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万隆亚非会议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新中国外交,是中国政府和人民捍卫国家独立主权和民族尊严的历史,是中国政府和人民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历史,是中国政府和人民努力改善周边环境、创造有利的国际条件的历史。新中国外交是一项开创性的事业,在实践中,探索并形成了一整套博大精深的理论、深谋远虑的战略和策略,以及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

——摘编自曲星著《中国外交50年》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3-06-21更新 | 99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许平汝名校2023届高三考前定位考文综历史试题
2 . 中国共产党从实际出发,不断调整国家治理的政策。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下图分别是1951年、1961年中国对外贸易额占比统计示意图

材料二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组织推进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力度最大、惠及人口最多的脱贫攻坚战,启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确保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我国粮食总产量自2015年以来,连续7年超过6.5亿吨,2021年粮食总产量更是创历史新高,达6.8285亿吨。其中,谷物总产量6.3亿吨,超过美国谷物产量约1.5亿吨,约是印度谷物总产量的2倍,标志着我国口粮绝对安全和谷物基本自给的强大基础已经形成。

——摘编《光明日报》2022510日第5版。

(1)依据材料一,指出1961年中国贸易伙伴发生的变化,结合所学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解决“三农”问题的两项措施名称,分析“我国口粮绝对安全和谷物基本自给的强大基础已经形成”的成功经验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某次国际会议上,通过中国一系列艰苦而充满智慧的工作,一些对新中国存疑虑甚至视中国为和平威胁的国家改变了认知,逐步认同和接受新中国和平发展的主张。巴基斯坦首相阿里说:“中国无侵略意图,共产党与非共产党国家能够合作。”上述外交活动(     
A.表明中国外交开始超越意识形态B.积累了塑造国家形象的经验
C.极大改善了中国的周边安全环境D.为国民经济的恢复创造条件
2023-05-30更新 | 1032次组卷 | 13卷引用:河南省周口市部分重点高中2022-2023学年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955年4月,万隆会议与会国提出了尊重一切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承认一切国家平等,不干预或干涉他国内政等内容;1970年,第三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强调各国应充分行使国家主权,国家不分大小、强弱,都应平等地独立自主参与国际事务并发挥应有的作用。这说明二战后
A.发展中国家推动了国际关系民主化
B.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趋势显现
C.美苏两极格局的主导地位已被动摇
D.第三世界左右国际政治格局
2022-05-31更新 | 1209次组卷 | 14卷引用:河南省开封市名校联盟2022届高三押题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下列关于当代中国外交的表述,史实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
序号史实结论
A新中国确立“一边倒”的外交方针肃清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势力和影响
B1955年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为进一步开展亚非各国合作创造了条件
C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布局形成
D倡议和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巩固和发展周边关系成为中国外交首要任务

A.AB.BC.CD.D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万隆会议上,针对伊拉克代表提出的“新中国政权具有侵略性和攻击性”的言论,周恩来阐述了亚非国家的共同经历、苦难和向往,强调了新中国“和平发展”的主张,促进了大会的进行及参会国之间的合作。这反映了
A.亚非各国间矛盾的尖锐B.历史问题引发了外交争议
C.新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D.和平发展成为世界的主题
2022-03-23更新 | 340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桐柏县实验高中2024届高三上学期阶段检测(12月)历史试题
7 . 1955年万隆会议,与会的29个第三世界国家的领导人向世界表明不愿意卷入美苏之间的冷战,而将反殖民主义、争取民族独立、消除贫穷和经济发展作为目标。万隆会议是不结盟运动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构成这段文字的是
A.历史观点和历史解释B.历史观点和历史结论
C.历史结论的历史解释D.历史叙述和历史解释
2022-02-10更新 | 17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确山县第二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8 . 20世纪50年代中期,周恩来在印度尼西亚举行的某国际会议上强调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会议最终通过了《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宣言》这次会议上,周恩来作出的重要贡献有
A.鲜明地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B.就印度支那停止敌对行动提出六点建设性意见
C.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阐述了以结伴而不结盟为核心的新型国家关系
2022-01-12更新 | 6065次组卷 | 49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四禾美术学校2024届高三8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在万隆会议上,中国代表有意识地采取“不争论”的策略,不仅自己不提出容易引起争论的议题,面对有关的指责和攻击还极力地避免革命性和意识形态化的措辞。这一策略
A.旨在提升亚非国家对中国的认同感B.推动了中国不结盟外交的政策转变
C.反映了新中国调整外交战略的意图D.消除了意识形态对中国外交的影响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非洲是人类的发源地,非洲与中国的交往源远流长。新中国成立以来,中非关系不断得到发展,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新中国与非洲国家的外交关系始于20世纪50年代,它是中非双方在20世纪为追求国家复兴与民族自强而在外交领域所作努力的一部分。1963年周恩来总理访问非洲,提出中国对非洲的援助应该建立在互不干涉内政、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基础上。

20世纪80年代,中国在表达与非洲国家的经济关系时,越来越多地使用"合作"而不是"援助"一词,把以往简单的援助方式,提升为双方在互惠互利基础上富于成效的技术经济合作,从而使中非关系成为推动中非双方实现各自经济发展与现代化的动力

2000年以来,中非关系的提升不仅表现在政治与外交层面,经贸合作更成为新世纪中非关系发展的核心动力,贸易总额跳跃性增长,中国政府积极支持中国企业投资非洲,以投资带动贸易成为中非经济合作的新特点。

——摘编自王逸舟《中国对外关系转型三十年》


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解读中非关系演变的历程。(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