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斯大林模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如图为学者用的两种统计方法(艾伦、亨特和希梅尔)对1928—1940年整个苏联人口人均消费情况统计图。由此可知(     

A.统计数据都具有主观性B.苏联经济结构有所调整
C.只有一种统计比较准确D.苏联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2 . 下表是不同时期世界主要国家的GDP年均增长率(%)。甲、乙、丙、丁所代表的国家最有可能是(     
国家1870-1913年1913-1950年1950-1973年1973-1998年
1.901.192.932.00
3.942.843.932.99
2.402.154.48-1.15
2.442.219.292.79
A.美国、苏联(俄国)、英国、日本B.苏联(俄国)、英国、日本、美国
C.日本、英国、美国、苏联(俄国)D.英国、美国、苏联(俄国)、日本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20世纪30年代前后,苏联政府开办外宾商店。苏联公民可以使用沙俄金币、金戒指、金勋章、金表等贵重物品购买该商店的商品,政府则把交易得来的金属制品拆解、鼓碎、碾磨、融化,最终同沙俄金币一起流向国际市场。苏联这一做法意在(     
A.改变计划经济的管理体制B.缓解经济危机带来的冲击
C.为国家工业化建设筹措资金D.与美国争夺世界霸主的地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931年,苏联购买的拖拉机占美国拖拉机出口总额的77.3%,购买的钣金工机床、磨床、车床、钻床等占美国该类机床出口的53.9%-78.05%。而在美国进口总额中,1929—1933年苏联所占份额只有0.5%-0.8%;在美国的出口总额中,1931年出口到苏联商品最高,但也只占出口总额的4.3%。这表明(     
A.意识形态相异阻碍贸易发展B.美国对外执行高额关税制度
C.经济危机爆发影响两国贸易D.美苏两国经济实力相差较大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1927年,斯大林在《国际形势和保卫苏联》的报告中重申:“现在战争问题是当前的基本问题。”1928~1929年间,苏联开始面临缺粮危机,以粮食出口换取外汇,然后从国外购买工业设备和技术的战略无法实施。在这种形势下,斯大林断言“落后就要挨打”“放慢速度就等于自杀”,号召进行高速工业化,自然能够一呼百应。据此可以推断(     
A.苏联国家制度体系仍具一定优势B.经济大萧条导致国际关系恶化
C.苏联模式的形成具有一定必然性D.苏联国民经济结构已严重失调
2024-05-03更新 | 293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西省九江市同文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阶段考试(二)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从数据看世界主要国家的经济发展图为1780年至1958年英、法、德(1958 年仅西德数据)、美、苏五国工业产量占世界工业总产量百分比的示意图。图为1750年至1990年英国对外贸易占世界贸易份额百分比变化示意图。

(1)指出左图中哪一条曲线代表苏联并作出合理的解释。
(2)说明右图能否作为研究英国国际地位变化的证据并阐述理由。
7 . 随着五年计划的实施,通过改进生产技术、以突破现行生产计划为目的社会主义竞赛运动在苏联各行各业中开展起来。在运动中,普遍实行计件工资制,对先进分子实行重奖,打破了平均主义的分配。社会主义竞赛运动(     
A.激发劳动者的创造力B.突破计划经济体制束缚
C.增强苏联的市场活力D.忽视经济发展客观规律
2024-04-28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2023-2024学年高一3月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31年美国排队领取免费午餐的人1931年日本关于“九一八事变”的新闻报道

1930年苏联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1937年意大利加入德日组织的《反共产国际协定》
历史图片蕴含丰富的历史信息。请提取以上图片的信息并对20世纪30年代的世界形势做一简要描述。(要求:表述成文,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如表为不同时间苏联拖拉机数量与农业集体化发展状况统计表。它反映出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特点是(     
时间拖拉机数量(万台)参加农业集体组织农户占全国农户比例(%)
1928年2.717
1932年14.861.5
1937年56.193.0
A.国民经济发展比例严重失调B.突出农业技术的重要地位
C.农业集体化制约工业化发展D.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并举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某学者在评价苏联某一时期的经济发展状况时指出“这种备战型的发展模式,导致苏联一味追求重工业和军事工业的发展,忽略了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虽实现了农业机械化,但实际上却导致了苏联国民经济内部产业发展严重失衡,严重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下列属于这一“发展模式”的经济举措是(     
A.实行余粮收集制B.推行新经济政策C.开展农业集体化D.建立苏维埃政权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