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一届人大与五四宪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党史三对

甲申对1944年3月,郭沫若撰写的阐释明朝和大顺政权灭亡教训的文章《甲申三百年祭》发表。毛泽东看后表示赞赏,告诫全党同志要引为鉴戒,不要重犯胜利时骄傲的错误。同年11月,毛泽东致信郭沫若,“你的《甲申三百年祭》,我们把它当作整风文件看待”,“你看到了什么错误缺点,希望随时示知。”
窑洞对1945年7月,黄炎培来到延安有感而发,希望中国共产党找出一条新路,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支配。毛泽东说:“我们已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赶考对1949年3月,中共中央前往北平时,毛泽东说:“今天是进京的日子,进京赶考去。”周恩来道:“我们应当都能考试及格,不要退回来。”毛泽东说:“退回来就失败了。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

——摘编自《遍数风流还看今朝(百年大党面对面12)》

材料二   百年党史,如何建设好我们的党,是命根子。毛泽东一生都心系党的建设这个命根子。从抗战时期到解放战争时期,他关于党的命运的三次“对谈”,集中地说明了这一点。

——摘编自石仲泉《毛泽东关于党的命运的三次“对谈”及其时代意义》

材料三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功成名就时做到居安思危、保持创业初期那种励精图治的精神状态不容易,执掌政权后做到节俭内敛、敬终如始不容易,承平时期严以治吏、防腐戒奢不容易,重大变革关头顺乎潮流、顺应民心不容易。我们党要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始终成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自身必须始终过硬。

——据习近平《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2018年1月)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窑洞对”的背景,并说明新中国成立前后对“窑洞对”的实践。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党史三对”间的关系。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百年大党重温“党史三对”的原因及时代意义。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49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功能定位很明确,就是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责的国家权力机构。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充分行使了立法权、选举权(选举中央委员会)、提出决议权以及审议权,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等重要文件,在团结各族人民和巩固政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的召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政协代行国家权力机构的使命结束,人民政协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向统一战线组织的实际归位。

——摘编自胡筱秀《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人民政协制度功能变迁考察》

材料二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政协制度的恢复与发展,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利用这个平台平等互动合作治理国家和处理社会重大事务。民主党派不仅承担着就国家事务管理进行协商、讨论的职能,还在一定程度上直接承担提出提案、作出决议与讨论政策,直接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法律、法规、政策的制定与执行等职能。“在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发扬民主,广开言路,鼓励和支持民主党派与无党派人士对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各项工作提出意见、批评、建议,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并又勇于坚持正确的意见。”40余年来,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发挥“智力集团”的优势,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贡献。

——摘编自施雪华、崔恒《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功能重心的调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政协从“代行国家权力机构”回归到“统一战线组织”的条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政协会议的主要职能和历史作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