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万隆亚非会议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在1955年万隆会议上,针对对共产主义的直接或间接攻击,周恩来在发言中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并说:我们允许不知真相的人抱有怀疑,但……我们欢迎所有到会的各国代表到中国去参观。周恩来此举(       
A.有助于打破中国的外交僵局B.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走向成熟
C.使中国成为主要的反帝力量D.说明中国已经走出了外交低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55年万隆会议召开前,美国紧盯着受邀的亚非拉国家,同时多方采取外交等行动,竭力阻止会议如期举行。特别是美国负责远东事务的助理国务卿罗伯特逊对会议邀请新中国参加极为不满。1955223日,美国策划举行了曼谷会议,妄图以此抵制亚非会议。可是,国际舆论纷纷谴责曼谷会议威胁亚洲和平,并几乎一边倒地支持亚非会议。会期临近,美国似乎已经无力阻挠,有美国媒体称“既然美国不能够阻止这个会议的召开,它就要它的近东和东南亚的某些‘朋友’把会议的进展导向适合美国的途径”。

——摘编自西门樵《60年前,万隆会议鲜为人知的三个瞬间》

材料二   在接到印尼、印度、巴基斯坦、缅甸、锡兰五国总理的邀请后,周恩来即着手会前准备工作。万隆会议开幕后,由于与会国在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方面的差异,再加上西方国家的煽动和干扰,少数国家代表在发言中重提反共观点,甚至将矛头直指中国。对此,周恩来开门见山地表明“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而存异”,接着深刻地论述了亚非国家间具有广泛的求同基础,并就此前各国代表在发言中提及的不同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问题、宗教信仰自由问题和颠覆活动问题进行了逐一回应,阐明中国政府的立场和政策,消除他们对中国的误解。他的发言赢得了会场热烈的掌声。在此后几天的会议中,周恩来竭力化解矛盾,使会议尽可能地表达出亚非人民反殖民主义和维护世界和平与合作的共同愿望。在巴厘岛的短暂休闲时间里,周总理和代表团两天内在驻地会见了多批外国领导人,千方百计用好在印尼的每一点时间和各国多打交道,为新中国争取更多一点的外交空间。

——摘编自杨慧《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力挽狂澜》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干涉1955年万隆会议的举措。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对1955年万隆会议采取的措施并简析其原因。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在对待亚非新兴国家问题上中国不同于美国的态度。
2023-11-10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青桐鸣联考(周口市项城市五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11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3 . 1955年4月18日至24日在印度尼西亚某城市举行了一场国际会议,该会议由缅甸、锡兰(今斯里兰卡)、印度、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5国总理发起,共有29个国家政府首脑共计340名代表参加,中国政府派出以周恩来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出席会议。会上周恩来呼吁各国撇开分歧,为着反对殖民主义的共同利益而加强合作。在这次国际会议中周恩来的做法(     
A.妥善消解了与会国错综复杂的矛盾B.顺利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和平问题
C.有效扩大不结盟运动的国际影响力D.成功维护亚非国家团结合作的大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1955年,中国组成了以周恩来总理兼外长为团长的代表团出席万隆会议。代表团成员包括副总理陈毅、外贸部长叶季壮、外交部副部长章汉夫……代表团顾问有廖承志等。对此合理的解释是,当时中国(       
A.缓和与亚非国家关系B.致力于创造和平的周边环境
C.重视参与国际性会议D.放弃了“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2023-08-30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高考选择题与新考法历史2024版-第二部分提升小卷07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世纪以来众多影响中国历史的大事件中,哪些事件可以称之为民族复兴史上的伟大事件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的两个方面加以认识

1)事件本身应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对民族复兴的“指标性”作用。

2)事件的意义应是整个民族“公认”的,符合中华民族的民族史观,是包括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海外华人在内的整个民族的“共识”。

