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恢复国民经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面临一个经济上千疮百孔的烂摊子。国家财政困难,投机商人趁机抢购物资,囤积居奇,拒用人民币,倒卖银元,加剧物价飞速上涨,给新生的人民政权和人民的生活带来极大的威胁。

——改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上)

材料二 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各地逐步推广开来。到1983年,我国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近8%,农民收入明显增加。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按照扩大企业自主权、实行政企分开原则,进行改革综合试点。通过改革,企业有了竞争机制,增强了活力,经济得到快速发展,效益显著提高。

——改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上)

材料三 朝鲜战争爆发后,中共中央决定通过快速提高修理能力和配件制造能力来加速建设我国的航空工业。从1951年10月开始,在苏联的援助下,我国重点发展了六大修理厂。1956年,试制的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机“歼一5”首飞成功。但是,1961年国民经济发展进行调整时,航空科研建设项目未能被列入重点确保范围。1986年,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中,航空技术也未被列入。1993年,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正式挂牌成立,这意味着我国航空工业 的发展实现了从政府部门到市场主体的巨大转变。同年,航空工业第一支股票“飞亚达”在深交所上市。1995年,航空高科技的国家战略定位得到了重新确立。2009年,中国商飞公司正式发布首个单通道常规布局的大型客机。2017年,中俄远程宽体客机正式命名为CR929,这标志着中国正式开始向商用飞机研制领域中最高难度的宽体客机发起挑战。

——摘编自铎恩《新中国航空工业发展历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面临的经济形势并指出为改变这种形势而采取的经济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及其作用。
(3)根据材料三,概括20世纪90年代前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的特点;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推动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的因素。
2023-02-17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吉林省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线上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制止投机资本制造的市场混乱,党和政府进行了“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仅用不到一年的时间就结束了连续十几年物价暴涨的局面。这一胜利(     
A.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B.推动了计划经济体制最终形成
C.提高了人民对新政权的认同感D.标志着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完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如图为冯真创作于1950年的木版年画《我们的老英雄回来了》,描绘的是鞍钢“老英雄”孟泰从劳模大会上回厂受到工友欢迎的情景。该作品反映了当时(     
A.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全面展开B.积极投身国家建设成为社会新风
C.国民经济恢复任务基本完成D.一五计划实施激发工人生产热情
4 . 1950年7月,新中国贸易部召开全国进出口会议,决定采用国家和私人互相补充、公私兼营等灵活多样的外贸形式和方法,把进出口商品统一协调领导起来。这反映出当时
A.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存在B.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至关重要
C.国民经济很快得到恢复D.社会主义经济体系逐步形成
2022-05-25更新 | 389次组卷 | 7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纵观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可以分为四个历史时期:第一个时期,从1949年10月到1956年,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时期。在这七年中,我们先用三年的时间……巩固了人民政权。紧接着,又用四年时间,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从1953年开始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展开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在苏联和其它友好国家的支援下,主要依靠我们自己的努力,进行了156项重大工程建设……到1956年,国民经济出现了工农业协调发展,市场繁荣,物价稳定,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的兴旺局面。

——摘编自周鸿《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通鉴》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为巩固人民政权所采取的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实施一五计划的背景及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