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日内瓦会议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5 道试题
1 . 有学者认为:“1954年中国代表团在日内瓦的活动,所获得的巨大成就,标志着中国对外关系进入了新的阶段。”因为日内瓦会议
A.解决了朝鲜问题和印度支那问题B.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
C.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D.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和影响力
3 . 周恩来外长在某次国际会议中表示完全支持朝鲜外相南日提出的关于保证朝鲜和平状态的六项建议,并指出"如果这一个建议都被'联合国'有关国家拒绝,那么这种拒绝协商和解的精神,将为国际社会留下一个极不良的影响。"在这次会议上,中国
A.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拉开了第三世界崛起的序幕
C.实现了朝鲜问题的和平解决D.促成印度支那地区局势缓和
2020-12-04更新 | 169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达标历史试题
4 . 1954年4月美国《(华盛顿郎报》刊载的一幅赫伯特・布洛克创作的漫画。画面中,美、英、法等大国正在讨论“向印度支那地区提供援助”的议题;在英、法、美等代表身后,抗议者举起“独立”大旗,并表示“把这面旗帜送给他们怎么样?”该漫画意在说明
A.殖民主义政策不得人心B.西方大国主导东南亚事务
C.和平主义成为社会共识D.马歇尔计划遭受舆论嘲讽
5 .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曾涌现出一-批杰出的外交家,为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19年1月27日,顾维钧指出:“三千六百万之山东人民,有史以来为中国民族,用中国语言,信奉中国宗教”;“胶州为中国北部之门户,亦为沿岸直达国都之最捷径路”,在国防.上具有重要地位;“以文化言之,山东为孔孟降生,中国文化发祥之圣地”;“以经济言之,人口既已稠密,竞存已属不易”,“不容他国之侵入殖民”。

——石源华《顾维钧:雄辩于巴黎和会上》,

材料二我们尊重各国人民的选择和维护他们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国家制度不受外来干涉的权利,同时,我们也要求其他国家用同样的态度对待我们。只要世界各国都遵守这些原则……我们认为,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的世界各国是可以和平共处的。

——周恩来《在日内瓦会议上的发言》


请回答:
(1)据材料一,请问顾维钧在巴黎和会上提出“正义要求”的内容是什么?对此,列强的态度怎样?中国国内对其又是如何回应的?
(2)据材料二概括周恩来在日内瓦会议上发言所体现的外交思想。结合所学,指出这次会议取得了什么积极成果?在新中国外交史上有何重大意义?
(3)上述材料体现出两位外交家的共同愿望是什么?影响近现代中国两次外交活动不同结局的因素有哪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954年,日内瓦会议上宣读了美国主导起草的《十六国宣言》,认为“由本会议进一步考虑与研究朝鲜问题是不能产生有用的结果的”。对此,周恩来坦诚建议与会所有国家应共同协商,继续努力达成和平解决朝鲜问题的协议。由此可见,中国
A.积极促成朝鲜停战局面的形成B.大力加强与亚非国家友好交往
C.成功挫败美国反华遏华的图谋D.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7 . 20世纪50年代,为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和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中国
A.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和五项原则B.参加了日内瓦会议
C.提出“求同存异”的解决方针D.参加了亚非国际会议
2021-11-04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1954年,新中国首度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在这里亮相,向世界展示新中国外交的风范。材料中的“这里”是
A.苏联莫斯科B.瑞士日内瓦C.印尼万隆D.印度新德里
2021-01-20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平顶山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9 . 20世纪50年代,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并取得成功。这些成就
A.体现了外交政策的独立自主精神B.消除了意识形态对外交的影响
C.巩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内部团结D.反映了中美关系从对抗走向缓和
2021-01-19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广安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周恩来与苏联外长莫洛托夫和朝鲜外相南日提出所有外国军队都撤出朝鲜,然后举行朝鲜国民议会的全朝鲜自由选举的合理主张。但美国代表带头拒绝一切建议。该会议上,中国
A.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实现了朝鲜问题的和平解决
C.促成印度支那地区局势缓和D.加强了与亚非国家友好关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