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类热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表:人类文明交流史料(部分)

区域时间史料
非洲公元前13世纪埃及雕刻中出现赫梯战车形象
欧洲公元前5—公元前1世纪塞浦路斯、撒丁岛和马赛出现许多用腓尼基字母书写的碑文
亚洲1世纪《汉书.地理志》关于“殷道衰,箕子去朝鲜建国,教其民以田蚕织作”的记载
亚洲646日本颁布《改新之诏》,全面学习“法式备定”的唐代制度
亚洲771阿拉伯天文学著作《信德欣德》运用了大量的印度数字
15世纪哥伦布给国王的信中提到“携带有种马、母马、骡子和其他的禽类、大麦和各种果树等”运往美洲
1750鲁士政府法令规定:“所有王公贵族和庶民百姓要充分理解种植马铃薯的益处,并把马铃薯作为今春主要食物。”
亚洲1912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践行主权在民、三权分立等原则

——据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文明的交流与进步”为主题,从经济、文化、制度交流中任选一个角度拟定具体论题,并进行阐释。(要求:论题明确,论据充分,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2023-05-06更新 | 227次组卷 | 2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德川幕府于1811年成立了“荷兰书籍和解御用”译书机构,1862年更名为“洋书调所”兼具外语教育培训的职能。日本人把在经济结构,政治思想,以至于生活方式等方面向英国学习看作是一种需要甚至是潮流。即使是在明治维新运动之后,西方世界对日本的社会变革和转型仍然有着较大的影响。在中国,1862年京师同文馆成立,培养“译员”、“通事”,翻译印刷西方科技、历史、法律等方面的书籍。除同文馆以外,影响最大的翻译印刷机构还有江南制造局翻译馆。“中国在西学运动的过程中,逐步从重视代表西方物质文化的设施与技术,转向重视代表精神文化的思想与学术”对中国而言,19世纪末的日本成了一个成功的范例。

——摘编自卿崧《中日近代文献翻译活动比较》

材料二   新中国对外翻译出版事业是我党国际传播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19802009年间,中国文化外译图书总品种达9763种,出现了以“熊猫丛书”、“大中华文库”、“中国文化与文明”系列丛书等为代表的系统对外译介中华文化的精品工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为代表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列丛书已出版33个语种,发行覆盖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翻译出版语种最多、发行量最大、发行覆盖最广的领袖著作。

——摘编自《党领导下的新中国对外翻译出版事业发展回顾——以中国外文局为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期,中日文献翻译活动的相同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翻译出版事业发展的主要特点和意义。
2022-12-16更新 | 99次组卷 | 6卷引用:江苏省决胜新高考2023届高三12月大联考历史试题
3 . 中古时期,世界各区域文明呈现多元面貌。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代都市中,“瓦舍”之类的娱乐场所相当盛行,其中表演的是名目繁多的杂乐百戏。马端临《文献通考》记载:“宋朝杂乐百戏,有踏球、蹴球、踏索……百戏之类”,体育表演已相当盛行。由于出现大量体育专业表演人员,因此体育性组织——“社”就应运而生。如弓、弩的“踏弩社”、“水弩社”、“锦标社”等。元日走城、元宵走夜、清明踏青、重阳登高等,都已成为全国性的民间、民俗体育活动内容,创造了具有时代特色的体育休闲娱乐活动,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健康、进步。

——摘编自宋旭《宋代市民体育休闲生活的社会学分析》

材料二   欧洲市民体育形成于11-13世纪左右,伴随城市重建和市民保卫城市自治的运动而产生。为了保卫城市自治,市民们组织起来成立体育社会团体组织——“协会”,如“射手协会”、“击剑协会”、“骑射协会”等;市民基于职业不同组成的行会,也定期组织与本职业相关的身体练习和比赛。欧洲市民体育运动的主要内容包括保卫城市的军事训练、与职业培训相关的学徒格斗和底层市民的节日狂欢等。

