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赫鲁晓夫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赫鲁晓夫为了改变苏联农业长期落后的面貌,于1953年开始推行他的“处女地”计划。他动员来了5万台拖拉机,6000辆卡车,在西伯利亚广袤的草原上播下了几十吨的种子。结果冬小麦全部被冻死,到1960年,“处女地”几百万英亩的土地,变成了沙漠。这说明赫鲁晓夫改革(     
A.主观行政命令违背自然规律B.科学运用人的主观能动性
C.符合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D.缺乏明确具体的改革思路
2024-05-13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凉山州高三下学期三诊考试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1953年,苏联把部分过去由中央主管的企业下放给加盟共和国,并规定企业在完成国家计划后可接受其他企业和组织的定货。同时,要求必须改进企业的工作,特别是在加强经济核算和经济刺激等方面的工作,这些做法旨在(     
A.调整国民经济比例B.解决传统的经济模式弊端
C.实行国家资本主义D.加快苏联工业化建设步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3 . 20世纪70年代至今,《赫鲁晓夫回忆录》多次出版,并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因其内容的复杂性,不同年代版本的内容均有所不同。由此可知,此回忆录作为一种史料(       
A.能够准确记述作者的事迹B.比相关研究著作的可信度更高
C.反映出时代对历史叙述的影响D.版本越新越接近历史
2023-08-16更新 | 516次组卷 | 56卷引用: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历史是由无数个片段组成的,每一个片段都不是完美的,都是复杂多面的,但是它们对整个历史都有其阶段性的价值。特别是那些形成历史逻辑的关键环节,应当予以必要的肯定。当我们批判历史上的每一个不完美的片段时,都不能完全否定它在历史链条上的价值,甚至也需要找出它之所以发生的“理由”。这历史尽管不是笔直的,但却是进步的;尽管是非线性的,却是螺旋上升的。我们只有深入当时的历史条件找出造成历史灾难的因素,也找出曾经的思想闪光,尽管这些思想成果并不完美,甚至当时也未能达到社会共识,但也是我们不断认清事物的一个过程,否则不可能一步达到真理。历史研究也不是为了预测未来,而是在复杂的历史现象中找到可以借鉴的东西,从而最大程度地避免曾经发生过的社会灾难。

——(杨利川《我对保守主义的思考》)


依据材料所述,从所学知识中提取一个“历史发展片段”,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释。(要求:对片段的提取符合材料主旨,阐释充分且多角度,语言表达简练)
2023-07-21更新 | 151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市中区神州天立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高考模拟文综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36年,中央直属企业的产值占全部工业产值的90%。从一个小别针到巨型发电机的生产都要受国家计划委员会控制,受政府有关部、局的领导。19572月,赫鲁晓夫要求把工业和建筑业的日常领导工作从中央转到地方。最高苏维埃于5月决定撤销25个中央部和113个加盟共和国的部,只留下航空、无线电、造船、化学、中型机械等几个中央部。赫鲁晓夫认为,放松中央控制会推动生产发展。中央统一管理被削弱后,各地滋生了严重的本位主义,彼此矛盾重重,互相扯皮。赫鲁晓夫逐渐又把权力收回中央。他先是合并地区国民经济委员会,最后又成立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后来又出现了各类工业部门的全国性委员会。结果,到1963年时,管理工业的机构不仅没有像原来设想的那样有所精简,反而扩大了二三倍。工业和建筑业管理组织的改革没有取得积极成果。

——摘编自《赫鲁晓夫工业方面的改革》

材料二   国有企业改革一步一个脚印,不断向前推进。从改革开放之初到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先后对国有企业实行扩权让利、承包经营责任制、股份制等方面的改革。这些改革措施,对国有企业经济效益的改善和推进中国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使国有企业的活力有所增强,对宏观经济环境和市场变化的适应能力逐步提高。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在80年代的基础上朝着转换机制、政企分开、制度创新、战略调整的方向迈进。在对国有企业经营者实行激励的同时,国家还加强了对国有企业的监管。一方面,国家对一些重点企业实行了稽察特派员制度,加强了国有企业监事会工作。另一方面,为保证激励和约束的依据的真实性,大部分地区对一些国有企业实行了会计委派制。

——摘编自国家统计局《国有企业稳步改革》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苏联工业改革的背景和失败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特点,并分析其意义。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企业改革成效的因素。
2023-06-20更新 | 290次组卷 | 7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从1953年起赫鲁晓夫在乌克兰和苏联南部地区发起玉米种植运动,后来推广到全国各地区。如表是苏联农业中玉米的种植面积数据(单位:万公顷),据此可知当时苏联(     
年份1953年1954年1955年1960年1962年
玉米种植面积350430180028003700
A.已经基本解决农业落后的问题B.改变了集体农庄的生产体制
C.农业生产仍然受制于传统体制D.充分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2022-12-28更新 | 163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市大英中学2023届高三3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赫鲁晓夫传》作者麦德维杰夫认为赫鲁晓夫的改革充满了局限。他认为随着赫鲁晓夫领导地位的确定,“个人专断”“唯意志论”也日益增长。这样的思想让他在改革之时“给了社会一点自由,但随即又自己拧紧了水龙头”。据此可知,赫鲁晓夫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A.延续了个人专断的作风B.完全继承了斯大林体制
C.政策前后摇摆不能坚持D.对体制的弊端认识不足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1956年2月·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上作《关于个人迷信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批评了由于对斯大林的个崇拜而造成的错误。对此毛泽东评价说:“赫鲁晓夫的报告既揭了盖子,又捅了娄子。”赫鲁晓夫“揭了盖子”的重要影响是
A.打破社会主义探索的禁区B.加剧了苏联国民经济的畸形发展
C.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D.造成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困难
2021-02-24更新 | 291次组卷 | 5卷引用:四川省兴文第二中学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斯大林时期,国家不仅规定了集体农庄农作物结构、播种面积、产量,而且对作业方式和农产品的分配等也作了规定。1955年,赫鲁晓夫开始实施“以商品产品的产量为出发点”的新计划体制,国家只负责农业发展的远景规划。这表明当时苏联
A.否定了斯大林模式B.注重调整工农业比例
C.谋求增强经济活力D.摆脱了农业生产困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下图为某一时期苏联政府统一收购农产品价格指数变化图,由此可知这段时期苏联
A.集体农庄的弊端得到了纠正B.改变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策略
C.将农业领域作为改革的重点D.农民生活水平得到一定改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