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万隆亚非会议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55年,29个亚非国家和地区第一次在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情况下举行了万隆会议,由此诞生了体现和平共处原则的(     
A.“万隆精神”B.非集团化原则
C.“一边倒”方针D.“另起炉灶”方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1955年,周恩来在一次国际会议说:“我们并不要求各人放弃自己的见解,因为这是实际存在的反映。但是不应该使它妨碍我们在主要问题上达成共同的协议。”这表明中国政府(     
A.放弃“一边倒”的外交方针B.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推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D.倡导“求同存异”的外交方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建国初期,在一次重要的外交会议上,面对与会者对中国的横加指责,周总理沉着冷静,摆事实讲道理,针对各国普遍关心的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和宗教信仰等问题,阐述中国的政策,化解了极度紧张的气氛。中国的外交举措(     
A.解决了与邻国的边界冲突B.强化了独立自主的方针政策
C.避免会议走上可能的歧途D.缓和了与欧美国家紧张关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如表是关于1954—1955年间中国外交工作的部分言语的记录。根据这些记录可知,当时中国政府致力于
时间记录
1954年6月周恩来访问印度,向尼赫鲁表示:中国赞同正在酝酿中的召开亚非会议的计划
1954年12月缅甸总理吴努访问中国,双方领导人认为,这一会议使向无往来的亚非国家能够会面,可消除误会和隔阂
1955年1月毛泽东对这次没有帝国主义国家参加的会议很重视,责成周恩来亲自负责准备中国代表团参加会议的方案
A.调整政策,全面发展睦邻外交B.巩固中苏关系,维护世界和平
C.强化意识形态,提升国际地位D.加强亚非合作,拓展外交空间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进入21世纪后,在新的机遇与挑战面前,中国作为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和国际秩序的维护者,正为世界做着更大的贡献。具体表现有(     
①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努力实现共赢共享        ②积极促进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与完善
③参加万隆会议,反对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        ④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促进世界经济发展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评论说:在1955年的一次国际会议上,“周恩来利用了他个人的巨大魅力和外交机敏逐渐减弱了那些怀疑中国或怀疑共产上义的领导人的敌对情绪”。在这次会议上,周恩来提出的外交方针是
A.“求同存异”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另起炉灶”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2022-01-02更新 | 439次组卷 | 34卷引用:2012-2013学年福建省晋江市季延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7 . 1955年2月25日,美国国务院向驻美国的亚非各国使团发出一个长达4页的通函。通函指出,美国迫切希望友好国家代表团做好应对共产党代表的各项准备,提出那些有利于自由世界的议题。据此可推知,当时的美国
A.依然采取敌视中国的政策B.反对万隆会议的召开
C.拉拢亚非拉新兴民族国家D.推行新殖民主义政策
8 . 谢益显在《当代中国外交思想史》中说:“朝鲜战争结束后,国际紧张局势趋于缓和。……美国在战略部署上仍在从东南亚和台湾这两条线上逼近中国,中国还要为获得进一步的安全环境做出努力。”新中国“为获得进一步的安全环境做出努力”有
①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②参加1954年日内瓦会议
③参加1955年万隆亚非会议 ④同苏联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周恩来上述发言体现的外交理念是
A.一边倒B.另起炉灶
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D.求同存异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美国国务卿杜勒斯在1954年底称:“中共可能会把会议当作宣传场所,可能会制造出一种共产党和非共产党的亚洲和非洲国家团结的表象,以及亚洲和非洲的非共产党国家与西方不在一个阵营的表象。”与材料相关的史实是
A.中国在会议上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美国代表在会议上企图扭转会议议题
C.新中国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
D.第一次没有殖民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