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类热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论述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我国,将“祖国”比喻为“母亲”并形成一个固定的人格化的、女性化的隐喻结构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以后的事情。她最早出现于闻一多于1925年3月创作的《七子之歌》。诗中将“祖国”比喻为“母亲”,将割让的殖民地比喻为“子女”,从此,“祖国母亲”的类比在全国的白话文中流行开来,也标志着“祖国母亲”这个概念隐喻的正式形成。经过三四十年代的抗日战争,“祖国母亲”的隐喻得到进一步地使用和引申,其影响也从文学领域扩展至政治社会领域。随着新中国的建立,“祖国母亲”的隐喻得到进一步地强化。今天她已然是我们语汇中的一种“超稳定结构”。

——摘编自潘祥辉《“祖国”与“母亲”是怎样相联的:近代爱国主义话语的源流》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近现代史,解读“祖国母亲”形象。(要求:自拟论题,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多角度论证。)
2 . 《后汉书·西域传》有一段这样写道:“大秦国一名犁鞬,以在海西,亦云海西国。……人俗力田作,多种树蚕桑。……其王无有常人,皆简立贤者。国中灾异及风雨不时,辄废而更立,受放者甘黜不怨。其人民皆长大平正,有类中国,故谓之大秦。”对这段话解读最可能有误的是
A.比较正确反映了罗马帝国的地理位置
B.比较正确描绘了帝国居民的生活方式
C.基本反映了两大帝国的政治差异
D.基本利用中国思想解读罗马政治
2019-02-05更新 | 65次组卷 | 2卷引用:【全国百强校】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文)试题
3 . 当今中国,中小学孔子课堂呈现繁荣发展;各地儿童读经,国学班、德育班等遍地开花;文化典籍整理和出版工作不断发展。材料现象有利于
A.中国文化的国际化
B.对儒家经典著作重新解读
C.增强民族认同感
D.约束未成年人的个性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