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东欧的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和剧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45830日,麦克阿瑟以盟军最高统帅名义进驻日本,其制定并实施了包括解除武装、惩办战犯等一整套“非军事化”和“民主化”的改革,如基本人权、议会制度、和平经济等,以清除军国主义对日本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影响,大力压制体现军国主义及侵略精神的制度。……194810月,美国国家委员会通过《关于美国对日政策的建议》,主张美国政府缓和惩办日本军国主义分子的政策,复兴日本经济。美国政府接受了该建议,此后的日本顺利踏上了美国的同盟战车,逐渐成为美国亚太战略的基石。

——摘编自《中等大国的战略选择-以日本为例》

材料二   战后初期,按当时东欧各国共产党领导人的看法,由人民民主制度向社会主义制度的过渡将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这种人民民主道路基本上反映了东欧各国的实际,而且有很大的包容性,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可。经过政治经济改革,多种所有制并存且互相竞争,各民主党派组成联合政权,团结了最大多数人。到1947年前后,东欧各国的经济已经达到或接近战前的水平,政治民主也呈现勃勃生机。然而,随着冷战的爆发,苏联迅速放弃了允许东欧国家自主探索民族化道路的政策,要求这些国家完全按照苏联模式建立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体制。

——摘编自《前东欧国家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战后初期日本改革的背景,并简析美国对日政策转变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战后初期东欧人民民主道路的特点。
2023-07-14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宣城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第二次柏林危机前,阿登纳政府认为,联邦德国自己是无法完成德国重新统一的,只能依靠西方大国的力量来实现。柏林危机及西方盟国在危机中的表现,对联邦德国政坛力量格局的变化产生了深远影响,主张与苏联、东德接触,直接谈判解决德国统一问题的政治力量开始上升。19631015日,阿登纳辞去联邦德国总理职务。19699月,勃兰特当选联邦德国总理,他积极利用东西方关系缓和的大背景,全力推行“新东方政策”,改善与苏联和东德的关系。勃兰特对苏联和东德的政策调整和外交行动,反过来又推动了东西方关系的进一步缓和,从而为西柏林问题和德国问题的解决创造了良好条件。

——摘编自周耀勇《第二次柏林危机与联邦德国统一政策的转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联邦德国统一政策转变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勃兰特“新东方政策”的积极作用。
2022-01-18更新 | 137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六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东欧局势剧烈动荡,柏林墙倒塌,新的不稳定因素不断出现,北约和华约对此束手无策。在戈尔巴乔夫的倡议下,199011月,冷战后首次欧洲安全与合作会议首脑会议在巴黎举行,与会的34国首脑签署了《新欧洲巴黎宪章》。它宣告:“欧洲对抗和分裂的时代已经结束”,“正从过去的遗产中解放出来”,进入一个“民主、和平和团结的新时期”;它指出:欧洲国家的新关系将“建立在共同恪守民主价值、人权和基本自由的基础之上”,“各国人民权利平等和享有自决的权利”,在国家关系中“不使用武力、和平解决争端和尊重各国政治独立”;它还决定将“欧安会”制度化和机构化。它以几乎所有欧洲国家(包括美国和加拿大)达成共识的形式正式宣告了冷战在欧洲的结束和雅尔塔体制的瓦解,同时为欧洲未来发展构画了取向。

——摘编自王斯德、钱洪主编《世界当代史(1945~1991)》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欧洲巴黎宪章》签署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欧洲巴黎宪章》产生的影响。
2022-02-08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马鞍山市、滁州市2022届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651971年被视为南斯拉夫第二次改革高潮。这个时期改革的重点是开始实行市场经济,主张取消国家对经济的控制,特别是取消对投资决策的控制。19677月,联邦议会通过关于外国人对南斯拉夫劳动组织投资法。该法规定,在合资企业中,外资可占49%的股份,必要时还可以提高。外国资方可以将属于自己的80%的利润汇走,余下的20%应投资南斯拉夫企业,外资所得利润的税率为35%。同时规定,外资不能在银行、保险、国内运输、贸易、公用事业、社会事业和科研部门投资。实际上,从1965年起,美国、英国、联邦德国、意大利等国的资本已进入南斯拉夫的石油、汽车制造、制铝、水泥、木材、电信器材、水力发电、旅馆和旅游等行业。这一阶段的改革充分发挥了市场规律的作用,搞活了经济。但统计数据显示,19651969年,工业年均增长率明显低于19601965年,仅为5.31%。不少盲目投资引起国民经济各部门间比例失调,商品普遍涨价,失业人数增加。

——摘编自马细谱《南斯拉夫兴亡》

材料二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利用地理优势迈出了招商引资的步伐,中国香港和国外商人纷纷涌进特区办厂开公司。19801985年,深圳实际利用外资12.8亿元。与此同时,上海市向国务院建议邀请西方企业家到中国访问,商议采用合资的办法,共同经营,共担风险。一位来华参与合资谈判的德国人回忆道:“中国正以十分惊人的速度迈向市场经济,但它不可避免地缺少这方面的经验,同时也缺少相应的法律和行政条件……”19797月,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企业法》。三年后,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允许外国经济组织或者个人在中国投资被写进宪法,这在社会主义国家中是首例。

