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类热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13世纪的中国在近代化方面进展显著。比如其独特的货币经济、纸币、流通证券,其高度发达的茶叶和盐业企业,其对于外贸(丝制品和瓷器)的倚重,以及各地区产品的专门化等等。在社会生活、艺术、娱乐、制度和技术诸领域,中国无疑是当时最先进的国家。它具有一切理由把世界上的其他地方仅仅看作蛮夷之邦。13世纪的中国人……成了中华文明所曾经产生出的最精巧和最有教养的人格类型。从他们的日常生活历史中,我们得到的一般印象是,他们能自然而然地自我约束,而且其生活中充满了欢乐和魅力。”“……于东亚出现的新鲜事物一旦被集中起来,便形成了一个以其严密性和规模而非常感人的整体,……中国社会在这个时代经历了一场真正的变化。……人们于此采纳了‘文艺复兴’一词。”

——法国汉学家谢和耐

材料二   至晚清,在欧风美雨的浸润下,先秦诸子声誉日起,一些知识分子在引入西学时,往往把它与诸子等同附会,甚至“西学源于诸子”的言论也流行一时。戊戌时期,重视诸子已成气候,严复以西学诠释老庄,谭嗣同以孔墨并举,言论界之骄子梁启超在万木草堂时已“治周秦诸子”,且好《墨子》,乃至康有为在构思变法理论时也提出“诸子并起创教、改制”的说法,改变了视诸子为异端的陈旧观念。世纪之交,诸子学领域大家辈出,章太炎、梁启超的诸子学已完全突破了依附经学、囿于儒学的思想局限。在这股思潮推动下,清末政府也已承认诸子的地位,大中学教育中“读经”与诸子科目并存。

——罗检秋《近代诸子学与文化思潮》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东亚出现的新鲜事物”的主要表现。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的“文艺复兴”与欧洲文艺复兴的本质区别。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晚清诸子学复兴的现象。
2020-09-04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景胜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论述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材料   美国汉学家史景迁认为,讲述中国近代历史的时候,总是从19世纪中国受的屈辱和侵略开始切入。40年前他在开始教授中国历史时就觉得这非常不合理,如果要更好地研究中国历史,我们应该从十七八世纪的中国开始研究。因为当时的中国在世界上表现出一种更自信的姿态。我们应该研究是哪些因素促成了中国在明朝之前的这种蓬勃发展和增长。在这些因素的基础上,怎样导致了中国在19世纪末的衰落,我想这可能是更好的一种研究方法。

——《时代周报》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史景迁的观点。(要求:对该观点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30年,《社会学界》发表了黄公度的《对于无产阶级社会态度的一个小小测试》,它是针对北平市的100个人力车夫进行的。黄公度从社会、家庭、娱乐、政治和教育5个方面提问。其中政治方面“什么是革命”的问题,这100位人力车夫给出的答案包括男女平权、谁也不准做皇帝、打倒土豪劣绅、东征西讨、打倒共产党、谋幸福、民生主义、一统江山、入党做官、打倒一切、设立工会、打倒外国人、造反、打倒反动派、打倒帝国主义、孙中山打张作霖、打倒贪官污吏、打倒军阀、打倒日本等。

——《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民国卷·下》


结合时代背景,对人力车夫的答案进行评述。
2019-10-05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2020年全国百师联盟高三开学摸底大联考(全国卷I)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