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类热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文化演进,有其自身之途辙,其政治组织乃受一种相应于中国之天然地理的学术思想之指导,而早走上和平的大一统之境界。因此宗教思想,在中国乃不感需要。亦正惟如此,中国政制常偏重于中央之凝合,而不重于四围之吞并。其精神亦常偏于和平,而不重于富强;常偏于已有之完整,而略于未有之侵获;对外则曰“昭文德以来之”,对内则曰“不患雾而患不均”。故其为学,常重于人事之协调,而不重于物力之利用。以学术言,自先秦儒、墨唱始,学术流于民间,既不为贵族世家所独擅,又不为宗教寺庙所专有。平民社会传播学术之机会,既易且广,而学业即为从政之阶梯,白衣卿相,自秦以来即尔……继隋唐统一盛运而起者,亦有禅宗思想之盛行。禅宗教理,与马丁路德之宗教改革,其态度路径,正有相似处。然西洋宗教革命,引起长期残酷的普遍相互屠杀,而中国则无之者,以中国佛教仍保其原来一种超世间的宗教之本色,不如西洋耶教已深染世法,包揽政治、经济种种俗世权利于一身。

材料二   尝谓世界群族,其文化演进,主要者不越两型:即西方之一型和东方之一型也。西方之一型,于破碎中为分立,为并存,故当务于“力”的战争,而竟为四围之战。东方之一型,于整续中为围聚,为相协,故常务于“情”的融和,而专为中心之翕。一则务于国强为并包,一则务于谋安为系延。故西方型文化之进展,其特色在转换,而东方型文化之进展,其特色则在扩大。西洋史之演进,自埃及、巴比伦、波斯以逮希腊、罗马,翻翻滚滚,其吞咽卷灭于洪涛骇浪、波澜层叠之下者,已不知其几国几族矣。而中国史之演进,不仅自两汉而隋、唐,两宋、明,一脉相沿,绳绳不绝;即环我族而处者,或与我相融和而同化,如辽、金、蒙古、满洲、西藏、新疆诸族;亦有接受我文化,与我终古相依。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钱穆《国史大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文化的主要特点并分析这些特点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的不同之处。
2 . 有学者认为:“对于西方(服饰)设计师而言,东方情调只是他们众多灵感来源之一,仅是偶尔借来一用的新鲜题材。无论是中国的水墨折扇,抑或是日本浮士绘和艺伎的装饰,在西方设计师的重新组合下都赋予了它们与原来存在的意义毫不相干的情趣,他们并不挖掘那些东方传统艺术的深层含义”。该学者旨在说明(     
A.西方的服装设计师对东方文化元素并不尊重
B.西方服饰借鉴异域文化形成了独特的新时尚
C.东西方的服饰虽样式不同,但审美追求一致
D.中西合璧的服饰奠定了西方流行服饰的基调
2022-11-11更新 | 86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公元前5世纪至1世纪希腊世界与中国部分大事简表

时间事件
希腊世界中国
公元前460年-
公元前446年;
公元前431年-
公元前406
雅典与斯巴达之间爆发两次战争
公元前403三家分晋
公元前379年-
公元前387
底比斯与斯巴达之间爆发战争
公元前354魏齐桂陵之战
公元前338马其顿与雅典、底比斯之间爆发战争
公元前334年-
公元前324
亚历山大东征,建立起希腊化的亚历山大帝国
公元前318(第一次)五国联合(合纵)攻秦
公元前260秦赵长平之战
公元前323年-

公元31

亚历山大病逝,帝国分裂。巴尔干半岛混战重启,最终被罗马人征服。秦逐渐统一天下;汉建立并巩固大一统帝国

——摘编自崔连仲《世界通史》

材料二 从文化上来说,希腊是西方文化的发源地,而我们中国是东方文明的发源地,两个国家都是历史悠久的古国,从文化底蕴上来说二者有着同样的经历。在进入国家文明之后的第一时期中,两国的历史脚步所表现出的国家文明特质,却有着很大的不同。古希腊国家文明的突然中断性,与古印度文明的突然中断性极其相似,都是强势异族入侵,都是原生文明毁灭,都是陷入黑暗与深渊。早期中国的国家文明的发展脉络清晰、轮次分明、记载翔实,国家行为非常有力而活跃,国家制度的体系化已经形成了坚实的独立文明根基。更为重要的是,中国国家文明的发展,表现出了鲜明的主体传承性与连续性递进的发展性。

——摘编自孙皓晖《早期中国与古希腊文明的比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归纳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1世纪中国文明与古希腊文明历史演变的共性与差异。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从文明特质、政治制度、经济结构、思想文化等角度简析当时中国和希腊历史发展趋向出现差异的原因。
4 . 10世纪,秘鲁北部的西坎人建立的西坎帝国生产力发达、技术先进、人口众多,控制了秘鲁沿海的广大地区,其疆域堪与大洋彼岸的辽、宋媲美。但西坎帝国依靠熟练使用同一语系语言的官僚治国,并未使用文字。这最能说明(     
A.印第安文化曾领先世界B.文字统一为政治统一奠基
C.官僚政治符合历史潮流D.古代文明地域差异性显著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论述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各个积极备战的民族国家之间,存在一种均势,在这种环境下,国家开始具有了三种维度:科学国家,目的在于利用科学、技术和发明为国家服务;战争国家,随时准备保卫该国的政治、经济和帝国的利益;社会国家,它专注于解决危险的阶级问题和确保国内稳定。国家的这三个面向并列发展:它们是同一种抱负的不同侧面,同一项事业的不同分支,从柏林到巴黎,从巴黎到伦敦,再从莫斯科到纽约,它们无处不在。

