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4 道试题
1 . 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主要“新”在
A.国家控制经济命脉
B.无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
C.一定限度内恢复资本主义,发展商品经济
D.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2 . 列宁在《苏维埃首要任务》一文中指出:缩小商品货币关系范围,管理体制中消除社会差异,这是全局政治方针的重要一步,符合列宁这一理论的实践是
A.取消自由贸易,企业收归国有
B.废除平均主义,实行按劳分配
C.实行固定的粮食税,允许进行商品交换
D.在社会主义前提下,实行国家资本主义
2019-06-06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2018-2019学年高一5月下学期质检历史试题
3 . 小说《静静的顿河》中的一位暴动士兵说:“青天白日里就进行疯狂的抢劫!把我们家的粮食全搞走了,连小石磨都抬走了,法令上是说这样为劳动人民吗?”士兵的话主要针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的
A.余粮收集制
B.企业国有制
C.固定粮食税
D.义务劳动制
2019-05-15更新 | 320次组卷 | 25卷引用:2015届山西临汾市新华中学高三暑假补课月考历史试卷
4 . 有历史学家把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俄)迈向社会主义道路时的努力比作三个实验:“追随理想的实验,面对现实的实验、回归理想的实验”。以下各项与三个实验分别对应正确的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斯大林模式、社会主义工业化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
C.新经济政策、农业集体化、斯大林模式
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农业集体化
2019-05-09更新 | 661次组卷 | 23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永济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5 . 列宁曾讲过:“我们用强攻的方法,即用最简单迅速、最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的生产和分配原则的尝试已告失败”,这里的“失败”是指
A.二月革命B.十月革命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D.新经济政策
6 . 1920年2月,列宁高兴地认为:“我们通过粮食委员会的机制来筹集,我们凭借社会主义的而不是资本主义的方法来筹集,以固定价格来筹集,通过在农民中分配而不是在自由市场上出售来筹集——这就是说,我们找到了自己的路。”列宁找到的这条路
A.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B.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C.调动了广大工人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D.制约了苏联政治和经济的发展
7 . 1920年9月,俄共(布)中央给各省省委的信中强调:“下达给乡的征集制,就是余粮制,居民要用连环保的方式予以完成。”同时,俄共(布)中央还决定,严惩劳动中的逃跑现象,直至关进集中营。这些措施
A.有助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C.有利于战胜敌势力的进攻
D.促进了苏俄经济的迅速发展
8 . 苏俄在实施某一政策时出现如下情况:“自制造火车头至开众浴室、自供应面包至蘑菇,企图全部由国家主持。积习既久,则索性由武装部队进入村庄,挨户搜索,除了农家本身食用之外,多余粮食一律拿走,并且主张停用货币。”根据材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状况出现在斯大林时期
B.该政策的目的是巩固苏维埃政权
C.该政策促进了苏联经济的发展
D.苏联形成了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2018-09-02更新 | 311次组卷 | 24卷引用:2014届山西省长治市第二中学高三第二次练考历史试卷
9 . 《现代世界史》描述苏俄(联)的某经济政策:“一个特征是对土地、银行、对外贸易和重工业国有化。另一个特征是强行征用供养士兵和城市居民所必需的剩余农产品。”该政策为
A.斯大林模式
B.市场社会主义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新经济政策
2018-06-03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列宁曾说过,这是“踏上了真正社会主义的收购粮食的道路,使粮食不再是商品,不再是投机的对象”。这表明当时
A.粮食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经济保障
B.列宁认为社会主义不应有市场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符合人民利益
D.列宁试图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