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日内瓦会议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20世纪50年代苏联外交部长向苏共中央汇报:“我们努力利用法国政府显而易见的急于从印支脱身的愿望,这样中华人民共和国就取得了一个以大国身份参加国际会议的机遇。”中国政府抓住这一“机遇”
A.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获国际社会认可
B.参加日内瓦会议并发挥积极作用
C.出席万隆会议并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D.成功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2020-02-20更新 | 191次组卷 | 16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3 . 周恩来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胡锦涛指出:“他博大精深的外交思想、丰富多彩的外交实践、独具一格的外交艺术和外交风格,在国际社会上为党和国家赢得了很高的声誉。”能佐证这一高度评价的史实是
①首倡和平共处五顶原则   ②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的身份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
③1955年以“求同存异”方针促成亚非会议顺利举行④推动建立上海合作组织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周恩来说:“五大国外长和其他有关外长们坐在一起来审查和解决最迫切的亚洲问题,这还是第一次。我们的任务是复杂的。但是举行这个会议本身,就意味着经过和平协商解决国际争端的可能性的增长。”这次会议上,中国代表团
A.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推动印度支那问题和平解决
C.实现了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
D.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间的联系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5 . 1954年,周恩来总理率中国政府代表团参加了关于解决朝鲜问题和印度支那问题的国际会议,为新中国赢得了很高的国际声誉。该“国际会议”是
A.日内瓦会议
B.万隆会议
C.第26届联合国大会
D.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6 . 国家的对外事务既是一国政治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内政的延续,也是其综合国力的体现。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在1954年和1972年分别取得了怎样的外交成就?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
(2)1954年和1972年,我国取得这些外交成就的国际背景有什么不同?
(3)综合上述问题,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新中国外交政策的认识。
2019-01-10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扶余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参加某一国际会议前夕,中国政府判断:“所有参加会议的国家尤其是对维护世界和平事业负有特别责任的大国之间,将有可能在互相尊重的平等地位上,根据亚洲各国的切身利益及世界和平的共同利益达成协议。因此,它标志着各大国以协商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共同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努力的一个起点。”这一会议是
A.日内瓦会议
B.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
C.万隆会议
D.第26届联合国大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已有不少人将周恩来喻为日内瓦会议的挽救者,他已赢得了外交舞台第一流人物的地位”。这样的评价是基于他在日内瓦会议上发表了一篇重要的演说。其演说的宗旨是
A.号召与会国家采取不结盟政策
B.阐述亚非各国联合反帝反霸方针
C.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
D.提出不同性质的国家“求同存异”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20世纪50年代某西方报纸评论:“(此次会议)亚洲最大国家的代表第一次在西方为亚洲讲话——周恩来今天是地球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的代表,成为全世界注意的焦点。”此次会议
A.提出了“求同存异”方针
B.推动了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的解决
C.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联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