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日内瓦会议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可分为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前一个时期的成就在新中国历史上具有开创性、奠基性的意义,下列外交成就具有这种意义的有(     
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②推动印度支那问题政治解决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④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A.①③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
2 . 美国《商业周刊》在评论某次国际会议时,认为美国企图把中国“无限期排斥在世界外交舞台之外”的幻想已被粉碎。有些报刊还评论道:“已有不少人将周恩来喻为印度支那的挽救者,他已赢得了外交舞台第一流人物的地位。”该会议
A.最后通过了《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宣言》
B.是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会议
C.进一步缓和了亚洲和世界的紧张局势
D.丰富了结伴不结盟为核心的新型国家关系
3 . 1954年,周恩来率中国政府代表团赴日内瓦,出席苏美英法及有关国家参加的外长会议。中国在会议上提出建设性意见,推动了会议的进展,提高了国际声誉。以下关于日内瓦会议说法正确的是
A.会议推动了朝鲜战争停战协议的签署
B.结束了美国在印度支那地区的殖民战争
C.中国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会议的进展
D.新中国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
4 . 1954年《关于恢复印 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中提及:与会国保证尊重  、老(挝)、柬(埔寨) 三国的独立、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并对它们的内政不予任何干涉。题中 方框里的国家应是
A.越(南)B.印(度)C.中(国)D.印(尼)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在1954年召开的日内瓦会议上,美国主张让联合国承担解决朝鲜问题的任务,这遭到了中国的坚决反对。中国反对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美国是朝鲜问题的主要推手B.美苏两国在联合国的争夺激烈
C.当时的联合国受到美国操控D.联合国尚未恢复中国合法席位
2020-08-05更新 | 102次组卷 | 4卷引用: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知识点专项专练(选择性必修1)-第14课当代中国的外交(第1课时)
6 . 通过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新中国
A.确立了不结盟运动的领袖地位B.促成了“一超多强”的国际格局
C.发挥了大国应有的政治影响力D.巩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内部团结
2020-07-28更新 | 205次组卷 | 2卷引用: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知识点专项专练(选择性必修1)-第14课当代中国的外交(第1课时)
7 . 越南胡志明主席曾发表文告说:“在会议上,由于我国代表团的斗争,由于苏联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两国代表团的帮助,我们取得了一个伟大的胜利,法国政府承认了我国的独立、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文告中的“这次会议”
A.是第一次亚非国际会议B.“求同存异”促进会议圆满成功
C.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为和平解决印度支那和朝鲜问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耿飚将军回忆录》记录了新中国初期周恩来总理在一次国际会议上的发言:“我们应该努力使朝鲜的停战状态转入和平状态。……采取措施来巩固朝鲜的和平,以便为和平统一朝鲜创造条件。”据此判断,该会议是(  )
A.万隆会议B.不结盟运动
C.日内瓦会议D.第26届联合国大会
2019-12-04更新 | 349次组卷 | 28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海安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4月第一次周考历史试题
9 . 50年代的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往往扮演了非常重要的“开路先锋”和“外交先行官”的双重角色。新中国对外文化交流的对象从以社会主义国家为主转向包括资本主义国家、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在内的更多国家。产生这种转变主要是基于
A.世界政治形势的变化
B.巩固政权和建设国家的需要
C.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
D.改革开放及经济发展的需要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有的西方报纸说,周恩来在这次会议上消除了国外人们头脑中一个“好战的”中国的形象。他的发言代表了亚洲人的声音。美国本想在这次会议上孤立中国,但经过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国代表团的出色工作和斗争,反而使它自己陷于孤立。这次会议中国
A.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B.促成了印度支那和平协议的签署
C.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提供了“安全先行”的合作模式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