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一届人大与五四宪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非常重视民族问题。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明确规定:“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分别建立各种民族自治机关。”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根据中国国情,将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有机结合、政治因素与经济因素有机结合、历史因素与现实因素有机结合的产物。实践证明,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摘编自百度文库

材料二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战胜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明确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安排,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2171日)

(1)根据材料一、归纳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特点,并简析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立的现实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十八大以来中华民族在实现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取得了哪些举世瞩目的科技成就,试举两例说明。
2023-12-28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张家界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制宪权的正当性,集中表现在作为制宪权主体的人民获得国家政权的事实。新中国的民主内涵首先意味着人民当家作主,进而人民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和社会等各方面事务。作为新中国的第一部宪法,“五四宪法”的制定者们承继了革命根据地时期的宪法文件,延续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宪法观。一些重大的制度设计还参考了1936年苏联宪法、1953年罗马尼亚宪法等国外经验,并根据本国实际作出慎重选择。

——摘编自韩大元《“五四宪法”的历史地位与时代精神》

材料二   中国民法典编纂工作的进行取决于对法典观念的合理定位,即需要服务于实践的考虑,不宜为了追求体系建构而破坏已经形成的法律体制的基本框架;以服务于司法实务为主要考虑因素,注重提供具体规范;应遵循汇编式、重述式的法典观念。中国的民事立法需要通过法典编纂来实现民事立法的科学化,补充制度缺漏。民法典编纂清晰界定了立法与司法之间的界限,有助于建构合理的中国民法的法源体系。

——摘编自薛军《中国民法典编纂:观念、愿景与思路》


(1)根据材料一,归纳“五四宪法”颁布的历史条件,并指出其制定的原则。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国民法典的编纂理念。
2022-12-13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影响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规定∶帝国是一个“永久性联邦”。……普鲁士国王是世袭的联邦主席,并享有“德意志皇帝”的称号。皇帝有权任命帝国首相和帝国官员,有权召集和解散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有权签署和公布法律并监督法律的实施。帝国军队由皇帝统率,军官均由皇帝任命。首相主持帝国政府,只对皇帝负责。首相是帝国唯一的大臣,首相之下不设立各部。

——高中历史教科书岳麓版必修I《政治文明历程》

材料二   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选举与被选举、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宗教信仰、居住与迁徙、人身等自由,有爱护和保护公共财产、依法纳税和服兵役等义务。

——高中历史教科书岳麓版必修I《政治文明历程》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德意志帝国政体的特点,分析这种政体确立后对德国和世界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的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是什么?体现了什么原则?为加强农村的基层民主建设我国又颁布了什么法律。
2022-05-20更新 | 80次组卷 | 3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2021年1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议会起源于中世纪,在大贵族与国王的斗争中不断扩大其职能。都铎王朝时期,形成了“王在议会”的原则、即议会是由国王、上院和下院三部分联合组成。17世纪中期,资产阶级与新贵族以议会为阵地,进行反封建王权斗争,通过内战确立了自己的统治。“光荣革命”后,议会通过《权利法案》,确定近代议会制度的大框架,确立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的原则。1832年议会改革扩大了工业资产阶级的权利,此后30多年间,是英国议会制度的“黄金时代”,“议会主权”达到鼎盛。

——摘编自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时,《共同纲领》明确规定,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但是当时召开人民代表大会的条件还不成熟。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中央人民政府于19532月公布了选举法。地方各级人大的逐步召开,选举产生了560余万名基层人大代表,16680名省、直辖市和自治区人大代表以及1226名全国人大代表。19549月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实施。

——摘编自郭德宏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英国议会制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并分析其历史意义。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思想解放能为民主政治建设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民主政治制度的完善能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是平等的。……除了法律之外,不依赖任何别的东西,这就是自由人。

——伏尔泰

绝对的权力将导致绝对的腐败……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制约权力。

——孟德斯鸠

“社会契约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与自由。这是至高无上的人民主权,不可侵犯……必须使人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卢梭《社会契约论》

材料二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位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来,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

材料三   第一章   总纲

...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第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摘自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三位思想家的主张。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两位先生”所代指的两面旗帜,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两位先生”引领了近代中国的哪次思想解放运动。
(3)根据材料三,指出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的根本政治制度,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新中国的民主主义与西方启蒙思想家主张的民主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
6 . 阅读下列材料:

世界各国为寻找适宜的制度一直进行了探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雅典)最初是实行君主政体,以后让位于由九个执政官主持的寡头政治。这九个执政官是主要执政官,全部属于贵族。……后来朝愈益民主化的方向发展。急速发展的贸易创造出一个强有力的中产阶级,他们同失去产业的农民联合,要求政治自由化。

