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恢复国民经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1950年6月,毛泽东指出:中国共产党在今后三年左右时间内的中心任务是争取国家财经状况的根本好转,并做好土地改革、稳定物价、调整工商业、肃清反革命、整党、统一战线、民族、文教等八项工作。这些工作旨在(     
A.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B.巩固新生人民政权
C.取得抗美援朝的胜利D.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2024-05-28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我们的经济政策的原则,是进行一切可能的和必须的经济方面的建设,集中经济力量供给战争,同时极力改良民众的生活,巩固工农在经济方面的联合,保证无产阶级对于农民的领导,争取国营经济对私人经济的领导,造成将来发展到社会主义的前提。”毛泽东的这一主张(       

A.解决了中国革命领导权问题B.蕴含了新民主主义经济的雏形
C.提出了过渡时期的基本要求D.致力于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1950年的淮河水灾引起了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周恩来主持制定了《政务院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中央人民政府筹组治淮委员会,负责规划和领导淮河流域的水利工作。到1952年7月,治淮工程基本完成。此后,淮河流域连续获得丰收,淮河干支流的航运事业也得到较快发展。这一举措(     
A.建立了完整的救灾减灾体系B.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C.增进了民众对新政权的认同D.为我国工业化扫除了障碍
2024-02-06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某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从11世纪“城市兴起”至18世纪工业革命的7个世纪间,劳动力转移进程缓慢,城市化和工业化成果不及工业革命后一个世纪的成就。在封建农奴制下,农奴没有人身自由、迁徙权利和婚姻自由,也没有择业权利,农奴大部分时间须为领主服劳役以及在自己份地上进行农业劳动,不能自由从事庄园手工业等其他生产活动。大多数农奴基本上被固定在份地或领主自营地上从事农业生产。尽管英国中世纪也出现城市兴起,不过当时的城市人口和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员在相当一段时期内并未完全脱离农业生产,许多市民仍然在城市边耕种一小块地,还要向领主交纳继承税和承担一定的劳役。可见,这是一种低水平的城市化,同低水平的农业生产力相适应的。在工业革命以前,土地在人们心目中不仅是一种生活生产资料,还具有某种社会和文化的象征意义,每一块土地都记载着家族的历史,印有家族的名字。拥有土地是社会地位的象征,符合封建农本社会正统观念。

——摘编自谷延方《前工业化时期英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城市化的制约因素》

材料二   统计资料表明,新中国成立头3年间,有300余万农民进城就业,占同期城市就业人数的30%。1957年至1960年粮食产量下降了24.4%。于是,1960年年底,中央不得不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缩短基本建设战线,实行企业的关停并转,精减大批城镇职工返回农村,实行“逆向转移”。从1979年到1997年的18年中,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出现了一个新的高潮,并在主要以乡镇企业发展为主渠道的这次转移过程中,呈现出自发转移的特征。2002年中共中央2号文件进一步提出:对进城农民要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并要求各地认真清理对农民进城务工的不合理限制和乱收费,逐步形成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健全进城务工劳动力的劳动合同管理,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摘编自兰荣禄《新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历史轨迹与现实走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影响11-18世纪英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征及作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中央原以为上海是中国最大的工业和商业城市,应该能为新中国经济做出贡献,现在上海不但活不起来,反而需要各解放区向上海输血。……不解决上海的问题,国内的经济形势就不会好转”。为解决“上海的问题”而采取的对策是(     
A.在新解放区实行土改B.肃清土匪和一切反革命武装
C.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D.“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952年,湖南掀起了领导农民以集体的力量向各种自然灾害作斗争的丰产运动。由于农民觉悟的提高,捕蝗、积肥、选种、评比等运动在全国蓬勃展开,许多翻身农民发明和改良农业生产工具,有力地推动了大生产运动。此类运动的开展(     
A.助力国民经济全面恢复B.根植于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有利于国家工业化建设D.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1949年11月,上海市政府规定:所有国营企业的钱一律存入国营银行,不得向私营银行和民营企业贷款;私营工厂不准关门,不仅要照发工人工资,还要尽快缴纳税金。与上述规定直接相关的背景是(     
A.投机商人疯狂囤积居奇B.国民政府大量发行纸币
C.工商企业推行公私合营D.中央政府实现财政统一
2024-01-25更新 | 203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951年3—12月,全国各地相继举办了“国营电影厂出品新片展览月”“坚决镇压反革命电影宣传月”“苏联电影展览”和“抗美援朝电影宣传月”等展播活动。以上展播活动反映了(       
A.电影制作发行紧跟时代主题B.战争题材影片深受观众欢迎
C.外国影片在中国的市场广阔D.电影制片厂采用新营销手段
2024-01-23更新 | 333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小说《大青骡子》中描写了桑贵老头宁愿自己淋雨也要护着大青骡子不让它淋雨:“这头大青骡子是俺社里的珍珠宝贝。”另一部小说《水向东流》中描写了饲养员秦趁心过年时连自己吃饭都顾不上也要为合作社的牲口改善伙食。这类文学形象的塑造意在展现当时(     
A.劳动光荣的新理念B.生产至上的新道德
C.集体主义的新风尚D.文艺事业的新动向
2024-01-18更新 | 187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四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期初学情调研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晚清国内公债筹募概况(节选)

公债名称时间与用途筹募额定数实际额度具体承销情况
西征借款1878年西征善后及新疆建设350万两认购150万两成立乾泰公司借款
昭信股票1898年战争赔款1亿两认购2000万两户部通过银行、钱庄筹款
湖南公债1910年地方财政120万两转外债外资银行承销
爱国公债1911年镇压辛亥革命3000万元不足1200万元资政院委托大清银行办理,实为向亲贵及官员摊派

——摘编自刘杰《辛亥鼎革与财政举债:晚清民初“爱国公债”的发行与偿还》

材料二   194912月,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决定来年发行第一期人民胜利折实公债,总额为1亿分,华东区分担45%,上海市分担华东区的66.6%。上海市组建了公债推销委员会,深入宣传,“购买公债不但还本,而且付息……是争取人民解放战争最后胜利的重要保证”。《解放日报》为公债开设了答疑专栏。工商界巨擘带头认购,群团组织还推动了公债认购竞赛,最终圆满完成目标。

——摘编自孔祥成、牛茹琪《从首笔国债发行看新中国初期中共的城市社会动员能力》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晚清公债发行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发行人民胜利折实公债圆满成功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