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一届人大与五四宪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日记作为记录当事人生活经历的一种史料,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下面是一段日记:“今天是选举大会,张健、红旗、林阳都来了,大家围着红旗的新车子,议论纷纷……节日的标语到处张挂着,这是一个大喜日子,人民要选自己的代表。”(1953年11月26日)由此可以看出,这一时期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B.人民民主原则得到落实
C.民主政治建设法制化D.政治协商制度覆盖面广
2 . 老照片具有真实记录历史的史料价值。下侧老照片记录的历史事件
A.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
B.顺利完成筹建新中国的历史任务
C.标志着新中国根本政治制度确立
D.标志着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完成
3 . 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历史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阅读图1、2、3


材料二   我们的政治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在我们的私人生活中,我们是自由的和宽恕的;但是在公家的事务中,我们遵守法律。这是因为这种法律使我们心悦诚服。

——伯里克利的演讲

材料三   史料研习、理论指导、问题研讨和社会调查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请运用史料研习方法分析下列材料:

1912年3月,孙中山颁布了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约法按照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政治体制。……它规定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①,即实行责任内阁制②《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是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③

材料四   究竟是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现在看来,恐怕是几个党好。……共产党可以监督民主党派,民主党派也可以监督共产党。为什么要让民主党派监督共产党呢?这是因为一个党同一个人一样,耳边很需要听到不同的声音。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请同答:
(1)根据材料一中的示意图,指出图一、图三反映的政治制度分别是我国历史上哪两个朝代开创的?
(2)材料一中图二所示的政治制度的名称是什么?当时中书省的职责是什么?
(3)材料二反映的时期,该国家最高权力机构是什么,其常设机构是什么?
(4)材料三中属于原始史料、史料解释、历史评价的内容分别是什么?(写序号)
(5)据材料四分析毛泽东的言论体现了新中国的哪项政治制度?   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新中国构建的政治体系的基本框架还包含哪些内容?
2024-03-08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龙海二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票证是研究历史的重要实物史料。下图所示为1954年山东胶县(今胶州市)一位二十岁女性选民的选民证。该文物可印证当时(     

A.国家根本政治制度的初创B.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完善
C.人民当家作主得到法律保障D.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得以确立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12年2月13日,孙中山请辞临时大总统,并在他任职的最后一段时间里主持制定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其用意,"一以表示我党国民革命真意义之所在,一以杜防盗憎主人者,与国民共弃之"......尽管后来袁世凯践踏了这个约法,但它规定了"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不再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不再是任何人所得而私,这便是它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土地改革和其他各项民主改革胜利完成,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新生的人民民主专政政权日益巩固,《共同纲领》的许多规定已经不能适应国家新形势的需要。根据1953年选举法的规定,通过普选产生了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这就为制宪权的行使提供了政权基础和组织条件。在此基础之上,1954年9月20日,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摘编自刘兰兰《我国六十年宪法修改的反思与前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的目的及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1954年宪法通过的历史背景及其先进之处。
6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12年2月13日,孙中山主持制定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其用意,“一以表示我党国民革命真意义之所在,一以杜防盗憎主人者,与国民共弃之”……尽管后来袁世凯践踏了这个约法,但它规定了“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不再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不再是任何人所得而私,这便是它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1954 年宪法既确认了社会主义原则和人民民主原则,又在原则实现的具体方法和步骤上,不拘泥于某种固定的模式。它记载了我国人民一百多年来英勇奋斗的胜利成果,又总结了建国五年来革命和建设的经验,丰富和发展了《共同纲领》。

——曹建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问题研究》

材料三   我们的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民主制度,不能搞西方那一套。社会主义国家有个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干一件事情,一下决心,一做出决议,就立即执行,不受牵扯。我们说搞经济体制改革全国就能立即执行,我们决定建立经济特区就可以立即执行,没有那么多互相牵扯,议而不决,决而不行。就这个范围来说,我们的效率是高的,我讲的是总的效率。 

——摘自《邓小平文选》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的目的和结局,并概括其意义。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1954年宪法”的特征。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
(3)据材料三,概述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4)综合上述材料,基于近现代中国民主建设的经验教训,谈谈你对当代民主政治建设的认识。
2020-02-02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如皋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历史试题
7 . 人类社会民主法制建设的发展推进了人权事业的进步。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伯里克利改革将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这场改革确立了古希腊最早的一些人权原则:伯里克利提出“政权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他认为,国家的政治生活应当是自由的,他特别重视言论自由的价值,认为言论自由对于公共事业只有好处。他还主张法律对所有的人都同样地公正。

——摘编自郑杭生、谷春德《人权史话》

材料二   由于1787年宪法没有具体规定人权的条款,不少城市举行了一系列的集会和抗议活动来表达他们的不满。美国国会不得不于1789年通过了宪法10条修正案——即《人权法案》,确认了人民有信仰自由,有言论、出版、集会、请愿等权利;人身及财产不可侵犯的权利;未经正当法律手续不得剥夺任何人的生命、自由或财产。但“人民”是要受到财产、年龄、性别、居住期限、教育程度限制的。当时美国人口约有350万,拥有财产或纳税的白人成年男子只有12万。在独立战争前占白人人口60~77%的契约奴,他们实际上没有选举权。黑人、印第安人、妇女都没有选举权。

——摘编自朱马杰《美国人权实践的历史见证》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开创了中国人权发展的新纪元……中国的民主法制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人民的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依法得到维护和保障……目前,中国有99.97%的18岁以上的公民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在

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占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和人大常设专门委员会委员的30%和21.9%……1999年度完成村委会选举的省份,农民的参选率绝大部分在90%以上,最低的也在85%以上……中国依法保障公民享有广泛的基本自由和权利……少数民族人民同汉族人民一样成为国家的主人。

——摘编自人民网《中国人权发展50年》


(1)根据材料一,指出伯里克利改革确立了哪些人权原则,并结合所学知识,试列举一例“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指出国会通过《人权法案》的直接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其进行简要评价。
(3)根据材料三,指出我国人权发展新纪元开始于何时。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我国的民主与法制建设对我国人权发展的促进作用。
2019-01-28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重庆市部分区县2018-2019学年高一上期末测试历史试题
8 . 民主是人类社会政治发展的普遍追求,但并不存在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民主价值和民主形式。阅读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处于不同时代的两个特定社会之间,在时间关系方面,如西方社会和希腊社会,我们却观察到了连续的特征,我们可以将这种连续关系喻为“血缘”关系。

——(英)汤因比《历史研究》

材料三   目前中国正在进行当代最伟大的社会实践,……中国定将实现一种特殊的民主,这种民主将考虑到这个大国的社会、文化和经济特点,而不是抽象地复制西方资产阶级民主。

——2008年2月7日德国《新德意志报》


(1)对比上图,指出梭伦改革前后雅典国家政权组织发生的最明显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其影响。
(2)据材料二可知,在民主政治方面,近代西方社会与古代希腊社会存在着明显的连续的“血缘”关系。试结合所学知识,举例加以说明。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新中国“特殊的民主”的突出表现。(要求:结合具体的制度分析其特殊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