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江苏省2024届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等级性考试模拟(三)历史试题
江苏 高三 模拟预测 2024-05-24 107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中国近现代史 、世界史 、经济与社会生活、文化交流与传播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1. 陶寺遗址(约公元前2300年—公元前1900年)位于晋南襄汾县陶寺村。在此,考古发现了规模空前的城址、王墓、气势恢宏的宫殿、独立的仓储区、手工业区、观象台、农时节令历法等。这些考古发现(     
A.反映出奴隶制经济发展并走向繁荣B.说明当时社会阶级分化现象日益加剧
C.有助于探索阶级及国家产生的历史D.印证了陶寺遗址深受良渚文化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 秦汉时期,皇帝的决策一般经过以下程序:皇帝将问题交给有关机构和臣下讨论,提出方案,经皇帝批准,交由御史府拟定诏、制、敕、令,再经丞相副署后传送有关部门执行。这(     
A.提升了国家治理水平B.强化了君主专制统治
C.保证了决策的科学性D.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3. 晚唐诗人李频在《长安感怀》中说“一第知何日,全家待此身”,将诗人的压力表露无遗;王建《送薛蔓应举》中写到“一士登甲科,九族光彩新”,则生动地反映了士人登科的社会现实。据此可知,科举制(       
A.有助于打破社会阶层壁垒B.践行了四民平等思想
C.注重士子文化才能的培养D.缓和了统治阶级矛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4. 宋朝是中国陶瓷史上的黄金时期,南北官窑瓷器呈现出一个朝代的共同美感,那就是朴实无华、优雅端庄的极简主义。宋瓷经过宋人的反复淬炼,去芜存菁,留下最实用、最简洁也是最富美感的造型器用。这一风格(       
A.源于时代精神的浸润B.反映了市民阶层的生活
C.体现制瓷技术的成熟D.表达了政局分裂的哀伤
2024-03-21更新 | 173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5. “东极三韩,南尽交趾……西逾于阗,北逾阴山,不知各几万里,驿传往来,不异内地。非与前代虚名羁縻,而异方物产邈不可知者比。”上述文字可用于说明(       
A.唐代中外交流的盛况B.元代边疆治理水平的提高
C.明代朝贡贸易的发展D.清代国家版图的最终奠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6. 1686—1740年,清政府纂修《大清一统志》,把少数民族聚居的边疆地区,尤其是长城以外的“三北”(西北、北部、东北)包含在疆域之内,正面批判了“华夷之辨”下仅以长城以内作为“中国”疆域的观念。由此可知,《大清一统志》的纂修(     
A.以法律形式落实了对西藏的管辖权B.消除了“华夷之辨”民族观念的影响
C.反映了清政府强调国家统一的观念D.推动了改土归流政策的全面推行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7. 1904年9月,秋瑾在日本创办了《白话报》,以“鉴湖女侠秋瑾”之名,发表了《致告中国二万万女同胞》《警告我同胞》等文章,宣传反清革命,提倡男女平权。这些做法(     
A.捍卫了妇女权利B.加快了文化普及
C.助推了清末新政D.有利于社会转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8. 1934年3月,苏区各级机关开展了轰轰烈烈的节省运动竞赛,党校学生、瑞金县的同志也每人每日减少二两米伙食费。“节省每一个铜板为着战争和革命事业”,已成为苏区军民的自觉行动。这说明(       
A.革命根据地建设成果显著B.苏维埃政权赢得民众认同
C.反围剿斗争取得阶段胜利D.“左”倾错误理论得到纠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9. 下表是“1947——1948年邯郸市(解放区) 经营情况统计(部分)”,表中数据反映了(       