——摘编自张爱红等《中古时期中国和欧洲市民体育的比较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市民体育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世纪欧洲市民体育兴起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和欧洲市民体育发展的共同影响。
4 . 2022年5月,习近平在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指出,中华文明自古以来开放包容闻名于世,在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要尊重不同国家人民对自身发展道路的探索,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弘扬中华文明蕴含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习近平意在(       
A.凸显中华文明的悠久性B.强调文明的重要性
C.倡导他国接受中华文明D.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022-06-28更新 | 110次组卷 | 6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孤独的古代美洲文明

古代美洲居民发源地古代文明
今墨西哥尤卡坦字岛和中美洲一带培育出世界上蔽早的玉米:独创出完外的象形表意文字体系;独创二十进位法:含字塔敢与埃及金字塔相媲美
今墨西哥地区独创“浮园耕作法”和大规模水力灌溉体系;国家首都特诺奇蒂兰城与亚欧大陆任何一座都诚相比都毫不逊色
南美中央安第斯山脉高原国王权威极高,被视为太阳的化身;培植40余种农作物;首都库斯科琥四通八达,筑有世界一流的交通大道

材料二   在整个人类文明体系中,美洲文明是一种极为独持的类型,它是一种在与亚欧大陆人类文明主体相隔绝的状态下独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文明;同时,美洲辽阔地域与多样的地理环境也使得美洲文明内部的各种文明之间隔绝、闭恋的特征极为明显。美洲文明在其缓慢的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极大的差异性、复杂性和多样性,使各个地区的文明发展极不平衡。当大多数地区尚停留在以渔猎、采集经济为主的原始社会阶段时,也有不少地区进入了以发达的农耕经济为主的、相当强盛的奴隶制时期。此外,与亚欧大陆的古代农耕文明都发源于大河流域不同,美洲的古代文明皆起源于高原地带。

——上述材料均摘编自王晋新、周巩固主编《世界史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①、②、③创造出的灿烂文明。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古代美洲形成“独特文明”的原因。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初,政党分肥以及公职人员的轮流替换致使政局不稳,变革人事行政管理体制迫在眉睫。1870年以来,英国文官考核制度开始实行。考核以工作能力与表现为主,考核结果作为奖励和晋升的依据。考核分为年度考核和平时考绩两个模块,英国始终看重文官的实绩,功绩制原则一直是考核中贯穿的核心。考核方法一步步趋向公正、公平,考核内容也从一般性的道德性格考核扩展到随着工作内容不断革新,考核指标向着量化的方向发展,越发明确客观。从中央内阁至诸多执行局,评估实绩的观念深入人心。另一方面,由于文官失去了职位终身保障的便利条件,一部分存在传统幻想的文官纷纷离开文官队伍。

材料二 在1979年颁布的《关于实行干部考核制度的意见》中,把考核的对象划分为技术类和党政类,考核时各有侧重,体现了分类管理的思想。技术类干部侧重能,如专业技能、业务熟练程度、科研成果等。党政干部侧重德,考核的内容大多都是关于政治思想方面。考核干部实行领导和群众相结合的方法,把平时考察和定期考核结合起来;同时,把考核结果同干部的奖惩和晋升链接起来。“对于未能达到考核标准的干部,要在实践中加强锻炼,限期达到考核标准。经过两次考核达不到标准的,要调离现职,分配其他工作,有的要降职使用。”

——摘编自张东川《我国公务员考核制度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文官考核制度实施的原因、特点及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时期我国干部考核制度与英国文官考核制度的不同点。
2022-03-03更新 | 150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初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明北京城初建时的城郭是方形,符合前朝历代都城的传统形制。但是由于实际的地理状况不可能是均质的,北京城自元大都时期就受到地形与河湖水系的制约,是在理想的范式与现实中调和的产物。明朝由于受到来自北方游牧民族南下侵扰的威胁,嘉靖三十二年()加筑外城。明北京城的中轴线向南延伸,长达8公里,成为北京城最明显的标志。皇宫坐落在中轴线.上,众多中央衙署分列在中轴线两侧,专制皇权对城市乃至国家的控制以这样一种集中的带有象征性的方式表达到极致。

