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赫鲁晓夫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1 . 下表是苏联二战后经济发展状况统计数据表(表格中数据为年均增长率,单位:%)。据此可知,这一时期苏联(       

时期

国民收入

工业

农业

1966—1970年

7.7

8.4

4.2

1971—1975年

6.3

7.4

0.5

1976—1980年

4.3

4.4

1.7

1981—1985年

3.3

3.6

1

A.经济总量出现不断下降趋势B.经济结构比例失调
C.国民收入与工农业同步发展D.人民生活水平下降
2023-07-08更新 | 40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下表为1951-1980年苏联国民收入年均增长率,据表格可推知,该时期苏联(     
1951-1960年1961-1970年1971-1980年
10.25%6.45%4.95%
①传统经济体制逐渐僵化
②民众思想混乱,民族分离主义兴起
③社会矛盾重生,发展缓慢
④勃涅日涅夫改革成效有限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人物与事件

代表名言

结果

列宁与新经济政策

我们现在退一步是为了将来进两步。

经济形势日益好转,逐渐走出困境。

胡佛与经济危机

危机很快就会过去,繁荣就在眼前。

经济进一步恶化,陷入空前危机。

罗斯福与经济危机

我可以向大家保证,把钱放在银行

里,要比褥子下面更安全。

金融领域信用逐渐恢复,经济秩序不断好转。

赫鲁晓夫与玉米运动

依靠玉米壮大苏联。

农业减产,出现严重饥荒。

邓小平与南方谈话

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胆子再大一点,步子再快一点。

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

历史人物名言与事件往往包含丰富历史信息,认真阅读以上表格,至少结合两个历史人物与事件,提炼一个观点,并展开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
2023-11-09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吴忠市吴忠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4 . 对下列表格所反映历史现象的准确理解是
1951—1980年苏联国民收入年增长率(%)
1951—1960年1961—1970年1971—1980年
10.256.454.95

A.斯大林工业化导致经济逐渐萎缩B.赫鲁晓夫经济改革成效较为显著
C.勃列日涅夫执政致使经济陷入停滞D.戈尔巴乔夫改革没有解决经济问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表是1956—1985年苏联住房建设规模、资金来源及居民住房保障水平情况(       


时段
年均住房建设面积(百万平方米)国家预算对包括住房在内的非生产部门投资比重(%)住房建设资金来源(%)人均住房保障面积(平方米)
国家预算居民住房合作社

1956—1965

56

35

60

38

2

10

1966—1975

59

-

77

16

7

12

1976—1985

61

27

88

7

5

15

据表可知,苏联的住房保障与建设(       
A.重视利用市场调节补充B.加剧计划经济改革困境
C.成为预算投资主要支出D.打破居民住房短缺局面
2023-11-15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凉山州安宁河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6 . 下表是1951-1980年苏联国民收入年均增长率。导致表中数据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年份

1951-1960年

1961-1970年

1971--1980年

年均增长率

10.25%

6.45%

4.95%

A.新经济政策的实施B.斯大林体制的延续
C.“新经济体制”改革的启动D.戈尔巴乔夫改革的进行
7 . 下表是苏联年均经济增长率变动情况,该表说明苏联(     
项目1961--1965年1966-1970年1971--1975年1976—1980年
社会总产值6.57.46.34.2
国民收入6.57.85.74.3
工业产值8.68.57.44.4
农业产值2.23.92.51.7
居民人均实际收入3.65.94.43.4
A.仍未根本突破传统体制B.国民经济发展缓慢
C.居民消费需求基本满足D.经济改革政策持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下表是1953~1955年苏联农业的部分发展情况
年份(年)195319541955
玉米种植面积(万公顷)3504501800
谷物产量(百万吨)82.585.6106.8
据表可知,当时的苏联(     
A.政治改革效果有限B.粮食问题得以解决
C.农业改革埋藏隐患D.传统政策不断强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下表为赫鲁晓夫改革期间部分年份粮食产量表。

以上数据说明苏联(     
A.农业仍以粗放式经营方式为主B.气候环境决定粮食产量
C.农业改革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D.农业改革没有任何成效
2023-05-06更新 | 30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下表为20世纪20—60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劳动竞赛

时间形式简介
始于1929年劳动突击队竞赛运动倡导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劳动积极性。
始于1935年斯达汉诺夫竞赛运动倡导生产技术革新,提高生产定额,提高劳动生产率。
始于1941年支援前线生产队竞赛运动倡导建立支援前线生产队,保障卫国战争军需物资供应。
始于1967年推广“谢基诺工作法”提倡精简人员,提高效率,节余资金由企业自行支配,奖励超额完成任务。

——摘编自侯宝泉《论苏联社会主义劳动竞赛》

材料二   下为图张凡夫《提高产量就是加强保卫祖国力量》宣传画(1951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历史背景,简述20世纪20—60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劳动竞赛的演变。
(2)某学习小组计划举办“新中国的劳动竞赛”主题展览活动,拟将材料二中的宣传画作为展览内容,请结合历史知识为该宣传画撰写一段简介。
2023-03-20更新 | 556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A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