年份

坐商(有固定店面的商户)山货药材店

煤炭店

磁器店

首饰店

酿酒作坊店

烟膏店

1947

1169户

20家

2家

11家

20家

11家

5家

1948

1668户

50家

15家

23家

1家

7家

0家

A.战略决战胜利在望B.工作重心转向城市
C.社会面貌良性改变D.土地改革成效显著
2024-01-26更新 | 220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教育学会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10. 1980年12月,谷牧副总理在全国第二次进出口工作会议上指出:“世界银行的一些专家在中国调查后,写了一个考察报告,准备在征求我们意见后正式提出。我花了两个晚上仔细看了这份考察报告的摘要。他们的意见很有参考价值。”这表明(     
A.世界银行促成中国对外开放的决心
B.中国深层次参与到国际规则的制定
C.国际贸易组织期待中国融入全球化
D.中国重视对外部经验的参考和借鉴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1. 在《埃及亡灵书》中,古埃及人想象今世与来世之间有一条大河,这条河被比作为难以战胜的死神,只要死者渡过了河水就等于征服了死亡,获得了重生。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A.民众对法老的统治悲观失望B.自然环境对古代文明影响深远
C.航运经济是埃及的支柱产业D.文学艺术起源于对死亡的敬畏
2024-03-27更新 | 586次组卷 | 14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2. 1565年,西班牙航海家乌尔达内塔从吕宋起航,开辟了一条西起吕宋马尼拉、东至墨西哥阿卡普尔科的全新航道。之后的250多年里,西班牙人将无数丝织品运抵美洲市场,用以交换产自西属美洲的白银。据此可推知这一时期(     
A.西班牙垄断了大西洋贸易B.银丝贸易是殖民主要手段
C.欧洲的贸易中心正在转移D.全球的贸易格局发生变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3. 新的政治理论鼓吹摆脱教会的健全政治和自由政治,声称维护思想和人身自由的前提是实行政教分离,让宗教信仰成为个人事务,禁止其涉入公共领域尤其是政治领域。这种主张无疑为那些竭力想扩大世俗政权权力的统治者所青睐。从材料中信息可以判断“新的政治理论”提出应该在(     
A.文艺复兴时期B.宗教改革时期C.启蒙运动时期D.新航路开辟时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4. 如表能够说明19世纪中晚期美国(     
1845年美国吞并墨西哥的德克萨斯
1870年代格兰特总统宣称美利坚合众国不能容忍欧洲各国相互转让其位于美洲的各殖民地
1895年美国国务卿欧恩尼提出美国有权调解发生在拉丁美洲的边界纠纷
1898年美国自西班牙手中取得古巴与波多黎各
A.领土范围的不断扩张B.遭到欧洲列强排挤
C.门罗主义的发展演变D.支持拉美独立运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5. 二战时期,英国著名将领、军事专家富勒将军断言:“几乎可以肯定,不是因为俄国人的抵抗,尽管他们很顽强,或是气候对德国空军的影响挽救了莫斯科,事实是,德军前线的车辆陷入了泥泞中。”这一军事评述(     
A.夸大了气候因素对战争的影响B.客观上指出了苏军获胜的关键
C.肯定了莫斯科战役的战略价值D.侧面反映苏德两军的装备差距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6. 如表所示,苏联做法意在(     

时间

做法

1964.10.27

苏共中央通过决议,取消了赫鲁晓夫时期对农村个人副业的种种限制性规定。

1969.11.28

苏共中央和苏联部长会议通过了《集体农庄示范章程》,明确支持发展个人副业,并作出了一些具体规定。

1981.1

苏联通过了《关于增加公民个人副业农产品产量的补充措施》。
A.否定赫鲁晓夫改革B.建立计划经济体制
C.改善市场供应状况D.全面推行经济改革

二、材料分析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名校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初的官僚体系内,有些是召自元朝归附的旧吏,元末时的官场贪污腐败之风和种种恶习随之袭来。朱元璋决心“革前元姑息之政,治旧俗污染之徒”。洪武元年,朱元璋告诫来朝见的府州县官:“天下新定,百姓财力俱困,如鸟初飞,木初植,勿拔其羽,勿撼其根。然惟廉者能约己而爱人,贪者必胶人以肥己,尔等戒之。"在洪武朝陆续编定《大明律》和《大诰》,还先后颁布《祖训录》《臣戒录》《醒贪简要录》《为政要录》等敕令。他说:“不禁贪暴,则民无以遂其生。”

——据周谷城《中国通史》、张丕显《论明初吏治改革》等整理

材料二   据《明史》记载:“凡三诰所列凌迟、枭示、种诛者,无虑千百,弃市以下万数。”朱元璋还建立“皮场庙”,即在各府州县和卫所衙门左首,都设立一座庙宇,既用祭示土地神,又作为对贪腐官吏剥皮场所;他还“重绳赃吏,揭诸司犯法者于申明亭,以示戒”。洪武十八年(1385年),他亲自编定的《御制大诰》三篇颁示天下,其中多是重惩贪官污吏和豪强作恶的案例。他还规定,凡贪官恶吏,允许民将其“绑缚赴京治罪”。“其正官、首领及一切人等,敢有阻挡者,其家族诛"。

——摘编自张丕显《论明初吏治改革》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朱元璋整顿吏治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朱元璋整顿吏治举措的特点,并说明其影响。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自战国时代开始从甘蔗中取得蔗浆以后,种植甘蔗日益兴盛,甘蔗制糖技术逐步提高,经近千年的发展,至唐宋年间,已形成了颇具规模的作坊式制糖业。公元647年,唐太宗派人去印度学习熬糖法。欧阳修、宋祁撰的《新唐书》中有这样的记载:“⋯⋯贞观二十一年,始遭使自通天子,献波罗树,树类白杨。太宗遣使取熬糖法,即诏扬州诸蔗,柞沈如其剂,色味愈西域远甚。”从唐宋开始形成的手工业制糖以来,制糖技术逐步得到发展,一些新的技术、新的工艺相继出现,土法制取的白糖、冰糖等新品种也相继出现,同时也产生了一些制糖的理论著作。如北宋王灼于公元1130年间撰写出中国第一部制糖专著——《糖霜谱》。8世纪中叶,中国制糖技术传到日本。13世纪左右,传入爪哇,成为该岛糖业的起源。15~16世纪,中国的侨民也在菲律宾、夏威夷等地传播制糖法。