——摘编自刘庆楚《民族复兴史上的三大历史“飞跃”》


材料是某一学者对中华民族“民族复兴”伟大历史事件的选择标准。请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选择你认为符合上述观点(也可提出自己的标准)的重大历史事件进行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55418日,美丽的万隆聚集了亚非29个国家的代表,举行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亚非会议。这是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大国参加的国际会议,但由于亚非国家在诸多方面存在差异,会议就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等问题争论不休,在会议进行的第二天,有国家代表发言使会议开始了就共产主义问题的争论。于是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发表了补充发言。他提出“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会议应该求同存异”,将“共同的愿望和要求肯定下来”,“在共同的基础上来互相了解和重视彼此不同的见解”。周恩来“求同存异”思想的提出,驱散了笼罩在亚非会议上的阴霾,使会议能够按正常轨道进行下去。

——摘编自李玲《论周恩来“求同存异”的外交思想》

材料二“求同存异”是一种处理国际关系的合作态度,“求同存异”是手段,和平共处是目的。“求同存异”使我们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和条件,同许多国家建立了友好关系,并一度掀起两次建交高潮,为中国赢得了稳定的发展环境,为世界和平作出了贡献。……与“求同存异”思想一样,邓小平的“一国两制”构想也有争取和平、维护和平、反对武力解决国际争端的思想。解决港、澳问题,还涉及中国与英、葡等国家间关系。如果处理不好,不仅无助于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还会恶化国家关系,造成局势的紧张。新时期,邓小平从维护世界和平的角度出发.探索解决国际争端的新思路,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战略构想。

——摘编自朱运才《“求同存异”思想与“一国两制”构想之比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周恩来“求同存异”外交思想提出的历史背景,并说明亚非国家“同”和“异”的具体表现。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求同存异”思想与“一国两制”思想的相同之处。
2023-07-11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承德市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中国共产党从实际出发,不断调整国家治理的政策。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下图分别是1951年、1961年中国对外贸易额占比统计示意图

材料二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组织推进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力度最大、惠及人口最多的脱贫攻坚战,启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确保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我国粮食总产量自2015年以来,连续7年超过6.5亿吨,2021年粮食总产量更是创历史新高,达6.8285亿吨。其中,谷物总产量6.3亿吨,超过美国谷物产量约1.5亿吨,约是印度谷物总产量的2倍,标志着我国口粮绝对安全和谷物基本自给的强大基础已经形成。

——摘编《光明日报》2022510日第5版。

(1)依据材料一,指出1961年中国贸易伙伴发生的变化,结合所学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解决“三农”问题的两项措施名称,分析“我国口粮绝对安全和谷物基本自给的强大基础已经形成”的成功经验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某次国际会议上,通过中国一系列艰苦而充满智慧的工作,一些对新中国存疑虑甚至视中国为和平威胁的国家改变了认知,逐步认同和接受新中国和平发展的主张。巴基斯坦首相阿里说:“中国无侵略意图,共产党与非共产党国家能够合作。”上述外交活动(     
A.表明中国外交开始超越意识形态B.积累了塑造国家形象的经验
C.极大改善了中国的周边安全环境D.为国民经济的恢复创造条件
2023-05-30更新 | 994次组卷 | 13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最后模拟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1955年,亚非会议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29个与会国通过的最后公报特别强调第三世界在原料出口方面进行合作,包括建议在“有关石油的问题”上实行“共同政策”。1960年,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和委内瑞拉的石油部长在巴格达举行会议,宣布正式成立石油输出国组织(简称"欧佩克")。从这一历程可看出(     
A.区域经济集团逐渐形成B.新兴国家联合意识增强
C.国际石油政策实现统一D.两极格局开始走向瓦解
10 . 目录是一本著作浓缩的精华,目录研读是历史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下表为《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前二个目录中的其中四章,对此按发生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模仿苏联模式(1949—1957)与寻求中国道路(1958—1965)
一边倒:毛泽东和斯大林
百花运动
万隆方针
大跃进的经济策略
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①③④②D.②③④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