彻
C.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D.社会主义工业化全面展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950年,国家颁布《保障发明权与专利权暂行条例》,其中规定发明人可以在发明权和专利权中选择其一:发明权归公有,国家给予发明人适当荣誉和物质奖励,国内任何单位 个人都可免费使用;专利权归私有,享有一定期限的独占实施权。该条例(     
A.适应了计划经济体制B.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
C.促进了农业快速发展D.有利于国民经济恢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1951年起,我国着手编制“一五”计划,工作人员使用算盘、计算尺和手摇计算机进行运算,国家计划委员会办公楼里的算盘声音此起彼伏,整座大楼夜晚灯火通明,被人戏称是“水晶宫”。这一现象反映出(     
A.国民经济恢复任务的完成B.计划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
C.工人阶级投身建设的新风D.新政权蕴含的生机与活力
4 . 图像史料对历史研究具有重要价值。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用图像学研究方法分析美术作品时,要经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前图像志描述”,即观者眼中直接看到的事物;第二层次“图像志分析”,即注重人物和故事的识别,需要确认图像中的内容与主题,并将其中的象征物加以阐释与简单联系;第三层次“图像学阐述”,则需要辨认出艺术家在作品中传达的深意,深入了解某个特定时代的文化、历史、政治、经济等因素,挖掘艺术家表达的更深层次内涵。

—摘编自《潘诺夫斯基图像学研究》

材料二   新中国经典美术作品节选

   

图:李琦《农民和拖拉机》(年画)1950年创作。1950年5月,政务院在中南海举办农机展览会; 1951年,国家开始推广新农具。

       


图:邓澍《和平签名》(年画)1950年创作。1950 年3月至11月,中国各界积极响应“斯德哥尔摩世界拥护和平大会”运动。

一选自中国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官网


根据材料一中的图像学研究方法,从以上两幅美术作品中任选一幅进行探究。
(要求:对画作由浅入深进行描述、分析、阐述,并得出一个结论;注重历史信息的运用,分析逻辑严密,表达条理清晰。)
2023-07-01更新 | 193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1950年6月,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召开会议决定,国营商业机构应在乡村建立据点,“以免一有风吹草动,货币便从乡村卷回城市”。于是,国营商业机构在各地纷纷设立农副土特产公司,恢复购销路线;中央还组织私商下乡收购土产。上述举措(     
A.推动了人民币成为国家法定货币B.发挥了乡村市场的主导作用
C.结束了全国物价连续暴涨的局面D.促进了国家财政经济的统一
2023-05-30更新 | 348次组卷 | 8卷引用:广东省江门市台山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时代下的竞赛热潮”

1950年7月,中华全国总工会提出,全国广大工人阶级都应积极动员起来,开展大 规模的群众性劳动竞赛;1951年2月,中央农业部发出“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爱国主义丰产运动”的号召。广大民众积极参与爱国增产节约运动、创新记录运动、丰产竞赛运动等。
60年代前期,广大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创新,在工业、农业、科技等领域开展新一 轮“比学赶帮超”群众性竞赛活动,主要目标由提高劳动生产率到提高技术水平,技术革 新和技术竞赛运动掀起新高潮。同时,进一步在工业部门中开展以支援农业、增产日用品等为核心的增产节约运动。
80年代以来,劳动竞赛不断改革创新。竞赛目标以提高经济效益为重点,竞赛内容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竞赛奖励注重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2000年,中华总工会提出把增强企业科技开发能力、市场竞争能力、抗御风险能力作为主攻方向,深入开展劳动竞赛、技术比赛等多种形式的群众性经济技术活动。

——摘编自欧阳恩良王建超《中国共产党领导劳动竞赛的历史考察》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对不同时代的“竞赛热潮”进行简要阐释。
7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371944年陕甘宁边区粮食产量统计表       单位:万石

年份19371938193819401941194219431944
粮食产量11161221175415261456148418121817
增长指数1001094157213671305133016241628

——摘编自黄正林《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粮食问题研究》

材料二   1952年下半年开始,全国许多地区出现抢购粮食的现象,这种粮食紧缺的态势一直延续到1953年上半年。同年10月,中共中央通过《关于实行粮食的计划收购与计划供应的决议》。20世纪5070年代,农民种粮靠计划、粮源靠统购、消费靠统销、余缺靠调拨、供应凭票证,国家力争实现粮食供需平衡。

——摘编自毛佳《新中国成立以来粮食安全财政政策的演进及其当代启示》等

材料三     种子是农业产业链中的源头,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种子需求国,但世界绝大多数种子供应已被美、法、德等西方国家种业公司垄断。1989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管理条例》颁布,对种子选育和审定、种子生产等方面做了具体规定。到1994年,良种在农业增产中的贡献率已经提高到32%。目前,相比于国外,我国具有独立研发能力的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仍然不多,提高种子的科技含量及育种水平是当下农业科研最主要的任务。

     ——摘编自徐豪《种子安全,才有粮食安全》等


(1)概括材料一中陕甘宁边区粮食产量变化的总趋势,并结合史实分析其原因。
(2)分析材料二中国家粮食政策实施的历史背景。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确保粮食安全做法的认识。
8 . 在进行抗美援朝战争和社会民主改革的情况下,新中国在1949年到1952年的短短三年多时间中,就医治了战争创伤,完成了恢复国民经济的任务。这主要得益于(     
A.新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B.党和政府采取了有力的举措
C.基本上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D.获得了苏联的大量经济援助
2023-01-10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土特产是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解放以前,我国各种土特产曾长期滞销,在广西,农民把桂皮当柴烧,在河南,石绵被弃如砂砾。为扩大土特产购销,1950-1951年,各级政府积极组织土特产交流会、展览会,发动私商及群众参与土特产运销。这一做法(     
A.推动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B.旨在建立计划经济体制
C.扭转了国民经济比例失调D.有助于工农业生产恢复
10 . 下图为1952年甘肃省永登县人民政府签发的土地(包括房产)所有权凭证,房产证、土地证合二为一,保存完整,是永登县第一代土地房产所有证。这表明新中国(     
A.农村生产关系发生变革B.社会主义改造开展
C.农民政治权力得以提升D.行政管理体系革新
2022-07-05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江门市普通高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调研测试(二)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