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赫鲁晓夫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7 道试题
1 . 赫鲁晓夫执政时期,“在伴有行政命令式的要求之下,玉米的种植面积迅猛扩大,但由于很多地方因生长条件欠佳和管理不善,产量并不理想”。这一材料说明苏联大规模种植玉米失败的原因不包括
A.政治经济体制的制约
B.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
C.生产经营管理的不善
D.忽视了自然地理条件
2019-07-18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仙游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必修二校本作业:第17课 苏联的经济改革
2 . 下表是苏联1960—1985年经济增长率百分比
1961—19651966—19701971—19751976—19801981—1985
6.57.85.74.33.6

——根据1985年的《苏联国民经济年鉴》


造成苏联25年来出现这种经济变化趋势的原因不包括
A.斯大林模式的僵化
B.与美国长期争霸
C.赫鲁晓夫和勃列涅夫改革的失败
D.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失败
3 . 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不同的国家经济发展模式也不尽相同。以英、美为代表的“自由放任”模式和以苏联、中国为代表的“计划经济”模式,都可能使一个国家完成工业化,实现经济转型,但这两种模式走向极端和僵化后,也会造成严重弊病。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以英国和苏联为例,说明“自由放任”模式和“计划经济”模式产生的消极影响。
2.以美国罗斯福新政为起点,西方国家通过何种方式突破“自由放任”模式?这标志着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为修正“计划经济”模式的弊端,苏、中两国先后进行了改革。苏联的赫鲁晓夫改革以失败而告终,原因何在?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从思想和实践上全面突破“计划经济”模式,其表现是什么?
4.美、中两国对各自经济发展模式成功突破的手段有何共同之处?纵观经济发展模式的调整过程,你能得出什么启示?
4 . 赫鲁晓夫认为,苏联农业发展不足的原因,首先是“在农业中违反了使工作人员从利益上关心生产发展、关心增加生产收入的原则,这是社会主义经济管理的根本原则之一”。为此,他推行了
A.新的经济体制
B.加速发展战略
C.种植玉米运动
D.物质利益原则
2019-05-18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中,绝大多数农户加入集体农庄。农庄的播种结构、播种面积、牲畜种类数量、农畜产品的分配等各项指标,都由国家决定。为保证工业化所需资金,国家实行义务交售制,以远低于生产成本的价格收购农庄的产品。1953年斯大林逝世时,苏联出现了严峻的农业形势。

材料二:1933年美国的《农业调整法》规定:凡根据政府“按户分配耕地面积计划”,“自愿”减少耕地、限制产量的农户都可以得到政府的津贴。同时农业调整局下令铲除1000万亩棉花并屠宰超过:600万头猪。

——摘编自《政府对农业的“哺育”》

材料三:1978年11月,安徽凤阳县小岗村18位农民签下“生死状”,实行包产到户,揭开了农村改革的序幕。1979年1月的粮食总产量就相当于全队1966年到1970年5年的总和。1985年1月,中央取消农产品统购统销制度,进一步放宽农村政策,放活农村金融,扩大城乡交流。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执行干事约瑟特施琳说,中国向世界证明一代人的努力就可打败饥饿。


(1)根据材料,概括1953年苏联出现严峻农业形势的原因。
(2)结合所学分析,美国农业调整局的举措反应的实质。其效果如何?
(3)根据材料,概括“中国用一代人的努力可打败饥饿”的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在农业建设中你有哪些经验教训值得总结。
2019-04-04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宁夏育才中学孔德校区2018-2019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曾经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也有许多失败的教训。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苏联从1940到1952年,农业总产量增加10%,1953年的粮食总产量8250万吨,低于1913年8600万吨的水平。1958年苏联谷物产量达13470万吨,比1953年增加了5220万吨,畜牧业也有较大发展。但苏联农业在1963年又陷于严重困境,粮食和副食供应日趋紧张,不得不大量从国外购进粮食。

材料二 勃列日涅夫上台后,撤销国民经济委员会,重建各工业、建筑业部门,又回到原来条条领导方式。1965年9月开始推行以改进计划工作和加强对企业经济刺激为主要内容的新体制。在农业方面,制定并加强了一些发展农业生产的措施,如增加农业投资,注意采用经济核算制,实行有保障的劳动报酬制,鼓励个人副业生产,重视农业生产专业化,加强农业科研等等。但农业仍然是粗放型,现代化水平很低,抗灾能力差,产量难以显著提高。农业仍然是国民经济中的落后部门。

