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日内瓦会议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1 . 外交部最近公布的外交档案中有一份原始档案引起了广泛关注(下图)。它是周恩来总理出席一次重大国际会议的代表证。这次国际会议
A.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B.讨论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
C.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结束了中美之间的长期对抗
2018-05-18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湖南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20世纪50年代周恩来说:“尽管过去我们跟美国吵架也有过经验,但那是野台子戏;这次是一次正式的国际会议,我们登上国际舞台了,是一次正规戏、舞台戏,所以要本着学习的精神去做。”这次会议
A.体现了世界多极化的趋势B.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国家间的联系
C.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D.打破了西方国家封锁中国的局面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周恩来在一次国际会议上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于目前正在她的邻邦进行的战争和战争扩大的危险,不能不加以密切的关注。中国人民认为:朝鲜战争停止了,现在,印度支那战争同样应该停止。”下列关于这次国际会议说法正确的是
A.新中国首次以五大国之一身份参会
B.会议重点讨论亚非国家民族独立问题
C.会上中印共同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会议上中国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20世纪50年代某西方报纸评论:“(此次会议)亚洲最大国家的代表第一次在西方为亚洲讲话——周恩来今天是地球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的代表,成为全世界注意的焦点。”此次会议
A.提出了“求同存异”方针
B.推动了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的解决
C.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联系
6 . 中国近现代史上,曾涌现出一批杰出的外交家,为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19年1月27日,顾维钧指出:“三千六百万之山东人民,有史以来为中国民族,用中国语言,信奉中国宗教”;“胶州为中国北部之门户,亦为沿岸直达国都之最捷径路”,在国防上具有重要地位;“以文化言之,山东为孔孟降生,中国文化发祥之圣地”;“以经济言之,人口既已稠密,竞存已属不易”,“不容他国之侵入殖民”。

     ——石源华《顾维钧:雄辩于巴黎和会上》


材料二   我们尊重各国人民的选择和维护他们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国家制度不受外来干涉的权利,同时,我们也要求其他国家用同样的态度对待我们。只要世界各国都遵守这些原则,……我们认为,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的世界各国是可以和平共处的。

       ——周恩来《在日内瓦会议上的发言》


请回答:
(1)材料一中顾维钧在巴黎和会上提出哪一正义要求?结合所学,指出该要求的结局及其对中国产生的直接影响。
(2)据材料二指出周恩来的主要外交思想。结合所学,本次会议取得了怎样的成果?在新中国外交史上有何重大意义?
(3)上述材料体现出两位外交家有何共同追求?导致不同时期中国外交不同结局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尼克松在回顾1972年访华时说:“我知道,1954年在日内瓦会议时福斯特·杜勒斯(当时的美国国务卿)拒绝同周(周恩来)握手,使他身受侮辱,因此我走完梯级时决定伸出我的手,一边向他走去。当我们的手相握的时候,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摘自《尼克松回忆录》

材料二周恩来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胡锦涛指出:“他博大精深的外交思想、丰富多彩的外交实践、独具一格的外交艺术和外交风格,在国际社会上为党和国家赢得了很高的声誉……在人类文明交流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克服自然的屏障和隔阂,而且需要超越思想的障碍和束缚,更需要克服形形色色的偏见和误解……”

材料三面对世界媒体,胡锦涛说,中美两国“将共同努力建设21世纪积极合作全面的中美关系,并将采取切实行动稳步建立应对共同挑战的伙伴关系”。

面对世界媒体,奥巴马说,“美中关系从未像现在这样对我们共同的未来如此重要”,“美国欢迎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大作用”。

请回答:

(1)材料一中1954年福斯特·杜勒斯拒绝同周恩来总理握手的政治背景是什么?促成1972年尼克松与周恩来“握手”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请你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举例说明新中国成立初期周恩来在开展外交活动时是如何“超越思想的障碍和束缚,克服形形色色的偏见和误解”的。

(3)根据材料三,中美两国对“21世纪的中美关系”新的定位是怎样的?

2017-09-21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双峰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三上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日内瓦会议后,中国停止“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方针,在“必须走出去”方针的指导下,新中国相继提出解决与邻国边界问题的政策,不干预亚洲社会主义国家内部事务的政策等。新中国外交政策的这一转变
A.表明由华夷外交转变为近代外交
B.体现了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C.反映了革命外交向国家外交过渡
D.摆脱了意识形态对外交的影响
2017-08-29更新 | 1693次组卷 | 25卷引用:2020届湖南省衡阳市八中高三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从日内瓦会议到万隆会议,新中国外交日益显示出中国特色。其中之一就是
A.支持民族独立,坚决反殖反霸B.倡导和平共处,谋求周边稳定
C.壮大社会主义,遏制资本主义D.坚持独立自主,冲决两极格局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统计,新中国成立后3个月里,同11个国家建交,它们均为社会主义阵营的国家。8个月后建交国达到17个,此后直到1955年亚非会议召开,仅增加了5个,达到22个,其中包括5个北欧、中欧国家和5个亚洲国家。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亚洲国家中首先与中国建交的是朝鲜和越南民主共和国,随后是印度和缅甸。由于它们代表了两种不同性质和类型的国家,中国领导人从交往中得到的经验是不同的。可以肯定的是,中国领导人是从与印度等国的交往中和从这类国家在重大国际事务中的立场、态度中,逐步获取经验并确定了新中国处理国家关系的基本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中国与印度的协议中首先提出,绝非偶然,它揭示了中国领导人认识国家关系问题的内在逻辑。

材料三   当周恩来以国家领导人的身份出现在国际多边外交舞台上时,新中国的国家利益已经也必须被置于有关政策的中心位置。正是为了维护国家利益,周恩来不仅坚决反对美国的干涉政策和法国维护殖民统治利益的企图,而且也不赞成苏联的僵硬态度,并说服越南放弃了关于印度支那三国是“统一的整体”、不从老挝和柬埔寨撤军等主张和在临时分界线问题上不切合实际的要求。周恩来的努力明显地展现出新中国从朝鲜战争中吸取的经验教训,当他为了国家的经济建设而力争在周边保持和平环境时,既反对和防止敌对的大国在接近中国的国家和地区部署军事力量,也绝不再被盟国拖入与美国的战争……历史的发展表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可以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发展的一个阶段性界碑,它是从革命运动外交向国家外交过渡的一次关键性转变,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最终形成。

——以上三则材料均摘自牛军《新中国外交的形成及主要特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材料中所述情况的原因有哪些?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中印协议中首先提出的目的何在?
(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应如何理解材料三中“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是从革命运动外交向国家外交过渡的一次关键性转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