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类热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13年,《南方周末》刊登了新年献词《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接近梦想》,文中围绕“夙梦百年梦想照进现实”这一主题,将最新热门话题和历史人物通过政治、经济、法律、改革、追求真理、文化、解放思想、科技航天等主题联系在一起。配图所涉历史人物如下:


——摘编自张颖《中美政治人物漫画中的新闻表达研究——以2013—2O14年<南方周末>和<纽约时报>为例》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2020-04-13更新 | 111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百所名校2020届高三第四次联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2 . 仔细观察右图,这是一幅政治讽刺漫画。该漫画的主题适合用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
A.19世纪中后期的“洋务运动”
B.19世纪末的“戊戌变法”
C.20世纪初清政府的“新政”
D.20世纪初清政府的“立宪”
2010-10-09更新 | 88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年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国旗是国家的一种标志性旗帜,是国家的象征。它通过一定的式样、色彩和图案反映一个国家政治特色和历史文化传统。下列五幅图片反映了中国近现代国旗的演变,结合所学知识,改正下列每段解说词中的某一处错误。


                                                         
图一:黄龙旗,清朝国旗。甲午战争后,来华各国舰船都有国旗,中国水师却没有。1862年10月17日,清政府接受李鸿章的建议决定以“黄龙旗”作为大清帝国的国旗,形状为三角形,后改为长方形。黄色是皇帝专用色,龙象征中华民族。也象征皇帝。
改错:
                                                          
图二:十八星旗,中华民国国旗之一。1912年1月1日,武昌起义爆发,匆忙之中,革命党人决定以共进会的会旗“铁血十八星旗”为临时国旗。红底黑心象征“血”和“铁”,表示革命党人用武器和生命去夺取政权。十八颗星代表关内18个省,星呈黄色,意喻光明和炎黄子孙。
改错:
                                                          
图三:五色旗,中华民国国旗之一。1912年6月8日,北京政府临时参议会通过决议,以红、黄、蓝、白、黑五色旗为国旗,由孙中山颁布。五色代表汉、满、蒙、回、藏五个民族,象征“五族共和”的精神。
改错:
                                                          
图四:青天白日满地红旗,中华民国国旗之一。1927年4月18日,北京国民政府成立,以法律形式颁定青天白日满地红旗为国旗,废五色旗。红色象征革命先烈的血,太阳四周有十二道光芒,象征一年十二个月,一天十二个时辰,三色也对应了三民主义。
改错:
                                                          
图五:五星红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1949年9月27日,政协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定五星红旗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红色象征革命,大五角星代表中国共产党,四颗小星环拱象征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和全国人民对党的衷心拥护。
改错:
2020-03-04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届上海市嘉定区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4 . 纵观中国近代纷繁复杂的历史,作为社会进步和发展变革一个重要内容的思想解放运动,始终围绕着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处置、交融、吸纳这一复杂的进程,主动或被动地做出相应的调整和适应。下图所示为中国近代思想解放历程的局部,该图反映出
A.传统文化阻碍社会的进步B.反君主政体成为国人共识
C.思想解放具有渐进性特征D.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逐步加深
2020-02-05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九师联盟商周大联考2019-2020学年高二12月联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廷的铁路建设大致经历了排拒、接受、试办、争办的过程,这中间有断裂、有争论、有迂回曲折。甲午战后,清廷朝野上下一致认为,兴办铁路是“方今切要之图”、“时务要端”。1895年12月6日颁布上谕:由“各省富商如有能集股至千万两以上者,著准其设立公司,实力兴筑。事归商办,一切赢绌,官不与闻”,并强调:“著该督等,详加体察,不得有洋商入股为要”。但这种方式使列强难以容忍,它们乘清廷财政竭蹶之机,纷纷争当债权人,结果引起广大绅商及人民公愤。于是,1905年清廷又在京师设立铁路矿务总局,统一对铁路的管理,并颁布《矿务铁路章程》,要求各地铁路公司“集款以多得华股为主,无论如何兴办,统估全工用款若干,必须先有己资及已集华股十分之三以为基础,方准招集洋股或借用洋款。如一无己资及华股,专集洋股与借洋款者,概不准行”。同时将批准举借外债的权力收归中央,明令凡举借洋款,必须由总局和总理衙门批准

——摘编自金士宣《中国铁路发展史》等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国家对铁路的修建有了统筹规划,修建速度达到平均每年800余公里。“一五”计划指出:“随着国民经济的高涨,相应地发展运输业和邮电业,主要是铁路的建设,同时发展内河和海上的运输,扩大公路、民用航空和邮电事业的建设”。为此,1953年9月,中央军委决定组建铁道兵领导机关。战时,铁道兵担负战区的铁路抢修、抢建任务;和平时期,主要参加国家铁路建设。新中国本着“勤俭建国,自力更生为主”的方针,在苏联帮助下,我国设计的156个大型建设项目,其中就包括铁路建设

——据《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政府在19世纪末与20世纪初铁路建设的差异及原因。
(2)根据材料,说明与清代铁路建设相比,新中国成立之初铁路建设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简析其意义。
2019-01-18更新 | 154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周测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