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斯大林模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2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世纪末,法国开始建立近代工业,但是工业化进程十分缓慢。18世纪末期之前,法国农业人口占到人口总数的80%以上。拿破仑上台之后,宣布保障农村的小土地所用制,但由于忙于战争而将经济的发展置于次要的地位。连年的战争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战后又被迫支付沉重的战争赔款。19世纪,法国的大部分银行不愿贷款给工商业界,而是将资金投向风险较小的政府或收益较大的海外。由于长时间处于战乱状态,一部分资金充裕的资产阶级携带资金出国,导致法国国内资金的流失。同时,大陆封锁政策的长期实施隔断了法国与外部世界的联系,不仅使法国刚刚发展起来的棉纺织工业由于原材料缺乏而中断,而且还使多年苦心经营的海外市场大量丧失。

——摘编自贺建平《简评萨伊学说对西方经济理论发展的贡献及影响》等

材料二   1925年12月,在联共 (布)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上通过了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提出了“为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胜利而奋斗是我们党的基本任务”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发展战略。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苏联共产党人选择了高速度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道路。为了高速度地优先发展重工业,苏联建立起了高度集中的工业管理体制、计划管理体制、干部管理制度,等等。只是后来,苏联把工业化经济发展战略方针片面化、固定化、模式化,没有根据变化发展了的形势与条件及时做出调整。苏联在工业化过程中,财力和物力都是不充裕的,但依靠党的坚强领导,通过计划管理,较好地调动了广大劳动群众的生产积极性。用十几年的时间,跑完了西方先进资本主义国家100年才走完的路程。

——摘编自汤德森《苏联国家工业化的伟大实践及其经验教训》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法国工业化发展道路面临的困境。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联工业化发展道路与西方国家的不同之处,简要说明材料中体现出的苏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出现的问题带给我们的启示。
2024-04-19更新 | 269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南昌市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卷
2024·河北·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1928年,斯大林提出:“我们推翻了资本主义,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正在加速发展我们的社会主义工业,并使农民经济和我们的社会主义工业结合起来。但是,我们还没有挖掉资本主义的老根。这些老根藏在什么地方呢?它们藏在商品生产里,藏在城市小生产特别是农村小生产里。”据此可知,斯大林要求(       
A.在农村实行余粮收集制B.对农业实行社会主义的改造
C.集中力量恢复市场作用D.发展工业促进农业的现代化
2024-04-17更新 | 133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河北省高考名校名师联席命制押题卷(一)历史试题
2024·全国·模拟预测
论述题 | 较难(0.4) |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制度是一个社会的游戏规则,更规范地说,它们是为决定人们的相互关系而人为设定的一些制约。”制度能够决定人们的行为偏好,因为人们是在游戏规则之下做出选择的。“制度构造了人们在政治、社会和经济方面发生交换的激励结构,制度变迁则决定了社会演进的方式。”

——摘编自道格拉斯·C·诺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

结合世界现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制度变迁与社会发展”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2024-04-17更新 | 6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猜题卷(三)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20世纪60年代,苏联立项拍摄电影《战争与和平》。在文化部长福尔采娃牵头下,工业部调配40家企业专门生产博物馆无法提供的易损瓷器和丝织品:罗蒙诺索夫瓷器厂据18世纪图纸重新开窑;轻工部门顶着原料压力制作出9000套西装、11000件纱衣、12000顶帽子和20万颗纽扣;女子宫廷礼服完全采用手工缝制。这说明了(       
A.苏联的工业发展日趋平衡B.美苏意识形态领域竞争激烈
C.计划经济体制的运转逻辑D.行政部门对市场的强力控制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1928年10月的统计数据显示,农业机械化方面,全苏联共有31858台拖拉机,其中国产的只有3718台,仅占总数的12%;进口28140台,占总数的88%。1929一1931年,国产拖拉机有5.03万台,进口的拖拉机共5.96万台,进口仍占一半以上。直到1932年苏联才停止进口拖拉机。这说明(     
A.苏联模式对经济影响有限B.工农业生产比例严重失调
C.农业集体化基础相对薄弱D.农业集体化阻碍工业生产
2024-04-15更新 | 283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月考(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930年代,苏联提高科学院的地位,加大了对军事科研和军工生产的管理力度。1931年6月,苏联代表团在第二届国际科学史大会上首次提出“计划科学”的概念,在科学界引起了激烈争论。《自然》(Nature)杂志刊发了“科学的社会关系”“科学与政府”等主题文章,还发起“科学、计划与自由”的讨论话题。科学界的这场争论,聚焦于(     
A.国家在科技发展中的作用B.科学研究与国防建设的关系
C.国家之间的科技交流合作D.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优劣
2024-04-12更新 | 326次组卷 | 11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选择性考试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7 . 1927年11月,苏联最高苏维埃机关报《消息报》刊登了敖德萨州五个村的农民写给苏维埃政府的信,信中说:我们这些贫农,一无马匹,二无农具,无法耕种所分得的土地。自从看见拖拉机耕作之后,就再也不愿意继续贫农的小经营了。这说明苏联(       
A.营造农业政策调整的舆论氛围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损害农民利益
C.片面发展重工业制约农业发展D.工业化有利于国民经济均衡发展
2024-04-09更新 | 236次组卷 | 2卷引用:广西柳州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337月,《申报月刊》在其创刊一周年的“特大号”上设立“中国现代化问题”特辑,成为中国思想界第一次以“中国现代化”为主题进行的思想交流和交融。以下是一些作者的看法:

