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苏俄国内战争时期,在察里津和卡卢加一带,当地苏维埃政权没有禁止粮食的自由贸易,而是向贩粮者征税,用于支援战争和救济饥民。这一史实可用来说明,当时苏俄
A.粮食短缺问题得到解决B.自由贸易成为经济活动常态
C.战时经济措施存在弊端D.粮食税已经代替余粮收集制
2021-06-13更新 | 11617次组卷 | 9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苏俄政府规定:一切余粮都归国家所有,所有粮食一律由人民委员会负责经营,禁止私人买卖;加速对各工业部门大企业的国有化;凡是雇工10人以上或使用动力机械、雇工5人以上的企业,一律收归国有:由国家对布匹、食盐、大荣、靴鞋、肥皂等消费品实行统购统销政策,严禁私商经营。

材料二   苏俄政府规定:农民缴纳粮食税后的余粮及其他产品,可以自由支配;凡工人在5人以下,拥有发动机的小型工业企业和工人数在10人以上,没有机器的小型工业企业,一律停止国有化,并鼓励私人资本创办企业。

材料三   192712月,联共(布)第十五次代表会议提出"在会作化基础上,把个体小农经济联合起来,改造成为大规模的集体经济",到1934年,苏联71.4%的农户参加了集体农庄。

——以上材料摘编自史仲文、胡晓林主编《世界全史》


(1)分别指出材料一、二反映的经济政策,并说明苏俄政府对材料一反映的经济政策进行调整的必要性。
(2)材料三反映的经济政策是什么?指出其主要目的。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下面所示为一名海军士兵在1920年致列宁的一封信中的部分内容。对此,列宁(     
在今年3月的一个月内,除给工人发了5磅面粉和3盒火柴外,别的什么也没有……市场价格高得惊人:面粉每普特15000卢布,土豆每俄斗1600卢布。工人所得仅800卢布,而且还得有买各种零碎物品的扣除……人逢饥饿是什么都能干得出来的。所有人都有一个新口号:“不管是什么政权,只要给面包就行!”
A.改善工人待遇以推进工业化B.积极探索社会主义过渡路径
C.开创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D.立即废止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21-22高三上·山东潍坊·阶段练习
4 . 1920年,英国工党秘书在一份调查报告中写道,“他们十分抱怨生活必需品的缺乏,抱怨强制性的捐献,担心没完没了的法令和要求。尽管有这些抱怨,他们的普遍态度是在土地问题上很感激苏维埃政府;赞同人人平等原则;经常谈论‘真正的’共产主义者是一种理想的人。”据此可知
A.新经济政策在农村影响力扩大B.临时政府的阶级基础逐步瓦解
C.苏维埃政权获得了农民的支持D.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日益深入
2021-12-18更新 | 288次组卷 | 3卷引用:【赢在高考·黄金20卷】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山东专用)-一轮巩固卷03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1-22高三上·四川绵阳·阶段练习
5 . 1925年秋,苏联中央情报机构向中央提交的一份报告指出,农民对城市居民怀有对立情绪,他们抱怨城市居民拥有良好的物质生活条件,享受着社会保险、医疗、学校教育和文化资源。这一报告
A.阐述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B.所作判断符合苏联农业集体化实际
C.反映出当时新经济政策实际上被废止D.折射出苏联城乡发展失衡由来已久
2021-12-15更新 | 177次组卷 | 2卷引用:【赢在高考·黄金20卷】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山东专用)-一轮巩固卷02
6 . 1919年,苏俄建立了总局管理体制,即在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下面按工业部门设立总管理局,为企业下达生产计划,调拨原材料,收缴制成品,垂直管理企业。其首要目的是(       
A.建立战时经济体制B.建立计划经济体制C.实行工业扶持农业D.加快工业建设步伐
7 . 俄国革命采取了共产主义的形式,是因为新政府内受混乱的挑战,外受他国的攻击。人们的反应是任何一个国家受到围攻情况下的自然反应。当时新政府的反应是
A.实行余粮收集制B.征收固定粮食税
C.开始实施五年计划D.优先发展重工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