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恢复国民经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50年代中期,我国爱情图书出版相当普遍,据统计,19541957年我国出版的爱情图书共有63种。从出版社的性质来看,19541957出版爱情图书的出版社既有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作家出版社和中国青年出版社这样的中央一级的国营出版社,也有各省市的国营出版社,还有一批私营或公私合营性质的出版社。从出版的地域来看,这一时期出版爱情图书最多的地区是北京市,其次是上海市,然后是陕西省和天津市,山西、山东、河南、辽宁、江苏、四川,而贵州与新疆这样的偏远地区也出版了爱情图书。这一时期出版的爱情图书,印数比较大,不少成为畅销书。据统计,新中国十七年出版的印刷10万册以上的爱情图书有23种。其中,出版于新中国成立至19534就有11种,出版于1958年至“文革”发生前的有2种,而出版于19541957年的10种,约占总数的43.5%。整体而言,20世纪50年代中期出版的爱情图书主要是服务于工、农、兵的通俗戏剧、短篇小说集和思想修养性、知识性普及读物。

——摘编自易图强、朱新理《20世纪50年代中期爱情图书出版传播热探析》

材料二   新中国建立后经过10年努力,科技期刊出版业已初步建立起一个良好的基础,确立了正确的编辑出版指导思想,出版质量显著提高,处于向更高层次发展之中。但1959年后,科技期刊出版进行了必要的调整和压缩,像全国各专门学会及中科院研究所等正在出版学刊都在这一时期停刊或休刊,1961年全国期刊种数减为410种,年总印数从1959年的五亿二千八百万册锐减到二亿三千二百万册。这是建国后科技期刊经历的第一次挫折。1963年后期科技期刊在缓慢中复刊,但60年代中后期,科技期刊出版业再次遭受到极其严重的摧残破坏,一度出现空白,这是建国后科技期刊经历的第二次挫折。

——摘编自朱联营《新中国科技期刊出版业的两次挫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50年代中期我国爱情图书出版传播的特点,并分析这一时期出现爱情图书出版传播热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建国后我国科技期刊出版业遭受二次重大挫折的背景,并指出这些挫折造成的影响。
2024-02-27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豫南九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毛泽东特别关注经济建设和民生问题,坚持统筹兼顾、综合利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毛泽东从认识自然规律、战胜自然灾害、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等方面,强调人对于自然界的主动性作用,同时发出“绿化祖国”伟大号召,以恢复新中国成立之前由于长期战争和生产力低下等原因而被严重破坏的生态。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持续推进生态建设,绿化祖国行动深入开展,形成了“保护环境的实质就是保护生产力”的重要认识。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新阶段的发展要求确立“建设美丽中国”目标,以前所未有的力度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同时从生态文明建设的世界大局出发,以胸怀天下的格局和担当,倡导“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与世界各国携手,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新局面。

——摘编自彭秋归《从“绿化祖国”到“建设美丽中国”》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现代中国生态文明观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现代中国生态文明观蕴含的智慧。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为保证军粮供应,明代继承元代的军户制度,政府于驻军所在地分拨田土,兵士屯种自给。军屯组织与卫所制度相适应,因而卫所屯田遍及全国。洪武年间,明政府采取移民屯种的方式,将狭乡人民大量地向宽乡迁移。为了保障边防军粮供给,明政府规定盐商运粮到边地可以换取政府的贩盐执照,然后持盐引到指定的盐场领盐,再到指定的地区贩卖,即“开中之法”。至清代屯田种类繁多,数额很大。特别是在新疆统一后,为戍守需要,从内地调派大批军民到新疆,掀起大规模屯垦戍边的热潮。在天山南北,主要是在北疆地区大办各种屯田。屯田最初以军屯为主,并逐渐发展到民屯、遣屯、旗屯、回屯等多种形式。到1840年,新疆各种屯田共有屯丁11万多人,垦地近300万亩。

——摘编自高德步《中国经济简史》

材料二1954年,国家经济建设按计划有序展开,军队也开始逐步推行义务兵役制度。10月,中央军委决定中国人民解放军驻疆部队全部就地集体转业,成立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脱离军队系统,成为正规国营农场。随着兵团事业的发展,兴建了一大批工矿企业。其中包括钢铁、煤炭、建材、机械、水泥、造纸等生产资料工业,门类多达上百个。20世纪60年代初期,兵团奉命在新疆边疆地带建立农牧团场,以完成中央交付的屯垦戍边任务,兵团先后在2000余公里的边境地点建立了58个农牧场团。这些场团分布在新疆9个地区的26个边境县,形成一个纵深达30公里的团场带。在新开辟的绿洲上,兵团在我国较早实行机械化生产和科学种田,建立了大批社会化生产的国有农场。1988年以来,兵团每年拨出一定数额的款项用于扶持生活贫苦的少数民族职工,帮助他们自力更生、脱贫致富。

——摘编自李东泽《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历史演进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清新疆地区屯田推行的特点及顺利推行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新中国成立以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历史作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