——摘编自张泽森、田锡文《20世纪的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20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初期苏联农业发展的阶段特征,分别说明其主要成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联农业在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依旧落后的原因。
(3)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苏联农业改革的历史教训。
2019-03-06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省级联考】江苏省2019届高三年级高考全真模拟试卷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下图所示为某阶段苏联国民生产总值和美国的对比图,其反映的苏联经济发展的态势及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A.1960--1965年增长率高于美国,反映了赫鲁晓夫改革的效果
B.1965--1970年增长率高于美国,体现了斯大林体制的积极作用
C.1975-1980年增长率低于美国,说明勃列日涅夫改革没有取得任何成效
D.1980-1985年增长率仍然低于美国,体现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的失败
2019-02-27更新 | 203次组卷 | 2卷引用:【校级联考】江苏省四校联考(南师附中、天一中学、海门中学、淮阴中学)2019届高三下学期期初调研检测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33年6月的“农业信贷法令”把信贷业务合并为土地银行、生产信贷、中级信贷和合作信贷等四类,并且大大地扩大了当时的信贷范围。农业调整局把注意力集中于棉花、小麦、玉米的减产。联邦剩余产品公司收买剩余产品,把他们分配给各州救济机关;通过防洪工程划拨大批款项修建各州之间的公路,以及划拨大量资金使农村电气化以大力支持农业的办法。

——《美国经济史》

材料二 苏联的粮食产量(单位:百万吨)中国的粮食产量(单位:百万吨)


注:据李明海《赫鲁晓夫执政时期的农业改革及评价》整理 注: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年鉴》编制


(1)根据材料一,概括美国新政中的农业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意义。
(2)根据材料二,概括1953~1958年中苏农业发展的共同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原因。
2018-11-27更新 | 376次组卷 | 4卷引用:甘肃省临泽县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农业问题一直是苏联战后国民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赫鲁晓夫执政期间,他根据在苏联的乌克兰地区农民传统种植玉米和美国农场种植玉米成功的经验,看到了提高粮食产量和给畜牧业提供饲料的前景,于是大力推广玉米种植。但玉米属于喜高温高湿的作物,而高寒的西伯利亚不适宜玉米的生长。他不顾苏联东西部气候差异的具体特点和已形成的农作物播种格局,要求在苏联的每一个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都普遍种植玉米。在伴有行政命令式的要求下,玉米的种植面积迅速扩大。1953年为550万公项,1956年达1 640万公项,1962年增至3 710万公顷。许多原来种植传统粮食作物小麦和黑麦的耕地也种上了玉米。而这些被“排挤”的农作物比玉米更适合当地的土壤和气候条件。玉米在很多地方因生产条件不适和管理不善,产量并不高,质量也很差。由于采取粗放式的经营方式,导致垦荒地区地力耗尽,垦荒运动被迫停止。

——摘编自《赫普晓夫执政史》


根据材料,指出赫鲁晓夫种植玉米的运动给苏联农业造成了什么影响?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赫鲁晓夫担任苏共总书记后,决定东部大开发,以党的名义号召全国青年向荒地进军,一哄而上,掀起了苏联历史上有名的“开垦处女地运动”。由于选择优先发展农业,不符合当地的自然地理条件和环境,结果不仅粮食产量上不去,脆弱的生态环境也遭到严重破坏。1964年赫鲁晓夫下台,苏共承认这个时期农业政策有错误,开垦运动得以停止。

材料二   


材料三   下表为1981~1990年苏联经济增长率(%)简表

年份1981~19851986~19891990
社会总产值3.31.8-2
国民收入3.21.0-4
劳动生产率3.1-2


(1)根据材料一,概括赫鲁晓夫大力推广种植玉米给苏联农业带来的不良后果。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赫鲁晓夫执政时期的改革。
(2)材料二中图表反映的是哪一位苏联领导人执政时期的什么历史信息?
(3)材料三中,1990年苏联经济发展出现负增长的主要原因有哪些?综合上述材料,你可以得出哪些启示?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