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斯大林模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1 . 在苏联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过程中,斯大林认为工业化的中心就是优先发展(     
A.重工业B.轻工业C.农业D.交通运输业
7日内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六)历史试题
2 . 苏联历史上的几位主要领导人的先后更替,正确的应该是(     )
A.列宁一斯大林一赫鲁晓夫一勃列日涅夫一 戈尔巴乔夫
B.列宁—赫鲁晓夫一斯大林—勃列日涅夫一戈尔巴乔夫
C.列宁一斯大林一赫鲁晓夫一戈尔巴乔夫一勃列日涅夫
D.列宁一赫鲁晓夫一斯大林一戈尔巴乔夫一勃列 日涅夫
2024-05-01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仿真试卷(专家版二)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经过两个五年计划,到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例由1913年的42.1%上升到77.4% ,主要工业部门的产量上升为欧洲第1位和世界第2位。取得这些成就的主要原因是推行了(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苏联模式”
C.赫鲁晓夫改革D.“新经济体制”改革
2024-02-22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2023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1950年,苏联的工业总产值比1940年实际增长了73%,但是,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不够理想,未完成计划指标,部分日用消费品的生产没有恢复到战前水平。其影响是(     
A.保障了前线的粮食供应B.为卫国战争胜利奠定基础
C.使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破裂D.限制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26—1929年间,苏联煤炭工业的产量增加近1.5倍,石油开采量增加1倍,钢铁产量增加1.2倍;1930年,金属加工业总产值在一年内就增加64%,发电量上升35%,化学工业产量增长约1倍。苏联取得这些成就的主要原因是(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B.新经济政策实施
C.农业集体化运动的开展D.苏联模式的推行
2024-01-11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学业水平模拟考试(二)历史试题
6 . 斯大林领导的建设社会主义的体制机制,后被称为“苏联模式”。(      )
2023-12-06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湖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试题
7 . 之所以说斯大林模式对生产力发展起到过巨大的推动作用,是因为该模式使苏联(     
A.迅速实现了工业化B.摆脱了粮食供应困难
C.建立了单一公有制D.经济实力超越了美国
2023-10-21更新 | 52次组卷 | 4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上海世外附属海口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合格考模拟(一)历史试题
8 . 人类的现代化进程改变了世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一次现代化浪潮,时间是从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中叶……这一巨大的社会变动不是现代生产力自发推动的,而是史无前例的双元革命,即经济大革命与政治大革命共同推动的。第二次大浪潮的物质基础是电与钢铁。世界经济在19世纪后期出现了爆炸性的大增长。

——摘编自罗荣渠《现代化新论》

材料二   当世界其它地区在经济崩溃的边缘摇摇欲坠的时候,斯大林的计划在市场资本主义之外提供了一个大胆选择……在斯大林领导下的苏联工业化,首先重视工业的生产,然后才是消费品的生产。与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衰落相比,中央计划经济有能力创造更多的工作机会,因而成为一种有吸引力的选择。

——摘编:自·杰里·本特利等《简明新全球史》

材料三   短短70多年,中国的现代化成就令世界瞩目。从1978年到2010年的32年,中国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到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历史性突破;20132017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在30%以上;2021年,现行标准下中国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

——摘编自于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时代价值与世界历史意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西方国家“双元革命”的代表性事件。“第二次大浪潮”出现的前提条件有哪些?
(2)材料二中“大胆选择”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苏联工业化取得的成就。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的现代化成就令世界瞩目的原因。
9 . 斯大林领导的建设社会主义的体制机制,后被称为“苏联模式”。其在经济方面的主要表现是(     
A.权力的高度集中B.指令性计划体制
C.实行余粮收集制D.实行义务劳动制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10 . 1927年12月,苏联通过了关于制订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1928—1933年)的指示。有西方媒体认为“五年计划是红色梦想家的空想”,但苏联仅用了四年零三个月的时间就基本完成了目标任务。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新经济政策的全面执行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推行
C.苏联工业化战略的实施D.赫鲁晓夫进行了农业改革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