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类热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清时期,历史上传统的消费观受到质疑,新的消费思想应运而生。这集中体现大明代陆样的思想上,他在其《蒹葭堂杂著摘抄.禁奢辨》中指出“自一人言之,一人俭则一人或可免于贫;自一家言之,一家俭则一家或可免于贫。致于统论天下是势则不然”“彼以梁肉奢,则耕者鹿者分其利;彼以统绮奢,则鬻都尔留分其利”。

——摘编自吕晓萌中国古代鼓励消费的经济思想辨析》

材料二   18世纪以来,英国社会各阶层对物质财富的追求与对客奖奢侈品的狂热消费,突破了等级与阶层,奢侈消费经济兴起。曼德维尔认为奢侈消费刺激贸易发展,促进经济繁荣,公开为套侈传统进行辩解。英国思想界甚至掀起了“奢侈大讨论”,预示着奢侈消费正在经历去道德化趋势。亚当.斯密也为奢侈消费和商业辩护。法国启蒙思想家也极力为奢侈消费鼓与呼。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在《商业计划》中这样描写英国社会:人口众多,国家富裕,物质产品丰富多样,人们的生活更加奢侈、爱慕虚荣,每个人都出手阔气。

——摘编自曹瑞臣《18世纪英国消费社会的兴起》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西消费观念,并分析其形成的相同因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西消费观念产生的不同影响。
2020-12-23更新 | 35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奉新县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文明之所以能绵延久远,一个原因在于地理方面:它与人类其他伟大文明相隔绝的程度举世无双。这种与世隔绝的意义就在于,它使中国人能在较中东或印度诸民族更少面临外来入侵的情况下,发展自己的文明。因而,他们的文明更为连续不断,也更为独特——中国与欧亚其他伟大文明之间,有着较后者相互之间更为根本的差别。中国的人口庞大无比,也有助于文明的连续性。
假如在普通的时代,这种秩序和持久性或许可看作是件幸事。但是,在这些世纪里,一个生气勃勃的新欧洲正在崛起——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运动、商业革的崛起,都发生在这些世纪里。在这样一个时代,稳定成了可咒诅的东西,而非幸事。相对地说,中国不仅看起来,而且事实上是静止的、落后的。不断变化和“进步”的观念,尽管那时在西方被认为理所当然,但依然不合中国人的思想。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概括封建社会中华文明发展演进的特点,并分析其中原因。
3 . 中国网2014年3月13日讯据法国《费加罗报》网站3月11日报道,根据联合国妇女署和各国议会联盟周二发布的“2014年妇女政治版图”统计,去年,各国议会中的女性议员代表人数增加了1.5个百分点,以21.8%的比例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但中外妇女地位的变迁却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般来说,其主要影响就是迫使女性走出家庭,进入新的工薪经济……工厂和有薪工作成为抚养孩子和家务劳动之外的又一选择……而后建立的公共学校也使妇女们受益匪浅。在那里,她们可以接受与男子们相同的教育。到20世纪初期,妇女已经赢得了选举的权利。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陈独秀、李大钊、鲁迅响亮的提出了破除三纲五常,反对男尊女卑的主张,要求女子参政,大学开放学禁,男女职业平等,社交公开,婚姻自由。李大钊在《再论问题与主义》一文中说:“妇女地位是由社会的‘经济构造’决定的,压迫妇女的不是男子,而是‘有产阶级专断的社会制度’,妇女要解放,只有推翻这种社会的‘经济构造’。”……他在《战后之妇女问题》一文中进一步指出:妇女运动只有成为整个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中的一部分才能得到胜利。
——摘自罗业心《五四运动与中国政治现代化》
(1)根据材料一,归纳西方妇女地位变化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分析近代西方妇女地位变化的原因。
(2)概括材料二关于妇女问题的核心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主张的社会影响。
4 . 在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史上,社会政治制度经历了不断演变的过程。在世界上不同的地区,社会政治制度呈现多元化的特点。
材料一:雅典民主政治家伯利克里在一次演讲中说:“我们的制度被称作民主政治”,那是千真万确的,因为政权不足在少数人手中.而是在多数人手里。就法律而言,一切人解决他们私人纠纷方面都是平等的;就人的价值而言,无论任何人以何种方式显露出优于他人担任一些荣耀的公职,那不是因为他们属于特殊的阶级,而是由于他们个人才能。”
——摘自《希腊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材料二:本朝家法,自皇祖皇考以来,一切用人听言大权,从无旁落,即左右亲信大臣,亦未能有荣辱人、能生死者。”——清·乾隆(1736-1796)
材料三 :在选任政府方面,不管我们的宪法在理论上授予维多利亚女王多么大的自由,在实践中这种自由是不存在的。——摘自《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四: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第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一律平等。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各民族团结的行为。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请回答:
(1)阅读材料一、二试从经济角度分析两者出现不同政治制度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阅读材料二、三试结合时代背景比较中、英政治体制的不同特点。分析中英不同的政治体制给两国历史发展所带来的不同影响。
(3)依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新中国确立了哪些政治制度?
(4)从西方、中国政治体制变化中,我们能得到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的什么认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