——摘编自迟铭、季鲁明《简述改革开放初期上海引进外资环境的建立》

(1)根据材料一、概括南斯拉夫“第二次改革高潮”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改革开放初期广东和上海采取不同方式引进外资的原因,并综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历史经验。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26年,苏联农业总产值达到1913年水平的118%,其中种植业产值为114%,畜牧业产值为127%。但从1928年开始,苏联国内出现了粮食收购危机。到19294月,收购到的粮食比上年同期还要少,连莫斯科的面包供应都出现了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斯大林决心加速农村的集体化运动,实行农业全盘集体化,以便把粮食牢牢地控制在国家手里。“一五”计划结束时,有60%以上的农户加入集体农庄,集体农庄的播种面积占全国播种面积的70%以上;在主要产粮区,加入集体农庄的农户比例为80%—90%。19331月,联共(布)中央宣布:“把分散的个体小农经济纳入社会主义大农业的轨道的历史任务已经完成。”

——摘编自陆南泉《苏联经济发展史简论与启示:从斯大林时期到赫鲁晓夫时期》

材料二   1952年,民主德国工业部门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已超过50%,工业优势明显,呈现出典型的工业社会产业结构特征。同年,民主德国借鉴苏联模式开启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农业集体化运动。在这一过程中,国家通过大量的财政拨款为合作社提供更多的税费优惠政策、向合作社派送专业技术人员、补贴合作社社员收入,吸引农民主动自愿加入合作社。与此同时,国家还通过动员、教育、说服、许诺等方式引导农民加入合作社。在农产品收购制度方面,政府采用了双重价格体系,国家规定农户每年以交售价格向国家出售一定额度的农产品,超出交售额度的农产品既可以以收购价格出售给国家,也可以相对自由地在市场上出售。而且,在集体化期间一直保留了较高比例私有成分,甚至直到实现全盘集体化的前一年,私营比例依然超过一半以上。至1960年底,民主德国农业基本实现了全盘集体化。

——摘编自曾哲《民主德国农业集体化的特点及启示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苏联实行农业集体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苏联、民主德国两国农业集体化特点的异同。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匈牙利的改革在战后社会主义国家中进行得较平。50年代初,匈牙利人民生活水平有所下降。1956年,因为对苏联模式和苏联控制不满,匈牙利民众爆发了大规模的示威游行并发展为武装冲突。匈牙利最高领导人卡达尔意识到改革势在必行。国家仍制定五年中期计划和年度计划,但只对政府和经济管理机关有压力和约束力,基本上取消了中央直接向企业下达指令性生产计划指标的做法。企业可以自己到市场上采购生产原材料和设备,自己销售产品,既可内销,也可出口;企业部分利润用来实行对广大劳动群众的物质鼓励。各级党组织的书记都不兼行政第一把手:政府原来的十八个部减少到十三个、精简机关工作人员百分之三。随着新经济制度改革的全面实施,在1967~1974年间,匈牙利经济飞速增长,成为“消费者的天堂”。从1973年底开始,受世界市场的影响,匈牙利“黄金时期”结束。

——据王亮《战后匈牙利改革的思考与借鉴》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战后匈牙利改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匈牙利的改革。
2023-09-07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蓉城联盟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东欧国家更名简表

原名新名更名时间
匈牙利人民共和国匈牙利共和国198910
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罗马尼亚198912
波兰人民共和国波兰共和国198912
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捷克和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19904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德意志联邦共和国199010
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保加利亚共和国199011
阿尔巴尼亚社会主义人民共和国阿尔巴尼亚共和国19914
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19924

——根据施平《东欧诸国更改国名》整理

材料二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引发了一场令世人震惊的“政治大地震”。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在极短的时间内土崩瓦解,结束了二战以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霸的两极格局,使世界社会主义事业遭到了重创,严重地削弱了世界社会主义的力量,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潮。苏东剧变是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大事,是社会主义发展的转折点,使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力量对比发生了重大变化,对世界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吕健刘萍《苏东剧变对世界社会主义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东欧剧变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东剧变的影响。
(3)综合以上材料,如何正确认识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8 . 改革原因
①苏联模式造成国民经济比重失调,国民收入下降。
②一些东欧国家希望________,通过改革,走自己______的道路。
2022-09-25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专题18-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备战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必考知识清单与考点演练(统编版)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69年,联邦德国勃兰特政府上台之后,在外交方面进行革新,推行“新东方政策”,放弃使用武力,与西方合作和协调一致的同时,也要与东方达成谅解。这改变了以前政府要求“国家统一”的主张,承认两个德国的存在,但不是国际法意义上的两个独立的国家;特别强调民族统一,强调民族的概念和发展两德之间的“特殊关系”,通过两德人民互相接近,依靠共同的民族文化,民族情感来维系民族统一,最后实现国家统一。“新东方政策”开辟了联邦德国外交的新时代。虽然“新东方政策”面向的是整个东方,但鼓点子却是敲在两德关系上。20世纪70年代以后联邦德国政府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力量,向民主德国大力推行经济民族主义,两德之间的贸易作为内部贸易来处理,维护统一的德意志民族市场,把双方经济牢牢地捆绑在一起,这为德国重新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摘编自张才圣《从民族主义看二战后德国统一》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勃兰特政府“新东方政策”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二战后德国能够重新统一的原因。
2022-01-27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吉安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二战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照搬苏联模式,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越来越不适应社会发展要求。有些国家虽然进行了改革,但成效不大,经济困难,人民生活水平下降,社会危机严重,最终导致东欧剧变。”上述材料说明
A.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在全世界遭到失败
B.资本主义制度比社会主义制度优越
C.改革对于解决东欧国家的社会危机没有任何作用
D.东欧国家照搬苏联模式是东欧剧变的主要原因
2021-11-07更新 | 32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尖子生培优题典(课标全国专用)-考点17世界现代政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