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0 道试题
1 . 在二战后非殖民化浪潮中。亚非拉出现了一大批新兴的民族国家中,中国共产党认为这是对新中国“有利的局势”,基于此判断,新中国
A.提出“另起炉灶”方针B.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放弃“一边倒”政策D.坚持“打扫干屋子再请客”
2019-01-30更新 | 3286次组卷 | 43卷引用: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广东卷)
2 . “这一原则让中国同‘冷战’中的美苏保持了距离;这一原则被称为当代中国最大、最成功的价值理念的输出;这一原则写进了1954年宪法”。“这一原则”是指(       
A.不结盟原则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睦邻友好原则D.“一国两制”原则
3 . 国家主席习近平曾强调,“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我们要倡导交流互鉴,注重汲取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取长补短,兼收并蓄,共同绘就人类文明美好画卷。”下列内容,最能体现这一外交理念的是
A.“一边倒”
B.“另起炉灶”
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4 . 材料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中国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础,同时也成为规范国际关系的重要准则,是新中国外交务实的鲜明体现。

材料二: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在我们中间有无求同的基础呢?有的。那就是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经受过、并且现在仍在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这是我们大家都承认的。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同意五国总理茂物会议所宣布关于亚非会议的四项目的,而不另提建议。

——《周恩来总理在亚非会议全体会议(万隆会议)上的补充发言》


(1)根据材料一,指出我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是什么?
(2)根据所学知识,举出三例新中国成立后的中国外交成就。
5 . 填空题
①红军长征中召开的使党转危为安的会议是_________
②“一国两制”方针的前提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标志着美苏冷战的开始。
________________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⑤唐朝加强皇权的中央官制是____________
2019-01-21更新 | 172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三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事件是
A.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针的提出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C.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D.参加日内瓦会议
2019-01-15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假如你穿越时空隧道,于1956年元旦在中国外交部新年记者招待会上发言,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交成就。你的发言要点应选择
①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恢复
②参加1954年的日内瓦国际会议
③亚非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④新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8 . 1954年4月30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高度评价了此前中印谈判达成的协定。对印度方面最终放弃在中国西藏的特权的态度,社论给予了积极的评价。与此协定达成直接相关的是
A.中国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中国推动印度支那问题的和平解决
C.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D.中国实施了“一边倒”的外交战略
9 . 一个国家的外交政策是否成熟,标志就是它的实力、对国际制度理解和参与的程度、世界对其认可程度。据此判断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是
A.提出一国两制政策
B.提出一边倒政策
C.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D.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0 . 2018年3月1日,中共中央举行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120周年的座谈会,深切缅怀他为党、人民、国家和人民军队建立的卓著功勋,追思和学习他作为中国共产党人杰出楷模的崇高精神。以下与周恩来相关的历史事件有
①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②参加日内瓦会议
③签署《中英联合声明》
④签署《中日联合声明》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