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恢复国民经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491115~30日“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期间中央人民政府调入上海、天津等大城市的物资统计如下:

中央人民政府从东北每日调运1000万至1200万斤粮食入关;天津从全国各地调运粮食3.2亿斤,准备布匹35万匹,棉纱5000件;上海从全国各地调运粮食4亿斤,准备棉布110万匹,棉纱2.8万件;汉口准备棉布30万匹,棉纱8000件;西安准备棉布40万匹。经过周密布置和准备,选择市场价格达到高峰之机,于1125日,在全国各大城市统一行动,集中抛售,使投机商措手不及。

——数据综合自《陈云文选》(1949~1956

材料二   1955年“平均每社生产11.9万市斤,其中高级社为50.4万市斤,初级社为11.6万市斤,平均每人生产粮食812市斤,其中高级社为966市斤,初级社为808市斤,……与1955年全国每农业人口平均生产粮食706市斤来比较,初级社平均多产14.4%,高级社多产36.8%” 。收入方面,1955年“平均每户收入为424元,……高级社平均每户收入为776元”。农民生活得到改善,从根本上改善了全国普遍贫困的状态,也证明了合作社的优越性。

——摘编自《我国的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巩固人民政权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农民生活得到改善,从根本上改善了全国普遍贫困的状态的意义。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下表为1949年到1952年,国民经济发展的部分数据。

对其最为合理的解读是(     
A.土地改革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发展B.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充分彰显
C.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决策科学合理D.为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
2023-02-03更新 | 145次组卷 | 4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下表所示是四川上报卫生部的1950~1955年民族卫生工作总结中的数据,而国民党统治时期,只有七个为反动官僚服务的医疗机构和二十几个医务人员。这反映出新中国(       

自治州医院

县卫生院

区卫生所

妇幼保健站

民族卫生工作队

防疫队

病床

工作人员

3个

43个

70个

22个

1队

1队

367张

1671人

A.卫生事业的人民性B.医疗卫生机构的完备
C.基层医疗队伍薄弱D.民族地区医疗全覆盖
2022-04-25更新 | 189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周口恒大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下表为1952年我国工农业主要产品产量指数的统计:

产品名称

产量指数(以解放前最高产量为100)

钢锭

170

电力

114

水泥

153

棉纱

150

造纸

212

粮食

109

据此可知,当时我国(     
A.具备了大规模经济建设的条件B.农轻重的比例趋于平衡
C.工业落后的局面得到初步改变D.计划经济体制已经形成
2023-07-04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江门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A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下表为1949-1952年全国主要农产品产量统计。由此推知,当时农业的发展(     

单位:万吨

年份

粮食

棉花

油料

黄红麻

糖料

茶叶

水果

1949

11318.0

44.4

256.4

3.7

283.3

4.1

120.0

1950

13212.5

69.2

297.2

7.9

337.8

6.5

132.5

1951

14368.5

103.1

362.0

25.0

498.9

7.9

156.4

1952

16391.5

130.4

419.3

30.6

759.5

8.2

244.3

A.激发了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B.有利于农村共同富裕的实现
C.推动了土改工作的顺利进行D.为工业化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2023-01-16更新 | 187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成立以来,创造了举世无双的经济增长奇迹。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49年同历史上的最高水平相比,工业总产值减少一半,其中重工业产值减少70%,轻工业减少30%。这一年钢产量仅15.8万吨,减少80%,煤仅3243万吨,减少48%,粮食为11318万吨,减少约25%,棉花为44.4万吨,减少约48%。1949年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现代工业产值只占17%。根据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社会委员会”统计,1949年中国人均国民收入27美元,不足整个亚洲平均44美元的2/3,不足印度57美元的一半。

——据王桧林《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二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的社会变革

农村城市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建立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的,土地所有权仍归集体所有,而农民通过承包则取得了对土地的使用权,即经营权。这种责任制使农民获得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提高了农民的劳动热情,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在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并使之进一步壮大的前提下,多种经济成分得到发展,原来那种与现实生产力水平不完全适应的单一公有制结构有很大改变。按照政企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的原则,改变了统收统支的国营企业经营方式,扩大了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

——据胡绳《中国共产党的70年》整理

材料三   下图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变化示意图》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新中国初期从经济困局中逐步恢复的具体举措。
(2)根据材料二,说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相同点。
(3)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材料三中三个峰值出现的关键因素。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含嘉仓(下图),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唐代国家粮仓,位于洛阳市老城北,始建于605年,是隋朝在洛阳修建的最大的国家粮仓。经考古发掘,遗址面积40多万平方米,有数百个粮客,仓窖口径最大的达18来,最深的达12米。2014年含嘉仓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材料二   概括来说,宋朝粮食仓储体系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军粮、官体仓,二是各荒仓。前者包括州县仓、转般仓、京师仓、大军仓等:后者包括常平仓、义仓、广惠仓、惠民仓、丰储仓等全国性备荒仓和社仓、平籴仓、平粜仓等地方性备荒仓。宋朝国家通过仓储干预粮食市场最典型的措施是继承和发展前代的常平之法,在全国设常平仓,由政府进行粮食储备,“遇费量减市价粜,遇贱量增市价余”。照丰时期推行青苗法,把常平旧法的市场购销方式改为货款于农的借货预购方式,同时也保留了“贱余贵巢”的职能。这是一种比常平旧法更为积极的储备调节措施。

——均根据百度百科整理

材料三   广西四大城市(南宁、桂林.柳州、梧州)大米批发交易量统计

时间195019511952
交易总量(斤)48221800152695200139719700
售出量占总交易量比例(%)国营12.550.170.2
公营0.81.82.5
私营86.748.127.3
购入量占总交易量比例(%)国营13.412.611
公营3.63.224.1
私营8384.264.9

——王春英、张艳梅《向社会主义过渡:建国初期的粮食市场与国家调控》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含嘉仓的史料价值。
(2)根据材料二,概括来代粮食仓储体系的突出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只分析其成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此表内容进行合理解读
8 . 下图为上海市1950年5-10月私营商户开歇业统计(单位:家),对图中现象解释合理的是
A.政策调整推动经济发展环境改善B.社会主义改造激发商业发展活力
C.国家集中力量开始工业化建设D.经济产业结构获得了极大优化
9 . 据学者统计,到1949年底,人民政府共没收国民政府国家垄断资本和私人官僚企业2858家,银行2400余家,铁路2万多公里,机车4000多台。这一成果
A.奠定了新中国国营经济的基础B.直接促成解放战争的全面胜利
C.不利于建国后民族企业的发展D.为三大改造提供了成熟的经验
10 . 下表是国家统计局对1949-1952作全国4亿农民收入支出情况的统计(单位:元),据此可以推知
1949年1950年1951年1952年
人均货币收入14.518.723.626.8
人均消费品支出14.217.321.624.6

A.土地改革已经基本完成
B.落后的农业面貌发生转变
C.工业品的农村市场广阔
D.富裕农民的比重显著增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