——摘编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   德国划分都市为若干区,以定规制。凡楼房之高大,距离之远近、建筑之性质等事,皆随区而定,区中住民所营事业,亦有一定之取缔。如住宅区,不得开设工厂,商埠工场皆有相当地点是也。市之中心,必有公园及公共楼房,如市政局、图书馆等,环聚一处,名为市中心。复于各大道之当眼处,或于数街聚合之点,建立伟大之建筑物,如教堂或戏院者,以壮观瞻。德国都市之规划,亦不仅仅为现在设想,且有预定百年以后之扩张设计者。故德京柏林百年后之扩张至何程度,街道建筑之设施如何,早已有预定之计划。

——孙科《都市规画论》(1919年)


(1)据材料一,概括明北京城建设的特点。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德国都市规划的特点及影响。
(3)据材料简析明北京城与德国都市建设上的差异。
2022-01-24更新 | 177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如表内容,据此可知
帝国秦王朝罗马帝国印加帝国
统治方式皇帝制度
三公九卿制度
郡县制度
元首制
行省制
国王
四大政区
A.三大古代文明具有一定渊源B.人类文明进程具有同一性
C.集权政治是古代世界普遍选择D.人类文明具有多样性
2021-11-19更新 | 822次组卷 | 26卷引用:江苏省普通高中2022-2023年高二学业水平合格考模拟(六)历史试题
9 . 公元4至7世纪,茶陆续传播到朝鲜半岛和日本,并内化为其民族文化的一部分。18世纪,中国茶传入英国,却一直伴随着关于饮茶合适与否的争论,焦点集中于经济、社会甚至健康等方面。这说明
A.地域差异影响文化的交流B.东亚文明比欧洲文明开放
C.异域文明之间的交流融合D.交通在文明传播中的作用
10 .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中西方的思想界产生了巨大的震动,引发了人们对于中西方文化利弊的反思。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4年以前,欧洲已是近代基本的政治思想和政治制度的发源地,正如我们所看到的那样,这些思想和制度的影响已波及全球各个角落。然而,战争的浩劫却使欧洲人士气沮丧,失去信心。在欧洲各个地方,古老的秩序正在受到怀疑和挑战。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

材料二   实际上,我的确相信,欧洲人民于这场大战之后,将在中国这儿,找到解决战后文明难题的钥匙。我再说一遍,正是在中国,存在一笔无法估价的、迄今为止毋庸置疑的巨大的文明财富。这笔财富,就是真正的中国人。因为他拥有欧洲人民战后重建新文明的奥秘。而这种新文明的奥秘就是我所谓良民宗教。这种良民宗教的第一条原则,是要相信人性本身是善的;相信善的力量;相信美国人爱默生所说的爱和正义的法则之力量与效用。

——辜鸿铭:《中国人的精神》,黄兴涛、宋小庆译

材料三   不少德国学者对儒学的态度颇为矛盾,或者说,他们是以一分为二的态度看待孔子及儒家学说的:一方面,他们预感到西方技术文明在表面的繁荣之下其实孕育着深刻的危机,认为儒家的道德学说确实能够为西方提供一些有益的补充;然而另一方面,儒家学说“贫乏”的哲学和宗教内涵却让他们始终无法认同,而且,在审视了中国自近代以来落后动乱的社会现实之后,他们又开始质疑儒家思想是否具有促进中国现代化的能力。

——方厚升:《辜鸿铭与德国》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推动欧洲形成近代政治思想的历史事件,分析其构建的社会制度受到怀疑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良民宗教”的代表学派,简述该思想学派对当代社会的现实意义。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从中西文化利弊反思中得到的启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