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日内瓦会议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1964年10月举行的不结盟运动第二次会议通过的纲领,要求联合国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法典化。次年12月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宣言称:没有一个国家有权以任何理由直接或间接地干涉其他任何国家的内部或外部事务。这说明(     
A.世界和平得到了充分保证B.中国开始主导国际外交规则制定
C.中国外交政策走向了成熟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广泛认同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日内瓦会议期间,周恩来开展了一系列外交活动,与英国首相艾登、法国外长皮杜尔、英国议员威尔逊等进行了会晤。这表明新中国
A.外交实现重大突破B.实行结伴而不结盟外交政策
C.扭转外交被动局面D.积极探索中西方接触的渠道
2021-04-02更新 | 416次组卷 | 6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九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档案选编》案卷编号为206-Y0002的档案,是周恩来发表的一个声明:“这个会议将要讨论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和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作为档案材料,其价值在于
A.实证亚非会议在万隆圆满结束B.是确证历史的第一手资料
C.佐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D.是带有主观性的影像史料
2021-02-01更新 | 219次组卷 | 5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九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理)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会议期间周恩来与之打交道的几乎包括了当时世界上各类国家的代表人物。他坚决反对美国的干涉政策,也不赞成苏联的僵硬态度,并说服越南放弃不切实际的要求。力争在周边保持和平环境,绝不再被同一阵营国家拖入与美国的战争。”新中国在该会议上
A.倡导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B.以“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亚非友好
C.应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处理国际争端
D.实行全方位的多边外交
2019-06-03更新 | 651次组卷 | 35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安徽省合肥市合肥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周恩来说:“五大国外长和其他有关外长们坐在一起来审查和解决最迫切的亚洲问题,这还是第一次。我们的任务是复杂的。但是举行这个会议本身,就意味着经过和平协商解决国际争端的可能性的增长。”这次会议上,中国代表团
A.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推动印度支那问题和平解决
C.实现了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
D.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间的联系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耿飚将军回忆录》记录了新中国初期周恩来总理在一次国际会议上的发言:“我们应该努力使朝鲜的停战状态转入和平状态。……采取措施来巩固朝鲜的和平,以便为和平统一朝鲜创造条件。”据此判断,该会议是(  )
A.万隆会议B.不结盟运动
C.日内瓦会议D.第26届联合国大会
2019-12-04更新 | 349次组卷 | 28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20世纪50年代周恩来说:“尽管过去我们跟美国吵架也有过经验,但那是野台子戏;这次是一次正式的国际会议,我们登上国际舞台了,是一次正规戏、舞台戏,所以要本着学习的精神去做。”这次会议
A.体现了世界多极化的趋势B.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国家间的联系
C.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D.打破了西方国家封锁中国的局面
9 . 1954年4月29日,法国《解放报》发表文章指出:“亚洲的重要力量全部显示出来了。”文章所评述的事件及其重要成果是
A.毛泽东访苏——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B.日内瓦会议——达成了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的协议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解决国际问题的基本准则
D.亚非会议——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成会议圆满成功
10 . 1955年7月,美国通过英国向中国建议举行大使级会谈,中国表示同意。8月1日,两国首次大使级会谈在日内瓦举行;9月10日双方就平民回国问题达成协议,钱学森由此踏上归国之路。这表明
A.中国改变了“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B.中美两国关系开始实现正常化
C.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趋于瓦解
D.中美两国外交政策具有务实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