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恒立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5月测试历史试题
江西 高一 阶段练习 2024-05-26 39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世界史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 人类在早期区域文明诞生过程中创造了诸多成就,如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孟菲斯城,古代中国的甲骨文、二里头宫殿遗址,古代希腊的字母文字、雅典卫城等。据此判断,人类走向文明时代的显著特征是(       
A.阶级的出现和国家机器的产生B.文字的出现和城市的兴起
C.国家机器的产生和法律的制定D.阶级的出现和文明的多元
2024-05-28更新 | 135次组卷 | 7卷引用:湖南省株洲世纪星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 中世纪欧洲的一个封建誓约中记载:“我,封君(领主),愿以我的权力和尊严,将这片土地(领地)授予你,封臣,作为我对你的保护和你对我的效忠的象征。……我们之间的这种关系将由神明见证,并受到教会和世俗法律的保护。”下列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教会在权力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B.封臣对所属领地拥有绝对所有权
C.土地是维系封君封臣关系的纽带D.封君封臣制度是始终稳固的政体
2024-05-25更新 | 71次组卷 | 22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3. 1600年,由于荷兰人在香料贸易上的垄断,伦敦市场上的胡椒价格翻倍。这直接迫使伊丽莎白女王首肯成立特许贸易公司-伦敦官商东印度贸易公司,并颁布特许状,授予其自好望角以东直至麦哲伦海峡的整个东方地区贸易专营权,为期15年。由此可知,当时(     
A.商业经营方式发生变化B.国际贸易中心逐渐转移
C.英国殖民霸主地位确立D.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盛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4. 1511年,马六甲被葡萄牙人攻克,葡萄牙控制了整个亚洲香料交易10%的份额,香料的定价权从威尼斯转向了里斯本。在此前后,德国富格尔家族在里斯本开设了商业银行,部分意大利的银行家族也来到里斯本设立分行,争相为里斯本的远航计划提供贷款。这些状况(     
A.促进了商业革命的进程B.促进了葡萄牙资本主义的发展
C.加速了价格革命的爆发D.揭开了西欧早期殖民扩张序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5. 18世纪,“设计”“秩序”“自然法则”等词汇被逐步引进并深入推广到基督教信仰领域;“批判”成为基督教思想领域,特别是《圣经》研究领域内的热门词汇。这一现象说明(       
A.启蒙思想成为主流思潮B.科学实用价值得到认可
C.理性精神影响宗教神学D.民众宗教信仰遭到削弱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6. 卢梭认为才能和美貌是上帝赋予女性的财富,但是随着岁月的流逝,“只有机智才能作为女性所有的真正的资本”,他希望女性能够有思想、有眼光、有所爱和有所认识,像培养自己的身体那样来培养她们的心灵。据此可知,卢梭意在(     
A.提倡女性的受教育权B.呼吁女性推翻封建专制统治
C.增强女性的参政意识D.反对天主教会对女性的压迫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7. 苏格兰启蒙思想家休谟指出,“手艺人和商人都挣了一笔钱,赢得了第二流人物的势力和声望,他们既不肯像农民那样,由于经济上的贫困和精神上的自卑,而屈服于奴隶制统治的淫威,也不希望像贵族那样,骑在别人头上作威作福”,因此“形塑了不同于前商业社会的政治生态”。休谟意在强调(     
A.政府应重视维护资产阶级利益B.自由与理性精神渗透商业社会
C.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具有必然性D.工商业发展推动政治领域进步
2024-05-25更新 | 44次组卷 | 4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实验二部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8. 恩格斯(1820-1895)青年时期游历英国时曾被伦敦震撼,他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1845年出版)感叹道,“像伦敦这样的城市,就是逛上几个钟头也看不到它的尽头”。这一时期,他游历伦敦时可能看到的是(     
A.近代的公共图书馆读者云集B.英国妇女参与投票选举
C.伦敦的证券交易所人声鼎沸D.伦敦市民乘坐地铁出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9. 如表所示是19世纪法国(天主教国家)部分年份的修女人数。法国修女人数的变化反映出(     
年份1808年1816年1825年1850年1861年1878年
人数(人)1234316011271916600090343127753
注:中世纪以来,欧洲修会掌握着主要教育资源,并广泛参与涉及教育、救济等社会服务工作中,修士(女)亦可从中获取一定报酬。
A.传统秩序与社会发展的相互调和B.宗教秩序主导法国的社会运转
C.工业化助推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D.工业革命引发严峻的经济问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0. 1830年,学徒出身的凯瑟林顿(Henry Hetherington)创办《人民便士报》(People's PennyPapers),猛烈抨击政治黑暗与社会不公,深受工人欢迎。1830—1836年,伦敦和各地共出现此类报纸近600种。这些报纸的出版表明(     
A.工人的社会地位显著提高B.无产阶级开始独立登上历史舞台
C.工人的经济状况有所改善D.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条件日益成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1. 阿根廷著名诗人埃斯特万曾写道:“我们是独立的,但我们是不自由的;西班牙的军队不再压迫我们,但她的传统却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来……拉丁美洲的社会解放只有通过放弃掉西班牙遗留下的传统才能实现。”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西班牙传统”的是(     
A.封建君主专制制度B.落后的种植园奴隶制
C.虔诚的天主教信仰D.社会化的大机器生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2. 19世纪末,英国《笨拙》杂志刊登了一幅名为《我的、都是我的》漫画,图中描绘了英 国开普殖民地议会议员塞西尔·罗德斯手拿电报线,脚踩大地的形象,对此解读最准确的是(     )

