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赫鲁晓夫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以下表格是1953~ 1964年间苏联的煤钢产量和工人平均月工资的变化情况,出现这一现象主要是因为当时的改革
A.对斯大林模式形成一定的冲击B.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C.以发展工业尤其重工业为重点D.把农业作为经济改革的重点
2 . 以下表格是1953~ 1964年间苏联的煤钢产量和工人平均月工资的变化情况,出现这一现象主要是因为当时的改革
时间钢产量煤产量工人平均月工资
1953年3810万吨3.2亿吨70.2卢布
1964年8500万吨5.5亿吨98.2卢布

A.对斯大林模式形成一定的冲击B.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C.以发展工业尤其重工业为重点D.把农业作为经济改革的重点
2014-09-16更新 | 27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届山西忻长临康四校高三第四次联考文综历史A卷试卷
3 . 下表为苏联主要农产品年平均产量表(单位:万吨),这一时期苏联农业生产的发展主要得益于政府
A.实行固定的粮食税B.开始推行农业全盘集体化
C.改革农村管理体制D.彻底放弃计划经济体制
2020-08-10更新 | 46次组卷 | 3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下表为苏联1965—1975年农业发展的部分数据
灌溉土地面积(万公顷)农业总产值(亿元)农民月工资(卢布)
196598088353
197516601228120

苏联这一阶段农业的发展得益于
A.改革一定程度提高了农民积极性B.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C.美苏争霸中苏联占据了优势地位D.农业集体化进一步发展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表是苏联1960—1985年经济增长率百分比
1961—19651966—19701971—19751976—19801981—1985
6.57.85.74.33.6

——根据1985年的《苏联国民经济年鉴》


造成苏联25年来出现这种经济变化趋势的原因不包括
A.斯大林模式的僵化
B.与美国长期争霸
C.赫鲁晓夫和勃列涅夫改革的失败
D.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失败
6 . 下表为赫鲁晓夫时期(1953-1964 年)苏联政府机构改革情况。这表明赫鲁晓夫改革
A.缺乏明确指导思想致改革混乱
B.以改革计划管理体制为重点
C.没有触动重工轻农的发展战略
D.改革操之过急脱离经济实际
2018-05-02更新 | 139次组卷 | 3卷引用:2018年5月17日 赫鲁晓夫改革——《每日一题》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人教必修2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下表为苏联部分年份粮食产量的统计数据。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苏联当时1953-1958年苏联的粮食产量(单位:百万吨)

年份总产量生荒地的产量其它地区的产量
195382.526.955.6
195485.637.348.3
1957105.038.166.9
1958141.258.482.8

A.把发展农业作为经济建设重点
B.注重了农业生产技术的革新
C.大力垦荒和调整农业生产关系
D.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2018-05-25更新 | 93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钢城四中2018届高三五月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下表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材料结论
A在1720—1820年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在世界总值中所占比重的年增长率,高于整个欧洲地区。这一时期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远高于英国
B普法战争中普鲁士军队在色当俘获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及其亲率的近十万法军。先进的社会制度是夺取战争胜利的必要条件
C苏联粮食产量1954年为8560万吨,1956年为12500万吨,1958年为13470万吨。赫鲁晓夫的改革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
D“北美自由贸易区”成立以来的20年间,三个经济体间已发展出更宽、更深、更高效的供应链。三国互惠,使墨西哥一跃成为发达国家

A.AB.BC.CD.D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