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苏联的发展、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20世纪70年代中期之后,苏联工业产品平均增长速度从1966~1967年的8.5%和1971~1975年的7.4%下降到1976~1980年的4.4%和1981年的3.4%,国民收入增长速度相应从7.8%和5.7%下降到4.2%和3.3%。1990年,工业生产值增长率降至-1.2%,国民收入增长率降至-4%。这一状况的出现主要缘于(     
A.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弊端B.计划经济体制阻碍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C.欧美国家遭遇经济“滞胀”的影响D.经济改革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2024-05-28更新 | 13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猜题密卷(二)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1965年,苏共中央开始实行“新经济体制”,按部门原则建立中央和加盟共和国各专业部;减少下达给企业的计划指标,引导企业关注产品销售额、利润额和盈利率。这表明新经济体制旨在(       
A.提升国民经济调控的专业化B.增强管理和企业的经济活力
C.彻底突破斯大林模式的束缚D.借鉴欧美国家市场调节经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978年.苏联个人副业固定生产资金只占全苏联农业固定生产资金的很少部分,但苏联个人副业的产值却占农业总产值的25%。个人副业生产的土豆占全国土豆总产量的61%.蔬菜占29%,肉占29%,奶占29%.集体农庄庄员个人副业的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25.2%.这一史实可用来说明,当时苏联(     
A.粮食短缺问题得到了解决B.重视工业化建设忽视农业
C.农业集体化措施存在弊端D.农村经济得到快速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如表反映的是20世纪60年代后苏联经济占美国经济比例。据此可知(     
指标1960年1965年1970年1975年1980年
国民收入总量约60%59%65%以上67%67%
工业生产总量约60%62%75%以上80%以上80%以上
农业生产总量75~80%85~90%约85%约85%
工业劳动生产率40~50%45%约53%55%以上65%以上
农业劳动生产率120~25%20~25%20~25%
A.苏联粗放型发展致效率低下B.美国经济稳占世界首位
C.苏联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D.美国在争霸中占据优势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1953年,苏联采取了一系列鼓励发展个人副业的措施,有人称之为一种使私人生产受益的“新经济政策”。1958年苏联农业实现丰收。对此赫鲁晓夫指出:苏联“在短期内克服了农业生产的落后状态”,个人副业“将逐渐失去它的意义”。据此可知,赫鲁晓夫改革(     
A.延续了新经济政策的措施B.缺乏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C.实现了国民经济协调发展D.改革措施脱离苏联实际情况
2024-05-04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部分重点中学协作体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在1953年苏共中央九月全会后,赫鲁晓夫采取了一系列鼓励发展个人副业的措施,主要包括:先降低庄员、职工向国家义务交售的定额,最后废除针对个人副业的义务交售制度。使个人副业的税率降低80%。这意在(     
A.建立市场经济体制B.冲破斯大林体制束缚
C.调动人民生产积极性D.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7 . 有人评论赫鲁晓夫是“徘徊在新旧时代十字路口的一名代表人物,他的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而另一只脚又由于历史的原因,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淖中而不能自拔。”认为“他的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的史实依据有(     
①他揭露和批判了斯大林个人崇拜
②他为重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作出了努力
③他对计划经济体制发起了冲击
④他描绘了“20年内苏联将基本建成共产主义社会”的蓝图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2024-04-07更新 | 79次组卷 | 2卷引用:信息必刷卷05-2024年高考历史考前信息必刷卷(辽宁专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如表所示,苏联做法意在(     

时间

做法

1964.10.27

苏共中央通过决议,取消了赫鲁晓夫时期对农村个人副业的种种限制性规定。

1969.11.28

苏共中央和苏联部长会议通过了《集体农庄示范章程》,明确支持发展个人副业,并作出了一些具体规定。

1981.1

苏联通过了《关于增加公民个人副业农产品产量的补充措施》。
A.否定赫鲁晓夫改革B.建立计划经济体制
C.改善市场供应状况D.全面推行经济改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1958年,赫鲁晓夫宣布凡是向西欧出口的石油产品降价22.5%,而对东欧出口石油只降价6%。到1962年,苏联再次调整石油产品出口价格,对西欧出口降价55.7%,向东欧只降价8.3%。苏联向非共产党国家出口的石油,由1958年占苏联石油出口总量的74%增长至1963年的89%。苏联这样做主要是为了(       
A.改善与资本主义阵营的关系B.贯彻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
C.展现其石油工业的强大产能D.获取现代化急需的资金技术
10 . 有学者指出,苏联过度的扩张,不仅消耗了苏联的国力,而且还加剧了国民经济的军事化,导致经济结构更加畸形,损害了苏联的经济。到1978年,苏联的军费开支已占世界首位。由此可知(     
A.美苏争霸恶化了苏联经济B.勃列日涅夫改革没有成效
C.斯大林模式逐渐得以突破D.苏联积极适应新科技革命
2023-12-14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