《我的、都是我的》
A.欧美主导下世界殖民体系形成B.美化形象掩盖英国侵略的本质
C.非洲的民族意识觉醒历程受阻D.英国凭技术优势意图瓜分非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3. 下面两幅照片中的内容都体现了(     

遭到炮轰的凡尔登

遭到轰炸的广岛
A.美国的霸权政策B.日本挑战美国地位C.正义战胜邪恶D.战争的残酷性
2024-05-12更新 | 77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北京市第二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仿真模拟卷02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4.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南非原住民民族大会”向英国国王请愿,要求在凡尔赛会议上有代表,提出和平的原则之一就是民族自决的权利和不受压迫的自由。扎格鲁尔等民族主义代表组织“埃及代表团”,希望旁听巴黎和会,将独立要求诉诸国际会议。战后关于民族自决的谈论,也在阿尔及利亚和突尼斯激起了民族主义运动。下列项中,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民族自决原则是非洲争取独立、民主的斗争武器
B.英、法、比、葡等国在非洲的殖民帝国彻底崩溃
C.第一次世界大战促进非洲国家民族意识开始觉醒
D.埃及民族独立运动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5. 1978年.苏联个人副业固定生产资金只占全苏联农业固定生产资金的很少部分,但苏联个人副业的产值却占农业总产值的25%。个人副业生产的土豆占全国土豆总产量的61%.蔬菜占29%,肉占29%,奶占29%.集体农庄庄员个人副业的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25.2%.这一史实可用来说明,当时苏联(     
A.粮食短缺问题得到了解决B.重视工业化建设忽视农业
C.农业集体化措施存在弊端D.农村经济得到快速的发展

二、材料分析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16. 近代以来法国在国际关系中居于重要地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法国启蒙运动兴起于内忧外患的社会背景之下。在英国已经开始进行工业革命之时,法国的封建专制 主义则在路易十四的统治下达到了顶峰。在太阳王执政时期,对内大权独揽,对外扩张以争夺欧洲霸权。对外战争的巨大消耗也使得法国封建经济濒临崩溃,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资产阶级空有经济实力,却无法得到相应的政治权利,第三等级与特权阶级的矛盾日趋尖锐。而文艺复兴以来自然科学的发展使得教会的说教不攻自破,英国光荣革命的胜利更加鼓舞了法国资产阶级的信心。于是,声势浩大的思想启蒙运动在封建势力根深蒂固的法国发展开来。面对内忧外患的国情,启蒙思想家们积极宣传“理性”与“科学”作为衡量一切、判断一切的尺度,希望能够推翻旧制度,建立新体制,并提出了众多设想。而且大多数思想家都将研究的目光投向了东方,希望借鉴东方文化为自己的民族精神注入活力。

——摘编自崔婕《论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的两种中国观》

材料二   一战后的英国沉迷于19世纪欧洲均势政策的成功之中,无视自己力量的衰弱和整个体系已经发生的变化,推行了扶德抑法的政策。它简单机械地以为,欧洲力量的天平向战胜国法国倾斜,那么威胁就主要 来自法国。这说明,英国在一战后确定国家间的战略利益关系时,仅仅考察了实力关系,而没有认真考虑 纳粹德国对于国际秩序的挑战。一战后英国领导人的外交政策一直停留在维持一种“虚幻”的欧洲大陆势力均衡,无视国际体系中已经发生的巨大变化。扶德抑法这样一种错误的政策,不仅没有维护和平,而且带来了它后面持续的对德绥靖政策,把法国和欧洲大陆的许多国家拖入了一场新的世界大战之中。

——摘编自宋伟《位置现实主义:一种外交政策理论》

材料三   在战后初期,法国政府为了恢复与发展经济,大力鼓励外国资本流入。在60年代初期,法国为了实现经济现代化,继续采取鼓励外资的方针,尤其是美国资本。但是从1963年开始,法国政府对于外资,尤其是美国资本开始转变态度,采取限制措施。这一政策是法国摆脱美国控制,维护法国独立这个大政策的有机组成部分。法国在抵制美国经济渗透上,主要采取了两手政策。一手是限制美国资本的投资部门与 额度,规定外国资本不得在法国任何部门与地区,获得统治控股地位。法国还在欧共体内,呼吁其他国家共同限制美国的资本。另一手是积极鼓励发展法国的科学技术,尤其是尖端技术与工业,这一政策,不仅有助于法国减少对美国的技术依赖,摆脱美国的经济控制,另一方面也极大的提高了法国自身的科技水平,加强了法国企业在世界的竞争力,扩大了法国产品的市场。

