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赫鲁晓夫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1 . 1954年,赫鲁晓夫在给苏共中央主席团的信中说:“苏联的农业产量需要大幅度提高,农产品的匮乏已经严重到即使农业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也难于解决城市的粮食供应,因为城镇人口的增长过于迅速。”据此可知当时苏联(  )
A.人口迅速增长B.工业化扩张速度过快
C.粮食依赖进口D.农业集体化亟待推进
2 . 为了解决“斯大林模式”给苏联经济造成的困难,从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到戈尔巴乔夫,都进行了经济改革。他们改革的共同点是(     
A.优先解决农业生产中的问题B.调整所有制结构发展个体经济
C.发展重工业以进行军备竞赛D.力图解决计划经济造成的弊端
2023-01-19更新 | 770次组卷 | 98卷引用:陕西省延安市实验中学大学区校际联盟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如表为1953-1958年苏联粮食产量统计表。据此可知,当时苏联(     
年份苏联粮食产量
19538250万吨
19548560万吨
195510370万吨
195612500万吨
195710250万吨
195813470万吨

A.将改革重点放在农业领域B.农业改革取得一定成效
C.已放弃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D.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2022-08-10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在谈到农业存在的问题时,赫鲁晓夫重新规定:“如果在制定摇种而积、单位面积产用和畜牧发展指标时,集体农庄、国营农场领导人和生产管理局领导人发生分歧,那么最后决定权属于集体农庄管理委员会和国营农场场长。”赫鲁晓夫此举旨在(       
A.否定指导性计划管理制度B.激发地方和劳动者积极性
C.改革按劳分配的分配方式D.鼓励各地方扩大玉米种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57 年苏联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一次取消部门管理、实行地区管理体制的工业管理体制改革。改组后,由地区性的国民经济委员会和其他地方机构管辖的工业企业占全苏联工业总产值95%以上,而由中央各部直接管辖的部分不到5%。这次改革
A.从根本上突破了斯大林模式B.适度扩大了地方经济自主权
C.废除了对企业的指令性计划D.改变了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
6 . 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共同点是
A.都偏离了社会主义道路B.都没有从根本上突破原有经济体制
C.都企图改革斯大林模式D.都从根本上突破了斯大林模式的束缚
7 . 1951-1965年,苏联工业的年平均增长率达10.7%,钢铁、煤炭和石油等重要战略物质的产量逐年增加,军事科技水平保持国际领先地位。材料可用来说明赫鲁晓夫改革
A.继续向国防工业倾斜B.增强了苏联的国防实力
C.突破了“斯大林模式”D.重点并未放在农业领域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苏联中央和地方管理的企业占全国工业总产值比重变化(%)
年份中央管理的企业地方管理的企业
19506733
19555347
19564555
1960694

据表推知,赫鲁晓夫改革
A.赋予地方企业更多自主权B.限制了中央企业的活力
C.改变了计划经济管理体制D.加剧了经济的畸形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表为苏联1950-1963年的经济数据。由此可知,苏联
A.经济改革未取得重大突破B.扩大企业自主权取得明显成效
C.彻底打破经济体制的束缚D.人民的生活水平没有得到改善
10 . 第五个五年计划规定,工人和职员的实际工资至少要提高35%,集体农民的收入至少增加40%;到1955年计划完成时,工人和职员的实际收入了增加了39%,集体农民的实际收入增加了50%。这实际反映出
A.五年计划任务全面超额完成B.赫鲁晓夫改革措施初见成效
C.产业结构调整目标基本实现D.农业机械化提高了农民收入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