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恢复国民经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1 道试题
22-23高三上·全国·单元测试
填空题 | 容易(0.94) |
1 . 人民政权的巩固
政治——稳定政权。
追歼残敌________作战,________年底基本统一全国。
________保家卫国(1950年到1953年)。——意义(提高国际地位,密切________关系;是中华民族________的重要里程碑)
外交:
(1)方针:独立自主,和平外交。内容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史实:
A、1950年________结成同盟;
B、1954年________五项原则提出—标志中国外交的成熟;
C、1954年________会议。中国第一次以五大国身份参加;
D、1955年________会议,周恩来提出了“________”的方针。
2023-01-04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九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知识清单】高中历史知识记忆清单(中外历史纲要上)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土特产是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解放以前,我国各种土特产曾长期滞销,在广西,农民把桂皮当柴烧,在河南,石绵被弃如砂砾。为扩大土特产购销,1950-1951年,各级政府积极组织土特产交流会、展览会,发动私商及群众参与土特产运销。这一做法(     
A.推动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B.旨在建立计划经济体制
C.扭转了国民经济比例失调D.有助于工农业生产恢复
3 . 习近平说:“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近现代史中部分历史时期或节点


注:C时期的探索既有成功,也有失误。

材料二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党和国家面临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党和国家面临又一个重大历史关头……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出现严重曲折,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面临新的巨大困难和压力。

——欧阳淞《关于中国共产党90年历史的回顾与思考》


(1)时代是出卷人,不同时期有不同任务。请分别写出年代尺中A、B时期的主要任务。
(2)材料二所述的两个“重大历史关头”,中国共产党都交出了满意的答卷。请分别运用史实加以说明。
(3)综合材料分析,党的奋斗历程对新时代做好让人民满意的答卷有哪些启迪?
4 . 新政权的巩固经济:________国民经济
(1)城市措施:①没收____________________在华企业,建立______________;
_______调整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____________资本主义;
__________物价、_______财经:(银元之战、米棉之战)
作用:掌握了____________的命脉,促进了国民经济_______________;
(2)农村内容:实行_____________
认识:①解放农村生产力,促进农业发展; ②仍为___________;③实质是变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为_________________
2022-12-28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九、十单元中国现代史——新中国史-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同步必背知识清单(中外历史纲要上)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49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分行创办了“折实储蓄”(本息均以实物价格折合计算,不怕物价波动),随后推广到其他新解放城市(下图为上海分行折实储蓄存款证)。1952年后,折实储蓄逐渐消失,向货币储蓄转化。促使这种转变的原因可能是(     
A.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B.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C.实物储备大幅度减少D.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6 . 1950年4月,毛泽东在工商组讨论会的发言记录讲到“今天斗争对象,主要是资产阶级”处写道:“今天的斗争对象主要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残余,而不是民族资产阶级。”在与会者发言谈到“对私营工商业的限制和排挤”处写道:“应限制和排挤的是那些不利于国计民生的工商业。”这表明毛泽东主张(     
A.对民族工商业全面扶助B.发展新民主主义经济
C.实行国家资本主义政策D.限制私营企业的发展
2022-12-22更新 | 463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南省九校联盟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1951年4月17日,山西省委向中央和华北局提交《把老区的互助组织提高一步》的报告,指出要战胜农民自发的趋势,最根本的就是“对于私有基础,不应该是巩固的方针,而应当是逐步地动摇它、削弱它,直至否定它”。这说明“老区的互助组织提高一步”旨在(     
A.消灭地主阶级土地私有制B.建立农业合作化的组织
C.废除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D.推动农村生产力的解放
22-23高三上·全国·课时练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49年军费开支占财政收入的一半以上,1950年仍占41.1%。随着解放区的扩大,国家的管理机构相应增加,行政人员也随之增加。在广大的新解放区,人民政府对于一切不愿抵抗的旧军队与旧人员采取一律包下来的政策,因而增加了大量的脱产人员。到1950年3月,连同老解放区在内,全国脱产的军政公教人员有近900万人,他们的生活需要政府给以保障,这在财政上无疑是一个沉重的负担。此外,需要拨出大批粮食、物资救济灾民和失业工人、知识分子,争取不使一个人饿死,以安定民心。还需要拨出一定的经费进行必要的经济恢复工作,如抢修铁路、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等。1949年全年支出军政费用、救灾费用及抢修铁路等经费,共达567亿斤小米,比当年财政收入303亿斤小米高出将近1倍。

材料二   1949年4月、6月、8 月,华北、华东、华中、华南地区分别颁布金银和外币管理办法,宣布禁止金、银、外币自由流通,由中国人民银行负责收兑。同时,在各地发动群众开展反对用银元、黄金和外币进行黑市投机活动的斗争。此外,各地还加强了对金融机构的管理,取缔非法信用机构,将私营行庄业务置于国家银行控制之下。1949年7月,决定成立全国统一的内外贸专业公司,以统一集中掌握与调运物资,加强在市场斗争中的力量。1949年10月间出现的第三次物价大波动势头最猛,投机资本极为猖獗。对此,在中央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由陈云主持,组织金融、贸易、财政各部门的力量,精心安排,展开了有力反击。依照《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四十条中“建立国家预决算制度,划分中央和地方的财政范围,逐步平衡财政收支,积累国家生产资金”的规定,着手编制1950年全国的财政收支概算。1949年12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正式通过了《关于发行人民胜利折实公债的决定》,规定这项公债在1950年内发行两期,每期发行1亿分,以实物计算,年息5厘,分五年还清。从1950年6月开始,统筹兼顾,五种经济成分在国营经济领导下,分工合作,各得其所。

——项怀诚主编:《中国财政通史》当代卷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建国前后我国财政负担沉重的原因。
(2)据材料二概括建国前后我国解决财政困难所采取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2022-11-27更新 | 118次组卷 | 2卷引用:高中历史大单元作业(选择性必修)选必1第4课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为解决失业人口问题,辽宁省于1952年共组织10509名失业、半失业人员参加治理市区南部臭水泡和改造运河工程,工程结束时收入达到800万(东北币)元左右;另外还组织14.4万失业人员自谋职业或到私营、公私合营和合作社就业。对辽宁省的举措理解最全面的是(     
A.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B.提高了劳动者就业素质
C.促进了社会主义改造D.增强了共产党执政基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1949年9月,中共中央华南分局财经接管委员会作出了一系列决定:肃清国民党政府发行的金圆券、银元券;严禁港币及其他境外货币在市场上流通;禁止金银计价、使用和私相买卖;收回华南解放区和革命根据地的裕民券、新陆券和南方券。这些举措(     
A.有利于积累资金推进工业化B.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C.促进建立统一的人民币市场D.清除了国民党反动残余势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