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一届人大与五四宪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9 道试题
1 . 下图为1954年画家杨之光创作的一幅美术作品《一辈子第一回》(画中老人手捧“选民证”)。该作品反映了(     

A.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成就B.农民土地改革之后的喜悦
C.扫盲教育带来的巨大变化D.生产资料所有制根本变革
2024-01-15更新 | 45次组卷 | 24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协作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据统计,1954年宪法在起草讨论的时候,参加初步讨论的各界人民有103万余人,共提出118万多条意见。宪法起草委员会根据人民群众提出的意见,对宪法草案作了若干改动。这一过程(       
A.体现了人民政协的职能B.彰显出人民民主的原则
C.反映出人大制度的优势D.凸显了依法治国的国策
2023-03-13更新 | 57次组卷 | 17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丁沟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954年12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指出:人民政协……其任务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继续巩固和发展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更广泛地团结全国人民,并向有关国家机关反映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这表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A.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B.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
C.是专供各民主党派参政的政治机构D.是不可或缺的国家权力机关
4 .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就实现人民民主政治的组织形式进行了不懈探索。对下表内容理解正确的是(     
时期国民革命时期国共对峙时期解放战争时期新中国成立后
制度名称农民协会苏维埃代表会议制度(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A.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制度探索都具有独创性
B.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制度都缺乏广泛代表性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新中国成立前已经产生雏形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爱国统一战线的性质
2022-09-27更新 | 12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中国农大附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54年宪法草案审定时,在文字表述上将原先条文中的“为、时、应、得、其、凡”等字,为了便于人民大众理解,全部改为“是、的、时候、应当可以、他们或它的、任何或一切”,“规定之”中的“之”也都去掉了。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突出宪法的时代性B.突显宪法的严肃性
C.便于推动普法教育D.更好贯彻民主传统
2022-08-11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下图是1953年古田县某地的选民证,该图片说明当时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B.人民民主原则得到体现
C.严格限制选举人的资格D.民众参政意识普遍提高
2022-03-17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宁德市部分达标中学2022届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7 . 如图《一辈子第一回》是杨之光1954年创作的中国画,该作品反映了
A.人民群众的参政热情B.多党合作的政权特色
C.《共同纲领》的成功通过D.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出台
2022-02-26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威海市乳山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8 . 阅读下列材料:

世界各国为寻找适宜的制度一直进行了探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雅典)最初是实行君主政体,以后让位于由九个执政官主持的寡头政治。这九个执政官是主要执政官,全部属于贵族。……后来朝愈益民主化的方向发展。急速发展的贸易创造出一个强有力的中产阶级,他们同失去产业的农民联合,要求政治自由化。

——摘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光荣革命”……在维护传统与追求变革之间找到一条适中的路,实现了斗争与协调、更新与传统的平衡。……“光荣革命”奠定了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度,开创了英国历史的新纪元,同时也促使一种独特的民族文化传统形成了。

——钱乘旦、陈晓律《在传统与变革之间——英国文化模式溯源》。

材料三   政治制度,必然得自根自生。纵然有些可以从国外移来,也必然先与其本国传统有一番融合铸造,方能真实发生相当的作用。否则无生命的政治,无配合的制度,决然无法长成。换言之,制度必须与人事相配合。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序》

材料四   回溯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中国人民为争取民主进行了百折不挠的斗争和艰难探索,但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真正获得了当家作主的权利……自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中国的民主制度不断健全,民主形式日益丰富,人民充分行使自己当家作主的权利。

——《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


(1)根据材料一,指出雅典政治制度经历了怎样的过程?这种“政治自由化”在当时的意识形态如何体现?
(2)材料二中“更新和传统”在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度中是怎样体现出来的?
(3)根据材料三,概括钱穆先生的观点。在20世纪初期和50年代中国曾从国外移来制度,但最终都没有成功,请用史实说明。中国领袖又分别提出了什么新的理论?
(4)据材料四,结合所学,概述中国共产党为实现民主政治进行了怎样的斗争和探索?
2022-02-16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师北屯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9 . 美国学者约翰奈斯比特在他的著作《中国大趋势》一书中反复强调,民主的含义就是“人民说了算”、“人民是统治者”、“民主意味着人民统治国家”。下列选项中最能反映这一观点的是
A.依法治国的方略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0 . 民主法制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理想,也是中国人民长期为之奋斗的目标。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一个世纪的历史上,第一次建立起一个具有较为合理的政治制度的、安全可靠值得信赖的政府(即使它不能提供政治上的自由和民主),这本身就是一项重要的历史成就,而且也是一项独一无二的成就……孙中山称之为“一盘散沙”的中国,迅速凝聚成一个具有强烈的民族使命感的强大的现代民族国家。

——摘编自《毛泽东的中国及后毛泽东的中国》

材料二   如果做更深入的思考就会发现……难以准确把握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造成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这一错误不可避免地使人民内部矛盾不是以法律化、制度化的民主方法来解决……从而混淆了国体民主和政体民主,把精力过多地集中在国体民主上,而忽视了本应是重点的政体民主建设。与此相适应,党的治国方略、方式就不是与法律化、制度化民主政治建设相适应的“依法治国”,而只能是适合阶级斗争的“政策治国”。……以上三方面交织在一起,相互强化,最终导致“文化大革命”悲剧的发生。

——摘编自《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及启示》

材料三   为了保障农村村民实行自治,由村民群众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发展农村基层民主,促进农村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宪法,制定本法。……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1)据材料一,指出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前提。针对“它不能提供政治上的自由和民主”这一谬误,列举新中国成立初期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成就。
(2)据材料二指出,“文化大革命”时期民主法制遭到破坏的原因是什么?
(3)据材料三,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创立的农村村民自治制度有何意义?
(4)综合上述材料,你可以得到什么认识?
2022-01-12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