——摘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光荣革命”……在维护传统与追求变革之间找到一条适中的路,实现了斗争与协调、更新与传统的平衡。……“光荣革命”奠定了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度,开创了英国历史的新纪元,同时也促使一种独特的民族文化传统形成了。

——钱乘旦、陈晓律《在传统与变革之间——英国文化模式溯源》。

材料三   政治制度,必然得自根自生。纵然有些可以从国外移来,也必然先与其本国传统有一番融合铸造,方能真实发生相当的作用。否则无生命的政治,无配合的制度,决然无法长成。换言之,制度必须与人事相配合。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序》

材料四   回溯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中国人民为争取民主进行了百折不挠的斗争和艰难探索,但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真正获得了当家作主的权利……自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中国的民主制度不断健全,民主形式日益丰富,人民充分行使自己当家作主的权利。

——《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


(1)根据材料一,指出雅典政治制度经历了怎样的过程?这种“政治自由化”在当时的意识形态如何体现?
(2)材料二中“更新和传统”在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度中是怎样体现出来的?
(3)根据材料三,概括钱穆先生的观点。在20世纪初期和50年代中国曾从国外移来制度,但最终都没有成功,请用史实说明。中国领袖又分别提出了什么新的理论?
(4)据材料四,结合所学,概述中国共产党为实现民主政治进行了怎样的斗争和探索?
2022-02-16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师北屯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7 . 201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70周年华诞。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主题一:70年,我们创造了制度创新的伟大奇迹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图1中葡澳门政权交接仪式

主题二70年,我们创造了经济发展的伟大奇迹

图2我国制造的第一批喷气式飞机
图3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表

主题三:70年,我们创造了科技进步的伟大奇迹

“俩弹一星”、超级杂交水稻、高性能计算机等工程技术成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供了坚强支撑....当前,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推动教字经济、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喷气发展。古老的中国,在新一轮科技革命浪潮中踏浪前行。

——《不断创造伟大奇迹的光辉历程》2019年4月2日1《人民日报》

(1)根据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什么?图1事件发生在哪一年?这是哪一致策实施的结果?
(2)图2成果主要是由于我国实施了什么计划?拉开我国改革开放序幕的事件是什么?根据图3,概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
(3)“两弹一星”的成功有什么意义?“杂交水稻之父”是谁?“在新一轮科技革命浪潮中”你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作出哪些努力?
8 . 坚持道路自信是党领导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根本保证,也是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富强、中国人民幸福生活的根本保证。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走上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道路,先后发动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秋收起义受挫后,毛泽东分析了敌强我弱的形势,决定改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山区进军。毛泽东带领部队到达井冈山,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并及时总结了井冈山斗争的经验,从理论和实践上为中国革命找到了一条新的道路。

——摘编自《浅析毛泽东的农村包围城市》

材料二: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人民开始真正当家作主,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新中国的建立,使中国实现了从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政治、近代以来照搬西方民主政治模式的失败尝试向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伟大跨越。

——摘编自《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2005年10月)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中国共产党在这一时期“找到了一条新的道路”是指什么道路?并指出中国共产党人选择这条道路的依据。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是怎样向“新型人民民主政治”跨越的?
(3)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历史认识?
2022-02-14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罗定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热身历史试题
9 . 党的十七大把民主政治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第一次提出了“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的新命题。阅读有关民主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休命(旨意)于成汤”。

——《尚书》

材料二   关于苏格拉底之死的材料

雅典人口总数雅典公民总数陪审、审判人员及产生方式表决形式程序罪名
陪审员审判员产生方式
约40万约4.2万6,000501抽签举手一审制慢神和蛊惑青年

——《世界文明史》


(1)指出材料一中“民主”的含义。根据材料二,归纳雅典民主存在的问题。

材料三   英美模式英国“光荣革命”(实际是一次改变)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长期专制统治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这大概是改造专制制度以进行制度创新、摆脱专制的革命循环、走向长治久安的最完美的例子。这个例子对中国有意义,而美国在英国民主制度的基础上发展民主制度的历史对中国意义不大,因为中国不是像美国这类“没有历史的国家”。

——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


(2)“光荣革命”创造了什么完美的政治设计?为了克服雅典民主政治的弊端,美国在政治制度上做出了哪些重大创新和改变?

材料四        现在所要建立的中华民主共和国……就是新民主主义共和国。总之:“国体一一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政体一一民主集中制。这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政治。”

一一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3)材料四中毛泽东所设想的“新民主主义的政治”,在新中国成立之初的政治实践中有何体现?
2022-02-14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攀枝花市第十五中学校2021-2022学年上学期高一期末模拟(一)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图1

图2

材料二



图3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1反映的政治制度并说明图2所示的政权结构出现于何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3所示政权结构的法律依据及结束时间。
(3)综合上述材料,说明中国政治演变的主要趋势。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