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一届人大与五四宪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1 . 1954年我国全民参与宪法草案的讨论从6月16日开始,到9月11日结束,历时接近3个月。宪法草案公布以后,民众欢呼雀跃。臧克家作诗赞曰“强忍住欢喜的眼泪,我朗诵这中国人民的‘大宪章’,它比黄金铸的字更宝贵,人人把它铭刻在心上,”这表明当时(     
A.社会主义制度确立B.人民民主专政的建立
C.法治精神深入人心D.民众的民主意识增强
2023-10-05更新 | 430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许昌市、信阳市(青桐鸣)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明显地反映了国家活动中有两个积极性。一是中央的积极性。全国必须置于中央的统一领导下,由中央组织各方面的力量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才能迅速地改变中国的贫穷落后面貌,才能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才能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才能保障全国人民生活水平共同提高,但同时也要充分发挥地方的积极性,在服从中央的原则下,地方也要赋予应有的自主权。凡属地方性的问题,由地方作出处理,这就是地方的积极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开国创业(19491956)》

材料二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我国生产力得到发展,人民在经济上开始走向自立,政治上民主意识与愿望的觉醒和萌发,参政议政的要求与热情也越来越高。这些变化都要求和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必须及时地对原有内容进行适当调整与更新,使之适应新的经济体制和人民日益增长的民主觉悟和参政议政要求。

--申坤《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历史变迁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从全国和地方人民代表大会权力分配角度说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如何充分调动中央和地方的两个积极性,除此之外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还发挥哪些重要作用?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述改革开放后80年代我国在民主法治建设方面取得了哪些重大成就?
2022-11-03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A9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49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功能定位很明确,就是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责的国家权力机构。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充分行使了立法权、选举权(选举中央委员会)、提出决议权以及审议权,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等重要文件,在团结各族人民和巩固政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的召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政协代行国家权力机构的使命结束,人民政协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向统一战线组织的实际归位。

——摘编自胡筱秀《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人民政协制度功能变迁考察》

材料二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政协制度的恢复与发展,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利用这个平台平等互动合作治理国家和处理社会重大事务。民主党派不仅承担着就国家事务管理进行协商、讨论的职能,还在一定程度上直接承担提出提案、作出决议与讨论政策,直接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法律、法规、政策的制定与执行等职能。“在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发扬民主,广开言路,鼓励和支持民主党派与无党派人士对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各项工作提出意见、批评、建议,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并又勇于坚持正确的意见。”40余年来,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发挥“智力集团”的优势,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贡献。

——摘编自施雪华、崔恒《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功能重心的调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政协从“代行国家权力机构”回归到“统一战线组织”的条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政协会议的主要职能和历史作用。
4 . 新中国的法治建设进程
                         意义
开始时期:1949人民政协《共同纲领》:它是新中国的建国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开始新中国法治历程
初创时期:
20世纪50年代
           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制定《                 》等
初步                  
重创时期(文革动乱)社会主义法制严重破坏

重建完善(改革开放后)
       
1.       1978年提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方针:                              
2.       1982年宪法

法治进入新时期
3.2010年                   体系形成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奠定法制基础
4.2020年《                        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2022-09-14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三单元法律与教化(导学案)-导学案(选必1)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3年,我国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在其实行期间,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和沈阳飞机制造厂先后建成投产。与1952年相比,至“一五"计划.完成的1957年,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由35.8%上升到48.3%.

——整理自虞和平6中国现代化历程)

材料二   19531月,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决定成立由毛泽东任主席的宪法起草委员会。1954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通过了第一部社会主义奥型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整理自郭大钧《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五”计划期间我国经济发展的特点。
(2)简要说明两则材料所反映现象之间的关系。
2022-09-13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9月联考历史试题
6 . 如图是1953年创作的年画《为了建设伟大的祖国,参加选举去》,画面是工人们拿到自己的选票,准备去投票现场。该年画展示了此时期(     
A.工人对新政权的政治认同B.工人开展工业建设的场景
C.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的确立D.生产关系变革带来的变化
7 .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纪念邮票1套20枚,每一枚都有一个主题及若干表现元素。下列表现元素中,符合“制度奠基”主题的是(     
A.延安宝塔山、《论持久战》、抗日战争
B.河北西柏坡、香山双清别墅、渡江战役
C.五四宪法、人民大会堂、社会主义改造
D.大庆油田、南京长江大桥、十三陵水库
2022-07-05更新 | 742次组卷 | 14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新蔡县第一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简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发展概况。
(1)确立:1954年9月,第一届_______________第一次会议召开,通过了《_________________》,以________形式规定了我国实行___________制度,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从中央到地方的正式建立。

(2)性质:是以人民代表大会为核心和主要内容的_____________组织形式。
(3)作用和地位被削弱:原因是:1957年后,________斗争扩大化,“左”倾指导思想的影响。
(4)遭到破坏和挫折:“________”十年。
(5)恢复和完善:“________”结束后。
2022-05-31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选必一)第3课 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课前案)
9 . 如图是小明同学进行专题研究时,整理的纲要。他研究的主题应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历史渊源B.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不断完善
C.无产阶级政权组织形式的变迁D.民主革命时期群众路线的贯彻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总体上讲,美国本质上是一个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代表资产阶级的少数人掌权是美国民主制度的根本性质。为了掩盖政权的这一性质,使国家机器能够以大多数人意志的名义有效运转,美国设计了一整套较为系统的政治制度和政治规范。这些制度规范的基本要素如下:在政治体制上采用“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机制;在中央与地方关系上实行联邦制,联邦和地方各有一套相对独立的权力机构,根据宪法的权力界定各行其是;在政党制度上实行两党制,共和党和民主党轮流执掌政权。在这些正式的制度规范之外,利益集团、大众传媒等政治力量也在很大程度上对美国政治施加了巨大的体制外影响,使美国的政治运作过程呈现出十分复杂的特性。联邦宪法草案刚一脱稿就暴露出一个重大的原则问题,这部标榜为民主的宪法竟然没有写入保障人民权利的条款。

——摘编自宗传军《美国民主制度特点新论》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根据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以后争取社会主义前途的社会发展要求,确定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制度。我国新型政党制度发展的最初实践是抗日民主根据地建立的“三三制”,1954年,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正式建立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经过反复总结和试验,不断扩大基层民主。

中国民主政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有效地促进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政治制度是社会制度中的核心制度,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由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决定,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乃至于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势决定和影响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社会主义的制度自信首先来源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信。

——摘编自黄百炼《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巨大成就》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民主制度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民主制度的内容并分析其影响。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民主的认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