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斯大林模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列宁去世后,苏联一直面临着帝国主义发动世界大战的威胁,1927年苏联驻波兰大使被刺,整个西方世界借此掀起新一轮反苏浪潮,甚至主张对苏进行“十字军讨伐”。对此,斯大林明确指出:“国际形势已经开始起根本性变化,只有全力实行高速现代化、工业化,并通过出口更多的粮食换取外汇用以购买工业化所必备的工业设备。”材料说明苏联模式的产生是(     
A.出自斯大林个人主观意识B.当时社会历史条件下产物
C.基于巩固新生政权的需要D.大力发展市场经济的成果
7日内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从1928年起,苏联的经济建设采取制定“五年计划”的做法,每个五年计划都有明确的任务,最初的重点是改造经济结构,后来制定经济发展的指标,以及实现这些指标的各项措施。此后,制定“五年计划”的做法被后来的社会主义国家沿用。“五年计划”的做法(     
A.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有序开展B.摆脱了对社会主义的教条式理解
C.是一种准军事制的国民经济体系D.有助于打破帝国主义的封锁包围
3 . 1926—1927年度,苏联谷物总产量恢复到战前的95%,但粮食销售量却比战前减少了一半。战前商品粮占26%,1927年只占13.3%;富农所提供的商品粮,已从战前的六亿五千万普特,减少到一亿三千万普特;当时数量有限的国营农场和集体农庄,只能拿出三千五百万普特的商品粮。这反映出(     
A.新经济政策的失误B.经济危机对苏联农业的冲击
C.消灭富农的正确性D.改造农村生产关系的必要性
2023-07-19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普通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这种模式以斯大林提出的“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理论为指导,其基本特征是:经济活动完全在计划指导下运作,资金、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配置完全按计划调配,市场、价值规律等经济杠杆几乎不发生作用。由此可见,这种模式(     
A.延续了向社会主义迂回过渡的政策B.导致了产品交换几乎被取消
C.体现了国家对经济生活的直接干预D.满足了苏联长远发展的要求
2023-06-13更新 | 189次组卷 | 3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2023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苏联西伯利亚经济学派崛起,该学派否定将计划经济和市场机制对立的看法,认为商品货币关系是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的固有特征,肯定了社会主义经济既是计划经济,又是商品经济的看法。这说明西伯利亚经济学派(     
A.主张苏联应该废除计划经济体制B.对改革实践和苏联模式进行反思
C.深受西方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影响D.是对勃列日涅夫改革的理论总结
2023-04-17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遵义市第十八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帮助苏联实现了有效的宏观经济规划和调控,有效地集中有限的力量进行工业化建设,但是在另一方面,却严重抑制了企业生产的积极性,生产效率低下。备战型的发展模式,导致苏联一味追求重工业和军事工业的发展,忽略了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虽实现了农业机械化,但实际上却导致了苏联国民经济内部产业发展严重失衡,严重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摘编自刘玮换《浅谈斯大林模式》

材料二   二战结束后,虽然人们希望有一个和平稳定的环境来重建家园,但战争的胜利却向苏共高层证明了工业化和集体化的正确性,与美国的军备竞赛则又强化了这种体制。至赫鲁晓夫时虽然全盘否定了"斯大林",但在改革中却一只脚迈向了民主,另一只脚又陷入教条主义和主观主义的泥潭。而勃列日涅夫一边进行积极的经济改革,一边不断加强党政集中领导制、干部领导终身任职制等,个人集权和特权思想逐渐泛滥。至戈尔巴乔夫时期,强大的阻碍机制致使经济改革举步维艰,并最终使其转向政治领域,加速了苏联剧变的历史进程。

——摘编自陆南泉《对苏联改革历史的回顾与再思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斯大林模式"(苏联模式)对苏联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联改革失败的根本原因并谈谈你从中得到的认识。
7 . “这种集中化,实质是将国家的管控深入到了社会的各个角落。人们只有服从指令才可以使生活得到保障。人们在政治上服从,则在物质生活上得到回报。”文中“集中化”指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
C.“殖产兴业”政策D.“苏联模式”
8 . 从1922年开始,苏俄接收德国人帮助建设工厂和企业。到1929年以后,苏联接受的西方国家技术援助80%来自美国,这种技术引进持续到冷战中期。这说明了苏俄(苏联)的经济建设
A.利用了国际局势的变化B.借鉴了西方的市场经济
C.受益于冷战政策的实行D.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9 . 苏联最高苏维埃于1946年3月通过第四个五年计划,规定其基本任务是“恢复国家遭受蹂躏的地区,把工农业恢复到战前水平”。到1950年时,苏联的工业总产值比1940年增加了22%,农业总产量也接近1940年的水平。这表明当时苏联
A.斯大林体制发挥了积极作用B.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
C.农民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改善D.国民经济比例趋于平衡
2021-07-22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西南州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