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万隆亚非会议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56-1958年,中国艺术团曾经两次访问南美洲的智利、乌拉圭、巴西、阿根廷等国,通过演出、座谈、访问等活动表达了中国人民与各国人民友好、和平相处的愿望。同时,中国也邀请拉美国家相关人士来中国访问考察。中国此举(     
A.助推国民经济的恢复B.有利于改善外交孤立局面
C.体现“双百”方针要求D.意在与周边国家发展关系
2 . 胡锦涛主席在2008年新年贺词中将中国外交方针概括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表明我国的外交方针又有了新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外交原则与方针中,对世界影响最大的是(     
A.采取“一边倒”方针B.同苏联建交C.“求同存异”方针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周恩来在20世纪50年代某次国际会议上指出:“在座的绝大多数国家一直以来都是殖民主义的重灾区,这是所有人都不能否认的,正因为如此,我们更应该摒弃彼此之间不必要的恐惧和顾虑,从共同的苦难中孕育出相互间宝贵的了解和支持。”在这次会议上,中国提出(     
A.“一边倒”外交方针B.“求同存异”的方针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真实亲诚”的理念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这段话可能出自(     
A.日内瓦会议B.万隆会议C.《中美上海公报》D.《中日联合声明》
2022-10-27更新 | 181次组卷 | 7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1月份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周恩来在这次会议上利用了个人的巨大魅力和外交机敏减弱了那些怀疑中国或怀疑共产主义的领导人的敌对情绪。他为18个月后的亚洲之行和为亚洲政治家们连续来北京作友好访问打下了基础。此次会议
A.维护了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稳定B.和平解决了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
C.为国内建设赢得有利的国际环境D.打破了美国孤立封锁中国的阴谋
2022-06-03更新 | 814次组卷 | 11卷引用:广西钦州市第四中学2023届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1955年2月25日,美国国务院向驻美国的亚非各国使团发出一个长达4页的通函。通函指出,美国迫切希望友好国家代表团做好应对共产党代表的各项准备,提出那些有利于自由世界的议题。据此可推知,当时的美国
A.依然采取敌视中国的政策B.反对万隆会议的召开
C.拉拢亚非拉新兴民族国家D.推行新殖民主义政策
7 . 1955年4月,中国先后同埃及、叙利亚签订贸易与支付协定;1956年6月,中国又同尼泊尔、柬埔寨等国家签订经济援助协定。这一现象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A.三大改造的完成B.“一五”计划的需要
C.万隆会议的召开D.“一边倒”方针的贯彻
8 . 周恩来在万隆会议期间透露,中国愿同美国谈判,也准备同蒋介石谈判,以便能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同时,毛泽东也主动通过外国来访者表示,台湾问题可以用谈判来解决,中国尤其希望和美国签订和平条约。材料表明( )
A.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已正式确定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以正式确立
C.中国已成为世界外交舞台的强国D.台湾问题已牵涉到中美外交问题
2019-01-30更新 | 3141次组卷 | 7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秀峰区中山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9 . 美国前国务卿杜勒斯说,如果亚非国家养成一种在西方缺席的情况下经常开会的习惯,由于有众多的人口,印度和中国无疑将控制局面,这可能最终形成一个反对西方的集团。他希望
这次会议开不起来。杜勒斯针对的是
A.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中印会谈
B.和平解决印度支那问题的日内瓦会议
C.以“求同存异”促进会议成功的万隆会议
D.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联大”会议
2019-01-30更新 | 2542次组卷 | 64卷引用:广西钦州市浦北第二中学2017年秋季学期高二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10 . 20世纪50年代,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并取得成功。这些成就
A.消除了意识形态对外交的影响B.体现了外交政策的独立自主精神
C.实现了不结盟外交的政策转变D.反映了中美关系从对抗走向缓和
2019-01-30更新 | 2532次组卷 | 44卷引用:广西贺州市钟山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