学者罗吟圃在《对于中国现代化问题的我见》中谈道:社会主义最重要的含义是废除生产机关的私有制度,尤其是主张社会大众应该握住国民经济的最高权……使中国现代化,最急需的是在整个地实行社会主义的统制经济和集体生产……如果能决心依照社会主义所主张一样……中国的前途才有希望。

自由主义经济学者唐庆增在《中国生产之现代化应采个人主义》中谈道:社会主义只适用于贫富不均的国家。社会主义重分配,而我国当前的问题是生产落后……在贫困国家……当设法增加其富力……利是人类的本性,搞资本主义,人民必乐于经营企业,获利愈多,则人民投资欲望越强,资本自然会增加;如果搞社会主义,则人民之获利的希望小……国人将永远陷于穷困而不能自拔。

学者张素民在《中国现代化之前提与方式》中谈道:我以为个人主义的资本主义早已过去,本世纪各国的资本主义,都是“受节制的资本主义”。所谓节制的资本主义,即一切经济事业,受政府的节制或限制,甚或由政府自办……中国今日之现代化……决非私人资本所能办到……若采个人主义的方式,我们必收个人主义的资本主义之一切恶果……。

——摘编自《申报月刊》1933年第7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申报月刊》的作者关于“中国现代化”的不同看法。(要求:史实准确,符合逻辑,表述清晰)
2024-04-09更新 | 18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一)历史试卷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国家领导人的公开讲话有着强烈的时代烙印。

讲话内容及时间解读
“要使每个农民家庭,连一普特余粮都不剩,要把全部余粮交给工人国家。”
——列宁(1920年)
十月革命后,新生的苏维埃俄国面临国内外敌人的联合进攻,形势严峻。国内战争爆发后,为把有限力量集中起来保证战争的胜利,苏维埃政权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其中最重要的是实行余粮收集制,将农民除口粮、种子粮外的一切余粮收集到国家手里。
此举措保证了前线的粮食供应,缓解了城市饥荒,是适应战争条件下的特殊政策;战争后的继续推行,严重损害了农民利益,间接导致了国内战争结束后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如果他们(农民)单个地换粮食,那有什么大不了的?……不应当加以阻挠。”
——列宁(1921年)
“党知道战争日益逼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因此我国共产党也就拒绝了‘通常的’工业化道路。”
——斯大林(1937年)
“应当让企业制定出紧张计划……但这种计划要制定得能够完成。如果说,让一个企业或者工业部门制定出不可能完成的紧张计划,那么,我们必然会使与之协作的其他企业或者部门也都完不成。这样,势必为比例失调制造条件。”
——赫鲁晓夫(1953年)
20世纪50年代,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露,以赫鲁晓夫为首的苏联新领导人试图对旧体制进行改革。
赫鲁晓夫时期的改革侧重农业方面,改变过分集中的农业、工业管理体制。加大农业投入,实行农产品收购制,使农庄和企业获得一定的自主权。
改革推动了二战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要探索,但其未能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的束缚,国民经济比例仍然严重失调,改革收效不大。
请参照表中不同时期领导人发言内容的解读示例,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表中①、②两个空白处的内容解读。
2024-04-08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云南广西贵州省高三下学期“3+3+3”高考备考诊断性联考二模历史试题
2024·河北·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下图是苏联给共产国际拨款(单位:万美元)的发展曲线图。据此分析,这些拨款(       
A.源于苏联经济建设的突出成就B.保证了共产主义运动持续高涨
C.受苏联国内外双重因素的影响D.推动苏联进行大规模工业建设
2024-04-08更新 | 9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猜题卷(五)历史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