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斯大林模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1928年至1929年,苏联遇到了“谷物收购危机”,进而影响工业化建设。斯大林决定从1929年开始以强制性的行政手段进行迅速而大规模的农业集体化。到1937年,加入集体农庄的农民达到93%。材料主要反映了苏联的农业集体化
A.导致农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B.有利于经济的协调发展
C.为工业化发展积累资金和原料D.顺利改造了生产关系
2 . 20世纪20年代后期,苏联在分配土地,供应机器和拖拉机、种子,减轻农税,发放贷款等方面,给予集体农庄以优待。从1929年起,还建立机器拖拉机站,从组织上、物质技术上帮助集体农庄。这些措施
A.加速了新经济政策的实施B.促进了农业集体化运动的开展
C.严重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D.保障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0年许多农民给各级苏维埃机关提交请愿书,奥格涅茨省的一个农民在信中写道:“与穷凶极恶的资产阶级强盗的斗争已经三年了,这需要国家做出巨大的牺牲和忍受极度的困苦,而这一切都给我们带来新的沉重的负担……我们毫无怨言地承受着这些重担。”

——陈新明《苏联演变与社会主义改革》

材料二 新经济政策成功地解决了战时遗留的危机。到1926年时苏联的农业产量已经达到1914年以前的水平……在1925年逝世前不久,列宁已经决定要继续实行新经济政策,他认为这是通向社会主义的最佳道路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苏联的办法把农民挖得很苦。他们采取所谓的义务交售制等办法,把农民生产的东西拿走太多,给的代价又极低。他们这样来积累资金,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极大的损害。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1)根据材料一,指出苏俄农民所述的“新的沉重的负担”主要是由当时什么政策中的哪项措施直接导致的?
(2)材料二中列宁倡导的新经济政策主要采取了哪项措施成功地解决了农业问题?
(3)材料三中毛泽东主要批评的是斯大林模式中在经济方面的哪种做法?试简要评价斯大林模式。
2019-01-16更新 | 90次组卷 | 3卷引用:甘肃省玉门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列宁曾说:“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根据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材料二   为了巩固农民经济和提高生产率……应当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这种国家收集粮食、原料和饲料的方法……如果不在农业和工业之间实行系统的商品交换或产品交换,无产阶级和农民在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就不可能建立正确的关系,就不可能建立十分巩固的经济联盟。

—摘编自齐世荣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编》

材料三   斯大林在论述苏联工业化时说:“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所以必须赶快着手发展重工业,如果这件事做迟了,那就要失败。”

(1)材料一中列宁说的“办法”是什么?你认为这办法错在哪里?

(2)根据材料二,苏俄实行了什么经济政策?这一政策的特点是什么?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3)根据材料三,回答斯大林时期又形成了怎样的经济政策。怎样评价这一政策?

2018-10-11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玉门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斯大林时期苏联经济体制的特点是
A.多种所有制并存B.扩大国营企业自主权
C.计划与市场相结合D.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