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类热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说一说

下图为史学界关于世界各国现代文明形态的两种观点。

请回答:
请根据其中一种或两种观点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简要评析。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回顾中国文化发展的轨迹,最可注意的是兼容并蓄的胸怀。哪怕遭逢外来异质文化,也常常能够吸收其精华,融入自己的文化体系;即使一个思想体系趋于独断以致僵化时,也常有内发的修正,使中国文化有更新的机会。中国文化走过了数千年的历程,经历了无数的起起伏伏,从源头的细流,长江大河一路收纳了支流河川的水量,也接受了这些河川带来的许多成分,终于汇聚为洪流,奔向大海--人类共同缔造的世界文化。万古的江河,不只属于中国,也属于全人类。

------摘自许倬云《万古江河》


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 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对皇权的制度性制约包括谏官言谏系统以及以相权为代表的官僚系统,谏官是利用谏诤封驳的方式对皇权进行监督,而更强有力的制度性制约来自整个官僚系统,这主要是相权的运作,而相权最有特色的是汉与唐。中国古代皇权为了论证其合法性将其与天联系在一起,这种联系带来对皇权的制约,“为政以德”通过德寻求皇权的合法性,道德评价的主要方面是孝、德、仁,“民惟邦本”通过民寻求皇权的合法性,重民就成为必然的选择。中国古代对皇权制约的广度与深度高于西方,而缺乏的是刚性即强度。

——摘编自张胜利《中国古代皇权的制度性与非制度性制约》

材料二   英国议会在中世纪后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获得税收、立法等方面的权限,形成了“王在议会”的政治原则。这些的确对国王权力形成了某种制度上的限制,使得国王在议定国家大政时需要与议会进行商讨与协调。在国王独断专行时,参与议会的教、俗贵族和地方等级为维护自身的权益,常常启动议会的相关条例和规制来约束国王。然而,当时的议会君主制从根本上讲是封建主阶级的联合专政,议会主要还是与国王合作、支持王权的。这是因为议会毕竟是“国王的议会”,国王是议会的筹划者和主导者,没有国王就没有议会。

——摘编自孟广林《“宪政神话”的建构与消解——重评中世纪英国<大宪章>》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中国古代和英国中世纪在制约皇权(王权)方面的各自特点。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中国古代限制皇权的历史作用。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商务印书馆大事记(部分)

时间大事
1897年商务印书馆创业于上海,以印刷为主业
1900年印刷《外交报》(中国近代第一份以评述国际问题为主要内容的报刊)
1902年上海南洋公学总教习张元济进馆译印《各国国民公私权考》《近世陆军》等设第一个分馆于汉口:正式成立商务印书馆有限公司,吸收日责,改进印刷
1903年根据清政府的《钦定学堂章程》,编印“最新教科书”
1905年设北京分馆:出版严复译《天演论》,至1921年印刷20次
1906年出版严复译《法意》(孟德斯鸠著)
1907年蔡元培应聘为商务印书馆编译书籍
1912年始用电镀铜版:编印《共和国教科书》,被称为“教科书之巨琴”:出版《新字典》编译《世界共和国政要》
1914年董事会收回日本股份;设分馆于香港:创刊《学生杂志》
1915年首次引进彩色胶印机:发行《科学》杂志:出版《辞源》
1919年始用机器雕刻字模:编印《新体国语教科书》(我国第一部白话文科书)

——据《商务印书馆大事记》等


从上表中获取历史信息,围绕一个主题提出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