——据(印度)萨维帕里·戈帕尔等主编《人类文明史,第7卷:20世纪》


上述材料是学者对1914年至20世纪70年代国家发展“面向”的定义和阐释。据此,结合所学知识,提出世界近现代某一历史时期的国家发展面向,并进行简要阐释。(要求:提出不少于两个面向,且不得与材料中的三个面向重复,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2022-06-16更新 | 5250次组卷 | 19卷引用:河南省信阳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考前测试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5世纪后期,日耳曼人最终消灭了西罗马帝国并建立了一系列封建王国,欧洲进入漫长的中世纪。因古代罗马帝国没有稳固的统一基础,加之后来日耳曼人各政权的相互攻伐,西欧从此再未真正实现统一。9世纪,欧洲的封建制度趋于成熟,日耳曼人国家的经济以自给自足的农业为主,商业接近于无,社会基本单位是实力强大但独立性强的大庄园,政治体制是世袭贵族把控的封君封臣制。日耳曼人还皈依了基督教,在此后漫长的年代中,基督教的影响不断扩大,并逐渐凌驾于各国王权之上,成为封建君主的后盾。这一时期的西欧各国大体上游离于世界性的经济、文化交流之外,这些与古代罗马有很大不同。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

材料二   5-9世纪,中国经历了从南北朝的分裂到隋唐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与发展时期。两晋南北朝时期,匈奴、鲜卑等北方少数民族纷纷内迁,“关中之人,戎狄居半”。但是,汉族与少数民族都认为自己是华夏的传人,争夺的主要是国家统一的主导权。少数民族政权“崇尚儒术,明达政事”,汉族也“纳四夷之乐”。进入隋唐时期,我国重新实现了南北统一,国家和社会更具有包容性和进取性。隋唐时期典章制度发达,政治制度上的建树颇多,多项政治经济制度进一步完善了中央集权制度。国家实行的开明民族政策、开放的对外政策和文化政策增强了中华文明的向心力.外来的佛教逐渐中国化,中国与欧亚各地区的联系变得日趋密切。

——摘编自瞿林东《历史文化认同与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一-在世界历史背景下的考察》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5-9世纪中国西欧社会发展的不同之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5-9世纪中国西欧社会发展不同的原因。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5-9世纪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影响。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孤独的古代美洲文明

古代美洲居民发源地古代文明
今墨西哥尤卡坦字岛和中美洲一带培育出世界上蔽早的玉米:独创出完外的象形表意文字体系;独创二十进位法:含字塔敢与埃及金字塔相媲美
今墨西哥地区独创“浮园耕作法”和大规模水力灌溉体系;国家首都特诺奇蒂兰城与亚欧大陆任何一座都诚相比都毫不逊色
南美中央安第斯山脉高原国王权威极高,被视为太阳的化身;培植40余种农作物;首都库斯科琥四通八达,筑有世界一流的交通大道

材料二   在整个人类文明体系中,美洲文明是一种极为独持的类型,它是一种在与亚欧大陆人类文明主体相隔绝的状态下独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文明;同时,美洲辽阔地域与多样的地理环境也使得美洲文明内部的各种文明之间隔绝、闭恋的特征极为明显。美洲文明在其缓慢的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极大的差异性、复杂性和多样性,使各个地区的文明发展极不平衡。当大多数地区尚停留在以渔猎、采集经济为主的原始社会阶段时,也有不少地区进入了以发达的农耕经济为主的、相当强盛的奴隶制时期。此外,与亚欧大陆的古代农耕文明都发源于大河流域不同,美洲的古代文明皆起源于高原地带。

——上述材料均摘编自王晋新、周巩固主编《世界史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①、②、③创造出的灿烂文明。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古代美洲形成“独特文明”的原因。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表是西方眼中的典型“中国形象”概况

历史时期“中国形象"
13世纪马可·波罗:“从未殷富如此(中国)者,(皇帝)是世上最强大的君主”
16世纪①哥伦布日记:“富厚甲天下”“由里斯本至(中国)京师间,道路几占全球三分之一”②利玛窦(传教士上“远比欧洲富裕得多”"使用印刷术比欧洲早”“官吏没有一个出身贵族,而是从哲学家和博学之士中挑选,井然有序地管理国家”
18世纪①伏尔泰:在伦理道德和治理国政方面首屈一指……官员必须经过好几次严格的考试才录用……儒教令人钦佩,没有那种蔑视理性的教条
②孟德斯鸠:“是一个专制的国家”③马戛尔尼(1793年英国出使清朝的使节):“恒久不变的体制并不能证明他们的优越”“只是一座雄伟的废墟”“任何进步在那里都无法实现”

——摘编自邹雅艳《13-18世纪西方中国形象演变》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世界史知识,围绕西方眼中的“中国形象”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9 . 一战期间,大量妇女进入工厂和管理部门,接任了许多过去被认为只有男子才能承担的工作;在英国,妇女甚至组成了军队妇女政治团队;1918年,30岁以上的英国妇女获得了选举权。由此可知
A.战争是政治变革的主要动力B.英国政治生活中性别歧视消失
C.妇女解放是时势发展的结果D.妇女成为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
2022-01-18更新 | 442次组卷 | 7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19世纪中叶以后,资本主义国家进一步发展,工业文明冲击着内外交困的清王朝。


请运用唯物史观并结合相关史实,论述:19世纪50~70年代,东西方世界发展的不同进程。(要求:史论结合;紧扣主题;逻辑严谨;结构完整;语言通顺。)
2021-12-27更新 | 1395次组卷 | 8卷引用:河南省顶级名校2022届高三下学期考前真题重组导向卷(三)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