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5 道试题
1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仅成为中国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础,而且也被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接受,成为规范国际关系的重要准则。此原则提出的背景(     
A.“求同存异”方针B.“一边倒”方针
C.朝鲜战争结束D.中国外交政策成熟
2024-02-24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四校联考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联合国大厦有一幅彩色大型壁画,其主题是“黄金法则”:“你不想人家那样对你,你也不要那样对待别人。”我国外交政策最能体现该法则的是
A.“一边倒”政策B.不结盟政策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多边外交政策
2021-02-02更新 | 403次组卷 | 47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3 . 1953年12月,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了(  )
A.“另起炉灶”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求同存异”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4 . 从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至60年代中期,中国开始对美国的外交孤立政策进行“反限制”斗争,大力开展与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的体育交流活动。这一举措
A.展示了良好国家形象B.体现了 “一边倒”外交政策
C.构建了睦邻友好关系D.彰显了不结盟的外交新思路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54年12月,缅甸总理吴努应周恩来邀请回访中国时表示“中国好比大象,缅甸好比羔羊,大象会不会发怒,无疑会使羔羊常常提心吊胆。……很坦率地讲,我们对大国是很恐惧的。但是周恩来访问缅甸以后,大大消除了缅甸人这种恐惧。”缅甸消除这种恐惧的主要原因是基于中国
A.奉行“一边倒”,捍卫社会主义阵营B.重申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倡导多边外交,建立新型区域合作组织D.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2020-04-23更新 | 223次组卷 | 22卷引用:河北省鸡泽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三
6 . 如图为1950—2013年中国建交国家数量统计图,下面对促进五十年代出现建交高潮的重要因素包括
A.美国在世界霸主地位的动摇
B.中美外交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C.“一边倒”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实行
D.美苏在世界范围进行冷战的有利时机
2020-03-21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7 .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兴起的非殖民文化运动中,亚非拉民族独立解放事业蓬勃发展,新生的国家渴望建立平等的国际关系。新中国与印度等国顺应这一历史潮流,共同倡导(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C.“求同存异”方针D.不同任何大国结盟
8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规定,……承认国家无论大小、贫富、强弱……充分尊重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照顾和维护小国、穷国、弱国的合法权益和正当诉求。上述材料体现的原则是
A.主权平等B.求同存异C.平等互利D.和平发展
2020-02-09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1952年,周恩来第一次明确提出:“我们要团结世界各国的人民,不仅兄弟国家的人民,就是原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的人民,我们也都要争取。但就外交工作来说,则是以国家和国家的关系为对象的。”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我国
A.开展了抗美援朝战争B.取消了“一边倒”的方针
C.坚持反帝反霸的斗争D.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020-02-02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承德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1963年12月至1964年2月,周恩来一行访问了一些非洲和阿拉伯国家,提出支持民族独立运动、支持不结盟政策等五项原则。这一系列的外交活动
A.促进了“求同存异”思想形成B.推动了不结盟运动组织的形成
C.有利于新中国外交环境的改善D.使我国外交政策开始走向成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