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4 道试题
1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包含四个“互”字,一个“共”字。其中“共”字具体内容为(     
A.互不侵犯B.和平共处C.平等互利D.互不干涉内政
2 .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奉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1953年,我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一变化表明,新中国(       
A.改变了以意识形态为主的外交B.放弃了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
C.开始反对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D.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外交
7日内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统一调研测试历史试卷
3 . 下表是1949——1956年《人民日报》中“领土”“主权”“完整”“干涉内政”等词汇的使用频率统计。由此可见(     
19491950195119521953195419551956
领土、主权、完整456321217206194132
干涉内政71018158122154127
A.打破了西方国家的孤立阴谋B.抗美援朝提升了中国影响力
C.“一边倒”外交政策得到贯彻D.新中国的外交环境发生变化
2024-06-12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清远市五校(清新一中、佛冈一中、南阳中学、连山中学、连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联考历史试卷
4 . 形成于1952-1954年间的“和平统一战线政策”,出发点是维护中国的国家安全,特点是通过在周边地区建立“集体和平”秩序和扩大和平地区,争取在中国与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形成安全缓冲地带。对“和平统一战线政策”理解正确的是(     
A.标志着新中国开始放弃一边倒政策B.是应对美苏威胁而做出的理性选择
C.是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具体实践D.为国内经济建设创造良好周边环境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胸怀天下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十条历史经验之一,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天下情怀、国际视野、世界使命和大党担当。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胜利了,侵略中国的帝国主义者被打倒了,同时也就是帮助了外国的人民。……我们的党从九一八事变开始,就提出了用民族自卫战争反抗日本侵略者的号召,后来又提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命令红军改编为抗日的国民革命军开赴前线作战,命令自己的党员站在抗日战争的最前线。这些爱国主义的行动,都是正当的,都正是国际主义在中国的实现。

——摘编自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在民族革命战争中的地位》

材料二   我们必须争取同一切愿意和我们和平相处的国家,在互相尊重领土主权和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建立正常的外交关系。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各国的民族独立解放运动,以及世界上一切国家的和平运动和正义斗争,我们都必须给以积极的支持。

——摘编自毛泽东《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1956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国际主义”的内涵进行解释。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不同时期中国共产党国际观呈现差异的原因。
2024-05-31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渤海大学附属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考前测试历史试题(A)
6 . 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的处理国际关系的准则是(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一边倒”
C.“求同存异”D.“另起炉灶”
2024-05-25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四)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953年,中国政府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7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各国和平和睦邻关系》,首次以决议形式确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表明(     
A.新兴国家崛起逐步瓦解国际旧秩序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国际的认同
C.联合国逐步引领全球治理机制改革D.中国开始主导国际外交规则的制定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60年代,毛泽东提出存在“两个中间地带”的论断,一个是指亚非拉广大落后国家,一个是指以欧洲为代表的帝国主义国家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这两个地带都反对美国控制。19635月,外贸部副部长卢绪章在瑞士与法国一些工业界人士举行重要会谈,此后法国工业界人士对中国开展一系列访问。美国从19638月起扩大对越南的武装干涉。戴高乐多次对美国进行谴责,并敦促美国撤军。1964127日,中法发表联合公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法兰西关和国政府一致决定建立外交关系”。

——摘编自赵怀普《中国谋求打开对欧关系的努力》

材料二   1978年,中法双边贸易总额为19.5亿法郎,1979年一跃到28.3亿法郎;197812月,两国政府签订关于发展中法经济关系和合作的长期协定。1980年后,中法两国领导人多次互访。19854月,中法两国又签订了为期五年的发展经济和合作的长期协定,以及法国政府向中国提供优惠贷款的文件。双方声明:“两国将采取一切有益措施,创造良好的条件,以促进两国之间的合作,特别在能源、电讯、信息、运输、航空、农业等方面扩大合作。”

——摘编自陈福星《论中法经济贸易合作关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64年中法建交的动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80年代中法经贸关系发展的条件。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处理中法关系所秉持的原则。
2024-05-14更新 | 23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邯郸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9 . 如表是某同学整理的新中国成立初期某次会议上周恩来讲话的部分内容。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我们尊重各国人民的选择和维护他们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国家制度而不受外来干涉的权利;同时,我们也要求其他国家用同样的态度对待我们
我们认为,为了维护国际和平,应该如苏联所建议的那样,经由协商、首先是大国协商的道路
亚洲国家彼此之间应该进行协商,以互相承担相应的义务的方法,共同努力维护亚洲的和平和安全
亚洲国家应该互相尊重各国的独立和主权,而不互相干涉内政;应该以和平协商方法解决各国之间的争端,而不使用武力和威胁;应该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各国之间的正常的经济和文化关系,而不容许歧视和限制
A.美国封堵中国的外交政策面临失败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经在酝酿
C.中国倡导大国合作以维护世界和平D.中国政府反对美国的霸权政策
2024-05-13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承德市部分示范性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包括四个“五”字,一个“共”字,既代表了亚洲国家对国际关系新期待,也体现了各国权利、义务、责任相统一的国际法治精神”,该原则的提出(     
A.促进了亚非会议圆满成功B.标志我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C.体现了一边倒的外交策略D.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
2024-05-13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