——摘编自张媛媛《论戴高乐时期法美关系的两面性》

(1)根据材料一,概括思想启蒙运动在法国发展的主要原因。结合所学,例举16-18世纪“东方文化”在法国传播的史实。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一战后欧洲国际关系的主要矛盾,从“扶德抑法”政策的影响角度,简析该政策为什么是“一种错误的政策”。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概括法国对美国政策的变化,并分析法国对美政策转变的原因和影响。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名校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每一种新产品都要求为其他新产业的产生留下空间,以汽车为例,轮胎的需求为橡胶产业带来了革命性影响,工业规模的扩大需要运输和通讯技术得到极大增强;总体上工业革命极大地增加了西方的财富,以世界性的规模有效地利用了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使生产效率得到了史无前例的提高;工业革命的最初阶段使拥挤的工厂出现在了新的工业城镇。

——摘编麦克尼尔《世界史:从史前到21世纪全球文明的互动》

材料二   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资产阶级生存和统治的根本条件,是财富在私人手里的积累,是资本的形成和增值;资本的条件是雇佣劳动。雇佣劳动完全是建立在工人的自相竞争之上的。资产阶级无意中造成而又无力抵抗的工业进步,使工人通过结社而达到的革命联合代替了他们由于竞争而造成的分散状态。于是,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赖以生产和占有产品的基础本身也就从它的脚下被挖掉了。它首先生产的是它自身的掘墓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摘编自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两次工业革命在推动社会发展方面的相同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并简要分析《共产党宣言》的历史意义。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名校
1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一战后建立的国际新秩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国际会议主要内容
巴黎和会与同盟国签订一系列条约,以对德《凡尔赛和约》为主。主要内容包括:德国及其盟国承担战争罪责,战败国向战胜国割地赔款,裁减军备,德国的海外殖民地被战胜国瓜分。
华盛顿会议美、英、日、法签订《四国条约》,迫使英日同盟终止;美、英、法、意、日签订《五国海军协定》,限制各国海军军备,美国获得和英国同等的海军地位;美、英、日、法、中等九国签订《九国公约》,列强同意将“门户开放”“机会均等”作为侵略中国的共同原则。

——摘编自卢文璞《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世界现代历史进程的深远影响》

(1)根据材料,指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后列强之间的矛盾及其根源。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相信并颂扬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力量和人的伟大。认为人可以创造一切;人生的目的不是为了死后升天,而是对现实美好生活的享受;人的各种欲望不应该加以抑制,而应当予以满足。

——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必修三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二   西欧的宗教改革家认为,人只有靠信仰才能得救,不需要教会的繁琐仪式,信徒得救与否全凭信仰,只有信仰上帝和行善才能上天堂,以此来否定天主教的等级观念和教皇统治人民的权力。

——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必修三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三   启蒙运动对社会影响的程度是巨大且深刻的,对理性思想的高扬使它实现了西方思想和文化向现代的转换。经历了启蒙运动的西方文明再也不同于从前。占据主宰地位的专制主义政治制度陷入了守势,要求废除王权,建立民主政体,还政于民成为西方社会政体的主流。要求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自由和平等成为随后西方人民斗争的动力和目标,一个具有极大进取精神和不断发展的西方社会出现在了人类舞台上。

——摘编自徐新《西方文化史》

(1)根据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指出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运动在思想主张方面的共性之处,分析宗教改革相较于文艺复兴运动的进步之处。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启蒙运动时期欧洲“不同于从前”的表现,并简析启蒙运动对西方社会发展的作用。

三、论述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20. 人类文明发展史,就是一部多元文明共生并进的历史。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千百年来,来自不同自然环境、拥有不同历史记忆的族群,在独特的实践中形成了自身特有的文化属性。拥有相似文化信仰的群落,以文化认同的方式建构起对文明的归属,塑造了文明下的鲜明身份。不同的语言思维、文化信仰、传统习俗汇聚交织,塑造了多彩缤纷、熠熠生辉的文明篇章。

——摘编自李远《以深化交流互鉴开创全球文明发展新时代》

材料二   西部亚洲、中部亚洲在东方与西方文化交流事业中一直扮演着“桥梁”的角色。这些“桥梁”不仅传送东方文明到西方,而且也传送西方文明到东方;同时“桥梁”自身独特的文化对东西方文明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如下图所示:

(注:古典文明指古希腊、古罗马文明)

——摘编自陈恒《文明的汇聚与传播——古代世界文明之交流》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世界古代史相关知识,提炼一个观点并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层次清楚)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世界史

试卷题型(共 20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15
材料分析题
4
论述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世界史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65人类文明的产生单题
20.65西欧封君封臣制度单题
30.65早期殖民扩张、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单题
40.65早期殖民扩张、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单题
50.65启蒙运动单题
60.65启蒙运动单题
70.65启蒙运动单题
80.65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单题
90.65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单题
100.65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单题
110.65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单题
120.65西方列强瓜分非洲单题
130.65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过程单题
140.65非洲独立意识的觉醒单题
150.65勃列日涅夫改革单题
二、材料分析题
160.4启蒙运动  一战后的国际秩序  冷战的发展与多极力量的成长
170.65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80.65一战后的国际秩序
190.65启蒙运动
三、论述题
200.4古代文明的交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