——摘编自林国栋、陈如凯、林彦铨的《甘蔗的起源与进化》

材料二   15世纪末,哥伦布将甘蔗制糖技术传至西印度群岛,很快又传至古巴、波多黎各。15世纪20~30年代,甘蔗制糖技术先后传到墨西哥、巴西、秘鲁等,不久,甘蔗制糖业在南北美洲都发展起来。由于甘蔗的生长需要热带环境,直到殖民地的兴起以及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欧洲强国才开始在殖民地发展大规模的甘蔗种植园和制糖工业。在近代社会中,糖的生产已经与一个民族的生产发展力紧密联系起来。蔗糖在18世纪经济中所占据的地位,就如钢铁在19世纪,石油在20世纪所占据的地位一样。正是由于殖民地贸易的兴起,蔗糖的广泛种植,糖果制造商在这个时候开始试验各种糖果的配方,大规模地生产,从而使糖果进入平常百姓家。

——摘编自李春辉《拉丁美洲史稿》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甘蔗制糖业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并简析甘蔗制糖技术的传播与发展对中国的影响。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述甘蔗制糖业的发展与糖果制造业有何关联。

三、论述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8983月,《小丑》杂志上发表了米勒的一幅讽刺漫画(图6),它所反映出的中欧关系的实质在西方舆论界和外交界很有认知代表性。漫画中,一个年轻的保姆,象征着欧洲,笑容高傲,摇晃摇篮,一个婴儿——中国人被紧紧包裹着,襁褓上写着“贷款”“工业”“海关”“铁路”“军队”。保姆说道:“只要系统地进行教育,总能取得理想的结果”,并强调了“教育者”的行动重点。

——李牧群译《严肃的幽默一漫画中的历史与世界》(俄文翻译版)

请结合所学知识,解读材料中所说的19世纪末的西方人对中欧关系实质的认知。(回答时要明确指出西方人眼中的中欧关系实质,并对其产生这种认知的原因进行阐释。要求:认知明确、史论结合、自圆其说,说服力强;限300字以内)
2024-02-24更新 | 105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重点中学协作体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四、材料分析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名校
2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到了19世纪前半期,强大的英国工业已经不需要国家来保护了,相反的,这个保护政策只能阻碍商品的自由流通,因而不利于英国工业的发展。1832年以后,工业资产阶级的代表们便开始了争取废除上述一系列重商主义法律的斗争,到1846年终于迫使议会废除了“谷物法”。“航海条例”也在1849年取消了。此外,在1846年-1849年间,议会又取消了200种左右的商品进口税。这些措施意味着自由贸易的实现。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近代史》

材料二   欧洲国家的关税率(1913年指数为100)

食品半成品制成品
1927年1931年1927年1931年1927年1931年
德国12538095153190183
法国65.518096125153178
意大利75188114198193286
比利时46931382.4122137
瑞士1462881572.8189236
瑞典117208107106475605

——资料来源:宋则行、樊亢《世界经济史》(中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三四十年代英国推行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的原因。
(2)指出材料二反映的核心问题,并分析其造成的后果。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古代史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中国近现代史 、世界史 、经济与社会生活、文化交流与传播

试卷题型(共 20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16
材料分析题
3
论述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古代史
1,3,4,5,6,17
2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3
中国近现代史
4
世界史
5
经济与社会生活
6
文化交流与传播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4三皇五帝、禅让制、邦国单题
20.65两汉至明清时期行政体制的演变单题
30.65隋唐科举制单题
40.65宋元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单题
50.65元朝的地方管理单题
60.65疆域的奠定 单题
70.4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单题
80.65工农武装割据开辟革命新道路单题
90.4全面内战的爆发单题
100.4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单题
110.65古代埃及文明单题
120.4商品的世界性流动单题
130.4启蒙运动单题
140.65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单题
150.65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过程单题
160.4赫鲁晓夫改革  勃列日涅夫改革单题
二、材料分析题
170.4明朝政治体制的变化
180.4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  古代的商路、 贸易与文化交流
200.4法西斯主义与亚欧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三、论述题
190.4边疆危机与甲午中日战争  瓜分中国的狂潮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过程和影响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过程和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