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恢复国民经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50年代中期,我国爱情图书出版相当普遍,据统计,19541957年我国出版的爱情图书共有63种。从出版社的性质来看,19541957出版爱情图书的出版社既有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作家出版社和中国青年出版社这样的中央一级的国营出版社,也有各省市的国营出版社,还有一批私营或公私合营性质的出版社。从出版的地域来看,这一时期出版爱情图书最多的地区是北京市,其次是上海市,然后是陕西省和天津市,山西、山东、河南、辽宁、江苏、四川,而贵州与新疆这样的偏远地区也出版了爱情图书。这一时期出版的爱情图书,印数比较大,不少成为畅销书。据统计,新中国十七年出版的印刷10万册以上的爱情图书有23种。其中,出版于新中国成立至19534就有11种,出版于1958年至“文革”发生前的有2种,而出版于19541957年的10种,约占总数的43.5%。整体而言,20世纪50年代中期出版的爱情图书主要是服务于工、农、兵的通俗戏剧、短篇小说集和思想修养性、知识性普及读物。

——摘编自易图强、朱新理《20世纪50年代中期爱情图书出版传播热探析》

材料二   新中国建立后经过10年努力,科技期刊出版业已初步建立起一个良好的基础,确立了正确的编辑出版指导思想,出版质量显著提高,处于向更高层次发展之中。但1959年后,科技期刊出版进行了必要的调整和压缩,像全国各专门学会及中科院研究所等正在出版学刊都在这一时期停刊或休刊,1961年全国期刊种数减为410种,年总印数从1959年的五亿二千八百万册锐减到二亿三千二百万册。这是建国后科技期刊经历的第一次挫折。1963年后期科技期刊在缓慢中复刊,但60年代中后期,科技期刊出版业再次遭受到极其严重的摧残破坏,一度出现空白,这是建国后科技期刊经历的第二次挫折。

——摘编自朱联营《新中国科技期刊出版业的两次挫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50年代中期我国爱情图书出版传播的特点,并分析这一时期出现爱情图书出版传播热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建国后我国科技期刊出版业遭受二次重大挫折的背景,并指出这些挫折造成的影响。
2024-02-27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豫南九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2 . 建国之初,河南舞阳县互助合作运动展开,1951年底,全县已有带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的临时互助组和常年互助组共2700个,52年底临时仅常年互助组已达4705个,入组农户45278户,占全县农户44.9%。这(     
A.为国民经济的调整奠定了基B.为家庭承包责任制提供了借鉴
C.有利于合作化运动的顺利进行D.为克服农村经济的僵化而展开
2024-02-25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漯河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1950年10月开始,四川达县中心卫生院连续3年全民免费预防接种,至1952年“种痘61.76万人次,对7.3万人次进行霍乱、伤寒混合疫苗注射”,极大地降低了传染病的发病率。这一做法(       
A.适应了三大改造的现实需要B.展示了国家工业建设的伟大成就
C.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准则D.借鉴了他国社会治理的先进经验
2024-02-01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周口市项城市四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高考备考精英联赛调研)历史试题
4 . 根据政务院劳动部《关于在私营企业中建立劳资协商会议的指示》,1950年4月以来, 私营工商企业先后设立了劳资协商会议,力图建立“民主、平等、两利、契约”的新型劳资关系。这体现了新中成立初期(     
A.新民主主义政策得到贯彻B.社会主义改造势在必行
C.工人阶级已处于领导地位D.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发展
2024-01-28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下图描绘了毛泽东1950年视察哈尔滨车辆厂的情景。毛泽东在视察过程中指出:“这是我们自己的工厂,虽然设备陈旧,也要利用和保护好,因为今后的工业发展就是靠这做基础了。”这说明当时我国(       

A.已开始实施过渡时期总路线B.即将开展大规模的经济建设
C.重视东北地区现有工业基础D.工人建设社会主义热情高涨
2024-01-20更新 | 597次组卷 | 12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毛泽东特别关注经济建设和民生问题,坚持统筹兼顾、综合利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毛泽东从认识自然规律、战胜自然灾害、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等方面,强调人对于自然界的主动性作用,同时发出“绿化祖国”伟大号召,以恢复新中国成立之前由于长期战争和生产力低下等原因而被严重破坏的生态。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持续推进生态建设,绿化祖国行动深入开展,形成了“保护环境的实质就是保护生产力”的重要认识。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新阶段的发展要求确立“建设美丽中国”目标,以前所未有的力度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同时从生态文明建设的世界大局出发,以胸怀天下的格局和担当,倡导“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与世界各国携手,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新局面。

——摘编自彭秋归《从“绿化祖国”到“建设美丽中国”》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现代中国生态文明观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现代中国生态文明观蕴含的智慧。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新中国成立伊始,有经济学家提出,政府应采取措施促进私企与国企的配合,统一调整生产资料的分配,减少投资和生产的盲目性,也让资本家有贯彻国家产销计划的动力。与此同时,政府应将工人失业救济与企业经营分离。这些主张(     
A.是对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探索B.体现了反帝反封建的时代诉求
C.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D.旨在推动生产资料所有制改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1951年11月,毛泽东在审阅中共河北省委有关农业生产的报告时,批示“加强党对生产互助合作的领导,发展壮大各种互助合作组织,加快社会主义革命的步伐;改进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提高农业经济建设水平”。毛泽东上述批示旨在(     
A.促进社会主义改造B.给予农民生产自主权
C.建立人民公社体制D.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
9 .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展开了“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根据下图信息可推知,这两场经济战役(     )

过去没人留钞票,宁买东西家里拖。                                 现在东西不涨价,日用物品不缺少。
买了东西天天涨,留了钞票天天少。                                 留着钞票随时用,不愁无米无柴烧。
A.使政府蠃得全国人民信任B.推动了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C.体现国民经济调整的成果D.标志着国民经济的全面恢复
2023-02-21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1950年春,按照中共中央部署,湖南开始进行数额庞大的粮食大调运,自上而下建立了粮食调运体系,包括统一调度的政策、行政体制与运输体制。粮食大调运旨在(     
A.支持抗美援朝B.统一国家财经
C.稳定城乡市场D.推进土改进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