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日内瓦会议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朝鲜停战后,苏联政府照会美、英、法三国政府,提议召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参加的五大国外长会议。1954年1月,苏、美、英、法四国外长会议决定在瑞士日内瓦召开国际会议,中国参加了会议的全过程。这次会议对新中国的重要意义在于(     
A.宣告了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B.以独立自主姿态步入了国际外交舞台
C.彰显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威力D.事实上获得了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地位
2 . 下图是1949—1956年《人民日报》中“和平外交”和平共处”的使用频率曲线图。与这一现象有关的是(       
   
A.新中国外交环境的改善B.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C.中美两国间关系的恶化D.“一边倒”外交政策的提出
2023-09-06更新 | 141次组卷 | 5卷引用:第14课当代中国的外交(导学案)-【上好课】高二历史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选必1)
3 . 新中国成立后,外交工作逐步展开,中国在国际社会、国际关系体系中赢得了应有的一席之地,为以后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重大、更积极的作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建国初期,新政权从国民党政权手中接管经济已到崩溃边缘的烂摊子:从人口、国土面积看是个大国,从国力看是名副其实的弱国。在两极对峙的国际形势下,不加入某个阵营是不现实的。

——杨泽喜《建国初期中国现实主义外交战略选择》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初期,受到国际形势的客观限制和新中国外交经验缺乏的制约,新中国的外交实践较多地体现为社会主义国家与周边国家的双边外交。由于国际形势的发展,中国又成功地进行了多边外交实践,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威望,打开了中国的外交局面。

——摘编自陈玲《建国初期多边外交的实践及分析——以日内瓦会议和亚非会议为例》

材料三   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外交以传统外交为主,偏重于政治和安全领域,外交决策权高度集中。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适应全球化、区域化和信息化深入发展的形势,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和整体性外交的模式。

——摘自杨洁勉《新中国外交 60 年:实践特点和理念演变》


(1)据材料一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方针确立的背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出发点及原则。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举例说明新中国成立初期双边外交和多边外交取得的成就并分析其影响。
(3)据材料三,指出与新时期相比,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的突出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外交为世界外交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
4 .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可分为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前一个时期的成就在新中国历史上具有开创性、奠基性的意义,下列外交成就具有这种意义的有(     
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②推动印度支那问题政治解决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④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A.①③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虽然首次亮相难免紧张,‘开第一次会时,我(周恩来)心也在跳,面对杜勒斯(美国国务卿)到底是对他凶些还是缓和些都要考虑。’,但中国代表团积极的外交斡旋给国际留下了深刻印象。借此会议,新生政权提高了国际影响力,也确保了南部边境地区的相对稳定,利于工业化建设。”该“会议”是
A.中苏友好会谈B.日内瓦会议C.亚非会议D.朝鲜停战谈判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6 . 1954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举行会议,周恩来汇报参加日内瓦会议和出访印度、缅甸情况时,毛泽东指出:“门要关死已经不可能了,而且很有一种有利的局势,需要我们走出去。缓和国际紧张局势,不同制度的国家可以和平相处。”这说明
A.国内建设需要调整“一边倒”政策
B.支持民族解放运动提升中国影响力
C.“求同存异”促进亚非各国了解中国
D.不结盟运动兴起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
2022-06-23更新 | 6544次组卷 | 56卷引用:河南省许昌市禹州市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美国《商业周刊》在评论某次国际会议时,认为美国企图把中国“无限期排斥在世界外交舞台之外”的幻想已被粉碎。有些报刊还评论道:“已有不少人将周恩来喻为印度支那的挽救者,他已赢得了外交舞台第一流人物的地位。”这次国际会议是
A.日内瓦会议B.第26届联大会议C.万隆会议D.不结盟首脑会议
8 . 在参加某次重要国际会议前,周恩来写道:“即便美国将以一切力量来破坏各种有利于和平事业的协议的达成,我们仍应尽一切努力,务期达成某些可以获得一致意见和解决办法的协议,甚至是临时性的或个别性协议,以利于打开经过大国协商解决国际争论的道路。”周恩来参加的这次会议
A.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指导国家关系B.达成《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
C.最终通过了《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宣言》D.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9 . 1954年日内瓦会议期间,中美双方就钱学森回国问题进行会谈,中方代表用钱学森的亲笔信揭穿美国政府否认的扣留中国公民的事实,美国政府被迫无奈才准许被扣押长达5年之久的钱学森和家人离开美国。钱学森能回到祖国的主要原因是
A.美国冷战政策的失败B.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
C.中方代表的证据确凿D.钱学森爱国热情强烈
10 . 美国《商业周刊》在评论某次国际会议时,认为美国企图把中国“无限期排斥在世界外交舞台之外”的幻想已被粉碎。有些报刊还评论道:“已有不少人将周恩来喻为印度支那的挽救者,他已赢得了外交舞台第一流人物的地位。”该会议
A.最后通过了《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宣言》
B.是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会议
C.进一步缓和了亚洲和世界的紧张局势
D.丰富了结伴不结盟为核心的新型国家关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