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下面所示为一名海军士兵在1920年致列宁的一封信中的部分内容。对此,列宁(     
在今年3月的一个月内,除给工人发了5磅面粉和3盒火柴外,别的什么也没有……市场价格高得惊人:面粉每普特15000卢布,土豆每俄斗1600卢布。工人所得仅800卢布,而且还得有买各种零碎物品的扣除……人逢饥饿是什么都能干得出来的。所有人都有一个新口号:“不管是什么政权,只要给面包就行!”
A.改善工人待遇以推进工业化B.积极探索社会主义过渡路径
C.开创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D.立即废止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2 . 航空航天工业是一个国家科技、经济和国防实力的重要体现。苏联(俄国)是世界航空航天大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4191519161917
俄国44568614321388
德国13484532818214123
法国5414469754923669
英国2451932614914421

材料二

甲:苏联国产飞机生产数量


乙:苏联航空工业拨款(万卢布)

1929193019311932
飞机制造989.81805.84892.45881.9
发动机制造531.8146436693861.5
科技研发028.11634.8986.5
人员培训00558.8604.1
总计15533272.311153.312055

材料三 在卫国战争的前三、四年里,苏联仅战斗机就生产了49500架而远超德国,二战结束时的国家航空制造业令世人瞩目,它确保了苏联在世界主要军事和航空市场中的领先地位。50年代中期,伊尔-28(M-28)轰炸机和图-16(Ty-16)中远程轰炸机也同时装备苏联空军,苏联空军“一夜之间”完成了喷气化改装。苏联从1945年战争结束开始,不仅以有效的方法赢得了航空制造领域的挑战,而且还在短短2年内,一跃成为除美国之外的一流航空大国。

——据刘凡、华盾《苏联航空工业的兴衰及启示》等

材料四



从“航空航天与国家的国际地位”的角度,解读苏联(俄国)航空航天业的发展。
2022-06-01更新 | 263次组卷 | 6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双语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前复习历史试题(世界近现代主观题)
3 . 俄国革命采取了共产主义的形式,是因为新政府内受混乱的挑战,外受他国的攻击。人们的反应是任何一个国家受到围攻情况下的自然反应。当时新政府的反应是
A.实行余粮收集制B.征收固定粮食税
C.开始实施五年计划D.优先发展重工业
4 . 1920年冬,苏俄粮食人民委员会建议由国家直接组织农业生产。春天按照生产计划的规定向农民发放种子,让他们播种耕耘;秋天,按政府的指标征收农产品,对违背者进行严厉制裁,同时取消商业,打击农村集市贸易。该建议旨在
A.利用市场巩固工农联盟B.强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推动新经济政策的实施D.实施农业集体化运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20年7月,列宁在致全俄粮食工作会议主席团的信中说:“与饥饿作斗争的战线的重要性仅次于军事战线,它向你们提出一系列新的任务,不完成这些任务,就不能进一步巩固工农政权,也不能完成当前迫切的经济建设任务。”列宁旨在
A.强调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必要性B.重申征收粮食税的重要性
C.恢复商品贸易和货币流通促进经济发展D.说明政权需要工农兵支持
6 . 1917年,俄国出现了“背带贩子”群体,他们将农产品背进城市,再把工业品带入农村进行倒卖。政府对此屡禁不止,但1922年后这个群体就逐渐消失了。造成这一现象产生和消失的原因分别是
A.实行农产品收购制、扩大国营企业自主权
B.实施“新经济政策”、推行农业集体化运动
C.大规模开垦荒地、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新经济政策”
7 . 列宁指出:“在经济战线上,由于我们企图过渡到共产主义,到1921年春天我们就遭到了严重的失败。”此“严重的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A.苏维埃政权农业税过重B.苏俄政策严重脱离现实
C.分配领域的实物配给制D.苏俄敌对势力十分强大
2019-01-30更新 | 2462次组卷 | 29卷引用:山东省武城县第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十月革命后,为打退国内外敌人的进攻,巩固苏维埃政权,苏俄采取的政策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
C.推行集体农庄制D.提出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
9 . 发生在1920年苏俄的现象有
A.政府取消自由贸易
B.国营企业的经营自主权扩大
C.私营企业纷纷涌现
D.农民积极参加农业集体化运动
10 . 危机,是险境和机会并存。危机伴随着历史的延续,客观上也促进了社会的进步,文明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罗斯福政府在1933年月颁布《联邦紧急救济法》,成立了联邦紧急救济暑,旨在通过“联邦与各州、各领地以及哥伦比亚特区合作,减轻因失业造成的艰难和痛苦”。1933﹣1939年PWA帮助建造了全国近70%的新校舍,6%的县政府办公楼、市政厅和 污水处理工厂,3%的医院和公共卫生设施,10%的道路、桥梁、地铁和类似的工程建筑。
材料二: 列宁领导下的布尔什维克在稳定住政权以后,把“战时共产主义”作为通往共产主义的捷径继续全面推进,到了1920年末,苏维埃俄国陷入了一场空前的政治经济危机,余粮收集制使得农民被剥夺,生产积极性下降,到了1920年,谷物产量只能达到战前的54%。工业情况更糟糕,工业产品仅达到1913年的1/7。人民陷入饥饿和生活困苦中。1920—1921年初,50多起大规模农民暴动反对布尔什维克,最大的一起“安东诺夫暴动”波及了整个坦波夫省。震惊历史和当时苏维埃政权的喀琅施塔得水兵事件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1)根据材料一说明罗斯福新政采取的主要措施是什么及其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影响,并指出列宁为此采取的对策。
(3)综合以上材料,分析美俄应对经济危机的措施对我们的启示。
2018-06-07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武城县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